高颖
摘 要:近年来广播专题节目的形态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广播专题节目渐渐淡出,运用纪录片创作理念、创作规律和创作手法,以突出新闻现场纪实为核心架构的音响纪录片渐露头角。这种改变不仅是音响纪录手法的变化,更是创作理念的转变。
关键词:广播专题 纪录片 音响纪录 媒体活动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新媒体的快速崛起改变了媒体的生态环境,广播节目的形态样式也随之发生改变,直播、连线成为主流,传统的专题节目渐渐淡出。究其原因,从取材上讲,传统的专题节目一类是为配合完成重大宣传任务,以讴歌和弘扬为主调,属于规定动作,创作主体意识和个人情感在作品中缺失,缺乏贴近性;另一类是以易接触、易把握作为标准,题材局限于普通事件、普通人、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物,容易忽视纪录历史的使命。从作品理念上说,传统的广播专题节目往往以文字为主导架构,创作者重在文本上推敲,现场音响仅作为辅助手段服务于文字表达,类似于声音版的报纸专栏,缺乏新闻现场感和广播特点。从听觉语言上来看,不少创作者缺乏用声音语言来讲述的能力,即便使用音响纪录,也只是强调纪录的过程,缺少艺术的发现与创造,使专题节目失去了艺术美的凝练和集中,导致听觉美感缺失。
那么,广播专题节目要发展下去并打动人心的根本在哪里?我想,还是需要在新闻的源头上寻找答案,那就是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和本质,也是广播专题节目的美学基础。因此,以突出新闻现场纪实为核心的音响纪录片式的广播专题节目,成为当下满足广播受众多元化审美情趣的一种表达方式。
音响纪录片式的广播专题节目,实践中多指借鉴电视纪录片创作规律,让广播声音三要素中的人声和音效退居其次,以现场音响纪实为主导结构的广播专题节目。这种风格的节目有其独特的新闻价值和审美价值,而当下蓬勃发展的各种媒体活动,又为音响纪录片式的广播专题节目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011年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题材创作的《永恒的记忆永恒的爱》,凭借大题材小视角、丰富的纪实原声、厚重的人文思想获得了听众和专家的好评,在第22届中国新闻奖广播专题类节目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获得二等奖。这部作品的成功,反映了当前广播专题节目创作的实际以及创作理念、表现手法的嬗变。
一、叙事策略:把握题材,找准角度,以小见大地反映宏大主题
现今,策划活动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第二战场”。媒体活动不仅是传统媒体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其树立自身品牌形象和提升影响力的制胜法宝。媒体活动必须以精品内容制造新闻事件,新闻事件必须以精品内容充实信息资源。①这就为依托媒体活动创作音响纪录作品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2011年,在全国上下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独家策划的“爱在党旗下,红动中国心”——江西百万干群颂党恩大型系列活动,在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明办的肯定鼓励下升级为江西省最重要的大型庆祝活动之一,这在江西广播史上尚属首次。《永恒的记忆永恒的爱》以该活动之一的“同走红色道路”活动为题材,以残疾人代表在爱心志愿者一对一的帮扶同走中所发生的一个个真实故事为内容,展现了志愿者和残障人重走党的光辉历程的切身感受。彰显人间温暖和社会爱心,传承先辈们自强不息、乐观向上、奋发有为的崇高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恒的记忆永恒的爱》可谓主题重大。在处理这些大题材的时候,主创者回避了过去追求波澜壮阔、构建史诗巨片的全景式和面面俱到的表达方法,用多元化的方式对历史的某一小点进行诠释②,将小人物置身于大背景的特殊环境下,真实纪录其间发生的故事,捕捉大事件在小人物身上产生的强烈震撼力。“用讲故事的方式代替过去一味地对社会生活的自然主义的刻板记录,通过人的活动来见证了重要事件。”③小角度切入,不但充分利用了媒体活动的优势,弥补了主题报道没有占据大事件现场的缺憾,而且达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
二、情感基调:侧重刻画普通生活,平实内敛的纪录片叙事方式
纪录片的叙事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广播专题节目来说,强调的是真实质朴、少渲染。而传统的广播专题节目往往习惯于借鉴文学作品的手法,叙事、铺陈、扬起、高潮,情感张力大。《永恒的记忆永恒的爱》放弃了渲染铺陈的传统方式,情绪表达含而不露,内敛平实地完成了对历时13天、总行程一万多公里的同走过程的讲述。
广播是稍纵即逝的听觉艺术。多年来广播专题节目习惯于用极具情感张力的表达,在第一时间感染人,从而获得认同。但是,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受众审美越来越趋于自然平实,广播专题节目的叙事方式也需要朝着这种审美要求进行调整。在《永恒的记忆永恒的爱》中,主创者把目光聚焦在一群普通人的身上:景德镇的一位小私营业主,为了当志愿者放弃了半个月的营业,照顾一位比自己身体重一倍的高位截瘫者走完全程;延安附小的40多名小学生争先恐后充当“同走红色道路”的爱心讲解员,来自不同红色老区的一双双小手在90年后又紧紧相握;受伤的残疾老兵佝偻着身躯爬上五楼,只为了向家乡的老红军行一个军礼;从没有出过家门的全盲孩子亲手触摸着北京天安门城楼上的红柱,说“我知道这是红色,五星红旗的颜色”。在叙事中,主创者始终严格控制着情感,只保持纪实的状态,后期加工也力避过分,把主持人语言压缩到最低程度,巧妙借用电影蒙太奇手法过渡不同现场,以期保持节目的原生状态,增强听觉的画面感,避免平淡疲劳。令人欣慰的是,节目播出后,江西各地听众纷纷来电或发来短信,表示作品虽惜字如金,却感人肺腑。
多媒体时代,人们自我意识增强,受众在接受信息时,更多地希望“自我判断”。而传统的广播专题节目,在面对宏大主题时,往往会因为重宣传而轻报道,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这在今天媒体大发展、舆论更自由的环境下,效果并不好。《永恒的记忆永恒的爱》采用纪实性手法,真实地呈现了新闻现场、当事人在新闻现场的一言一行和真情实感,使听众与当事人情感上实现零距离对接。同时,将媒体的主观意识隐藏于简短的文字表述和声音的剪接转场中,淡化媒体的主体色彩,使信息得以“无损”传播,节目更加原汁原味,情感更加鲜活,直指人心。
三、音响语言:音响记录重在现场原声,原始素材的采集是基础条件,后期的艺术化设计是创作重点
在江西电台总编室组织的获奖作品赏析会议上,曾有专家问过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准确地采集到这么多清晰的现场音响的?
