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浅谈德国艺术歌曲赏析教学

2013-04-29 20:52苗莹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3年6期
关键词:魔王戏剧性舒伯特

苗莹

九年义务制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感受与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针对小学6年级学生的学习基础,依据课标7~9年级的学段目标而施教。实践证明,初中生对于音乐的表现要素(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相对容易把握,但对其音乐风格与风格的感知与鉴赏直至掌握成为难点。

德国艺术歌曲教学赏析针对欧洲艺术歌曲这一概念,人音社八年级第七单元”乘着歌声的翅膀”除门德尔松的同名歌曲外,《西班牙女郎》和《重归苏联托》均不具有可以信服的艺术歌曲风格.故我首选舒伯特所创作的《小夜曲》以及《魔王》作为本单元的补充,加上门德尔松的《乘着歌声的翅膀》。

毛泽东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一定要亲自尝尝。”艺术歌曲教学的关键,就是引领学生不但要品尝还要吸收它的营养,使之成为可以评估的教学效果。我通过欣赏、唱、奏以及肢体行为,引领学生充分感受欧洲艺术歌曲的独有的艺术魅力。

《乘着歌声的翅膀》是一首女声独唱的歌曲,其歌词是出自德国浪漫派诗人海涅的同名诗歌,由德国著名作曲家门德尔松谱曲,美妙的诗句和动听的旋律完美结合,加入女声甜美的音色,再配以精致的钢琴伴奏,犹如天籁。欧洲艺术歌曲是作曲家往往是根据流行于那个时代的著名诗人的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而谱曲;注重心灵的深刻体验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优美的旋律与诗歌紧密而细致的完美吻合;伴奏音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和声衬托,而是编配了精致的钢琴伴奏织体及音色,在情境的渲染和表情的刻画中都达到了唯美的高度,使其成为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值得指出的是,旋律和伴奏是绝对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时,对演唱者的声音技巧和艺术素养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采用美声唱法演唱,此间歌唱家对各民族母语的表情性价值的准确把握不容忽视。

说到艺术歌曲,我们就不能不提到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的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他一生中最后完成的独唱艺术歌曲中最著名就是本首《小夜曲》。在教学上用这段美妙的歌声引领学生从艺术歌曲听觉的美感体验入手,对它的审美特性逐一赏析。

一、歌词与伴奏

舒伯特小夜曲的歌词,采用了德国诗人莱尔丝塔勃的诗篇。黄昏和夜晚,这是情人出没的世界,如果说黄昏中的美妙是朦胧的美妙,那么小夜曲美妙的色彩就在黄昏之中。这从心里说出的旋律,其场景仿佛是男子拿着曼陀铃在心爱的姑娘的阳台下,仰望着她的吟唱。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音型与和声织体模仿曼陀铃的弹奏,小调温暖的和声色彩在意境渲染和表情刻画中都具有独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值得指出的是,我们对欧洲艺术歌曲的学习和演唱通常有忽略音乐伴奏的现象,其伴奏与旋律不可分割的艺术价值必须得到尊重。

钢琴伴奏的呼应作用就犹如绘画一样,钢琴伴奏是艺术歌曲整体情境的铺设或启到戏剧性转换的渲染。而乐句间出现的钢琴伴奏,则像是心爱的女孩在内心的应答。其更高的艺术价值恰似生活当中人们的对话,透应出心爱之人他们彼此用心灵呼唤对方的艺术效果。

二、演唱

对艺术歌曲的演唱若能实现独特的艺术价值,不仅对普通的演唱者甚至是歌唱家也会提出较高的艺术要求,各国的艺术歌曲其艺术风格都是在本民族的母语独特的语言价值基础之上成就的,所以必须要用其母语来演唱。比如,舒伯特另一首洋溢着母亲对孩子充满无限爱意的《摇篮曲》,就阐示了民族语言与旋律音调丝丝相扣的音乐表情。意在培养学生对艺术歌曲的审美能力,使之建立对艺术歌曲的鉴赏标准。如果用汉语来演唱,无论从口腔的发音还是从语音语调上,都不能与本民族语言产生的艺术效果相媲美。

三、旋律

《小夜曲》中的三连音不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但是学生在演唱中,时常会唱的很不均匀,前十六和后十六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而“说节奏”的办法往往奏效,如我们母语中:“爸爸的、妈妈的、爷爷的、奶奶的”等都是三连音的节奏划分,无论击掌或其他方式的演奏,学生学起来自然容易。使学生更能准确地体验旋律朴素自然,犹如说话般的流淌,令学生们体验到大师们在乐思的使用中如此自然而高超的智慧。

任何一部作品中音乐要素的运用都是多样性的,转调就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在讲解旋律转调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聆听对比同名大小调不同和声色彩。旋律A段为d小调,和声色彩柔和暗淡,表达了一种朦胧的、温暖的情感;B段转到同名大调上,色彩变得明亮,语义的表情性上变得激动而真诚,由于语言的节奏变化,产生出与歌唱性的风格迥然对比,好似作者笔下的男子从心田流露出的真情独白直至推向全曲的高潮。

舒伯特的另一首艺术歌曲《魔王》是18岁的舒伯特根据歌德同名诗创作的一首戏剧性、艺术性很强的叙事歌曲。我向学生呈现引子中既赋予动力的钢琴伴奏,意在形成教学环节的静与动的过渡,在此体验该作品的戏剧性。引子的作用是,即将要发生的戏剧性的预示对欣赏者的心理产生了暗示作用。

通过欣赏,《魔王》音乐的叙事性和戏剧性是鲜而易见的,尽管我们会有语言上的障碍,但歌唱家用细腻的转换角色的嗓音,为我们展现了角色间强烈的戏剧性冲突,钢琴伴奏模仿持续不断的急弛马蹄声和仿佛夹杂着风声的三连音的运用,诗歌里儿子、父亲、魔王、叙事者四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和特定环境中的内心独白,使我们感受到他獨有的艺术魅力。在对《魔王》的赏析教学中,我更侧重于引导学生对人物角色而产生的音乐的戏剧性展现,进行体验和感受。然而,作为叙事歌曲其故事的完整性与音乐一切成因果关系是不容割裂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整体赏析这部作品。我将引领学生和我一道采用在音乐的伴奏下分角色来朗诵歌词,父亲——焦急不安但又充满安慰的口吻;儿子——无比紧张和恐惧;孩子幻觉中的魔王——诱惑、怪诞,时而甜美如歌,时而狡黠凶狠,而叙事者的语调则是客观、介绍性的。通过分角色朗诵、聆听,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叙事性声乐作品其角色间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带给我们心灵上的震撼。

音乐课程标准中第一个价值——审美体验价值中,就要求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而我们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参考文献:

[1]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魔王》及其艺术特点分析.艺苑,2010,(2).

猜你喜欢
魔王戏剧性舒伯特
戏剧性十足的巴洛克艺术
最富诗意的音乐家——舒伯特
舒伯特
美国自白诗的“戏剧性”
抖音:“滤镜”下的戏剧性与自我缺失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
舒伯特《即兴曲Op.90 No.4》的音乐分析及演奏技巧
BBC电台要连播9天舒伯特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