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雯
与五年前的四川汶川地震相比,今年4月20日发生的四川雅安芦山地震中,媒体的表现有了明显进步,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所产生的巨大效应是这一进步中尤其引人瞩目的亮点。在各类媒体将记者紧急派往地震灾区的同时,媒体的官方微博、移动新闻客户端、微信公共账号等新媒体形态的产品也频频推出,发挥各自的能量。借助社会化媒体的平台,编辑记者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创造出了更丰富的内容、更多元的视角和更具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可以说,雅安地震不仅是对中国社会危机应对和政府管理的一次考验,也是对我国媒体融合的一次检验。在这次检验中,新媒体技术对新闻传播改革的作用再一次被证明。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传播渠道扩充和采编设备升级之后,一些专业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欠缺,依然会导致采制及直播中的诸多问题。如个别记者和主持人行为失当被公众疑为“做秀”,一些虚假信息在职业把关人手下也成为“漏网之鱼”,还有一些画面和信息在各类媒体上反复呈现令人感到疲劳乏味。这些现象说明,媒体融合虽然为新闻传播改革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但新闻内容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关键还是人。
今天,人类的信息消费已经不再仅仅依赖大众传媒。传统媒体以内容换销量,再以销量换广告的经营模式似已走到尽头。于是,“内容为王”的法则被质疑,而一时找不到新的营利模式又令传统媒体的转型面临困境。我们不能否认技术改变了传播历史。但是,深入思索这段历史变迁,还应该看到这种变化的根源是由于传统媒体不能满足用户高度个性化的需求。而作为个人门户的新媒体,最大的优势恰恰在于能让每个人都能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内容并自由发布信息,这与大众传媒在内容生产中只能注重“共同兴趣”完全不同。
已经为大家熟悉的博客、微博以及正在受到关注的各类移动客户端等,都让我们看到了内容生产与传播模式的革命。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用户在微博上加关注或者下载某个客户端,还是冲着它能够提供的内容或服务而去的。事实上,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本质上都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工具,技术能够让这个工具变得更人性化、更完美,但工具效用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技术本身,而是负载其上的信息。信息才是人类认识和理解世界并做出决策的依据。社会化媒体虽然为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但目前在这个平台上所能获得的内容其实还远不能令人满意。
媒体组织必然继续承担内容供给的职责。但内容建设却是难度最大的一项任务,比克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障碍更不容易。因为任何媒体组织都在本国特定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环境中生存,而内容建设是触及意识形态及各个敏感领域的工作,无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当下中国“两个舆论场”的客观存在,本身就是传统媒体内容建设面临困境的结果。
内容建设既需要媒体人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新闻理念,也需要国家民主法治进程的进一步向前推进。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媒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需要有新的认识和界定;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道德规范以及专业知识储备和研究能力等,都需要有更大的改进与提高;媒体组织结构与生产流程管理也需要顺应技术发展不断加以改造。媒体融合对于传统媒体的最大价值应该是借助技术的推动力突破内容建设的瓶颈,重新建立自己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在众声喧哗中成为舆论的引领者。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