凡事预则立。实际上,纪录作品的创作应该在纪录之前,它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在采集之前的创作,它建立在对任务、材料的理解和接触上。本作品的6名主创者从“爱在党旗下、红动中国心”活动开始之初就介入各个环节跟踪采访,从头至尾历时近三个月,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这对于准确把握作品,找到典型人物典型事件非常重要;二是在采集过程中的即时创作,一个新变化、新认识,马上产生一个新的采访计划、新的采访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格里尔逊所说的“创造性地处理现实”,“它旨在使整个作品看起来有‘真实感,从而促使受众接受作者的思想”。⑤2011年6月10日,“同走红色道路”队伍到达延安,预计第二天在杨家岭看日出,以朗诵《杨家岭的早晨》来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怀念。可是6月11日一早,杨家岭游客爆满,不到8点竟达到几万人,队伍刚到杨家岭就被人群冲散,根本无法按预定计划进行。延安是党史重要节点地,这里如果没有典型的现场录音,无论对节目还是活动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缺失。这时主创者在人群里发现了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小讲解员,“当他们知道从江西来了一群盲童的时候,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呢”?在这个临时产生的创作构想下,这群戴着红领巾的小讲解员主动到人群中寻找走散的江西盲童,并结成帮扶对子充当讲解员,顽皮地用陕西方言演唱《东方红》《白马调》,告别的时候一声又一声的齐声大喊:祝江西小朋友健康快乐!真实地纪录现场这些完全自觉自发的情景,使这期节目的出现、发展、结束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纪实是一种创作风格,是一种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关照的特殊方式。⑥对于创作者而言,真实包含着两重意义,一是客观真实,二是价值真实,其中价值真实更应该被强调。
广播专题的后期制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声音具有超越画面之外的想像空间,有着特殊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感染力,在广播专题中起着完成叙事、刻画空间、渲染气氛、增强真实感等作用。这次主创者就大胆地运用了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在声音场景的切换上力求创新。比如从参观上海一大会址到探望贵州老红军王道金的转场,就是通过音响切换完成的。
【一大会址的老人:我姓徐,能够更好地体验下革命的艰辛,他们的重走对我们老人来讲也是一个安慰。(止)
主持人:这是一个老人的欣慰,也是一个老人的祝福,而我们奔赴的下一站,将会听到另一个老人的声音。
现场录音: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人民来欢迎,指挥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掌声)
主持人:2011年6月8日,我们见到了这位唱歌的老人。他叫王道金,今年96岁了,他是我们江西兴国县人。
类似这样声音场景的切换在作品中比比皆是,它提供的是有声有形、神形兼备的完整形象,增强了想像空间的真实感和亲近感,展示了节目丰富的情感层次。做好声音的艺术构思、艺术设计能起到画龙点睛、添色增辉的作用。
四、创作主体:团队的默契合作是创作精品的核心保证
如果说新闻的第一要义是真实,纪实是技术层面的创作手法,那么创作者始终是作品的灵魂。为了打造精品节目,江西新闻广播打破原有广播单兵作战的做法,采取“小团队,大工作量,高效率运作”方式,调集精兵强将组成班底。6名主创者中3名有过长时间电视工作的丰富经验,3名有着十年上下的广播专题节目工作经验。这种组合是理念、经验、技术的融合,其优势在创作跨度大、时间长、场景多、层次复杂的广播专题节目上得到了发挥。13天里,他们共拍摄照片3000多幅,视频资料900多分钟,音频4200多分钟。同一个新闻现场往往是多人配合、多景别、多线索、多细节地纪录,这为后期制作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素材。《永恒的记忆永恒的爱》正是主创者依据这段采访生活,用自己的真实感受完成的对新闻叙事方式的一种逻辑重构,体现了创作者的价值判断与审美体验。
冷冶夫先生曾经在《纪实论》中指出,纪录片成功的背后是真实;在真实的背后是纪实;在纪实的背后是人;在人的背后是观念。从传统的广播专题节目,到以音响纪录片形式制作广播专题节目,变化的不仅仅是音响纪录手法的运用,更是一种节目样态的转变,是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创作规律、创作手法在广播领域的运用。这种创作实践,对于探索当前广播专题节目如何依托媒体活动的优势进行精品化、常态化运作,扭转广播专题节目日益边缘化的趋势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单位:江西广播电视台综合新闻广播)
(本文编辑:刘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