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是决定道德行为的思想基础。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此背景下以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为主题展开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道德观;综合方法
一、前言
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至关重要。具备健康、正确的道德观念是大学生的必备素质。然而,培养道德观念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本文以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为主题展开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培养大学生道德观念的综合方法
1、提高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是决定道德行为的思想基础。一些人之所以会有不道德行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缺乏正确的道德观,模糊了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等的界限。一般情况下,人们凭借自发形成的道德经验,也能判断行为的是非善恶,但在遇到复杂情况,特别是许多表面相似而实质相反的复杂行为时,如慷慨与奢侈,诚信与呆板,坚定与固执、勇敢与冒险等,单凭日常的道德经验很难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因此,要努力提高道德认识,培养科学的道德理性。要提高道德认识,就必须重视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的学习,特别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养成对主要道德理论问题进行思考的良好习惯。实践证明,只有在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的指导下,大学生才能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才能努力为人民服务,才会有爱祖国、爱人民等道德行为,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看清现实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质,才能辨别真善美和假丑恶,从而正确地进行自我修养。
2、陶冶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培养道德观念的实践告诉我们,理性上认识到某种道德原则和规范具有重要的道德价值,但由于感情上的扭曲或厌恶,就会拒绝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道德情感的陶冶,就是要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爱心,同情心、感激心、自尊感等,消除仇恨心、嫉妒心,启发羞耻感,激发道德需要和欲望,形成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人们把道德认识和情感变成个人行动的指南和原則。首先,应将道德情感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知道,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原动力,它必须依据理性来导航,仅有情感而无理性就会导致道德行为的盲目性。其次,要努力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其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很难想像一个人会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境界和人生追求,也很难想像一个人的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会得到充分发挥和很大提高。所以,大学生在进行自我修养时,应加强文化素质修养。为此,就要主动选修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努力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对真善美的追求,陶冶高尚的情操。
3、锻炼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道德品质构成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功能是使人们能够长期地专注于所确定的道德行为的完成。首先,要培养道德意志的坚韧性。大学生在施行正确的道德决定时,要坚忍不拔,坚持到底。如果没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就不能依据道德认识和行为做出选择,即使做出选择,一旦遇上艰难险阻,就很难坚持所确定的道德原则。只有道德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所确定的道德原则,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其次,要培养道德意志的自控力。一方面要善于坚决执行决定,努力克服妨碍执行决定的恐惧、羞怯、犹豫、懒惰等情绪;另一方面又要善于在实际行动中抑制冲动,在任何情况下部应保持冷静的头脑。
4、实践道德行为
良好的道德观念最终要在道德行为中体现。只有在履行道德规范的实践中,人们才能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从而使自己的道德品质得到发展,道德水平得到提高、首先,要坚持从一点一滴的具体实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大学生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集砂成丘、集腋成裘”的精神,从一点一滴积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做执行社会公德的楷模。同时还要立足高层次道德规范的追求,以培养高尚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其次,学习先进人物的优良品质。在自我修养中,学习先进人物的优良品质,是一个重要的方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榜样对于大学生进行道德修养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有很大的可塑性,以什么样的理想人格为榜样,不仅直接关系到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而且在人的一生中都产生重要作用。大学生要见贤思齐,向先进人物学习。再次,努力实践“慎独”的道德修养方法。“慎独”是一种道德修养方法,又是道德修养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它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仍十分谨慎、自觉地遵守道德原则和规范,不去做任何违背道德的事。大学生要努力做到“慎独”,增强自控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
总之,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要从细节入手,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开始,直至促使他们实践道德行为,这样才能培养起应有的道德观,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文英.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J].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4期
[2]熊海萍.浅议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现状及对策性建议[J].科技信息,2010年28期
[3]阮博.当代大学生道德观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J].理论导刊,2010年4期
作者简介:靳辉(1978—),女,黑龙江大庆人,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讲师,本科,研究方向: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