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
今年适逢郑老汉八十整寿,儿子狗剩准备为老爹好好庆祝一下,让郑老汉由衷地高兴。
八十岁高龄的郑老汉,身体硬朗,走起路来咚咚响。
郑老汉在村民中的威望极高,无论什么人在什么地方遇上郑老汉都会驻足招呼:“老哥早啊?”“您好大爷!”“郑爷爷吃饭了吗?”……村里有地位有身份的人见了郑老汉更是毕恭毕敬、满面笑容。方圆数里内都知道郑老汉有一个在县财政局当局长的儿子。
郑老汉住不惯城里的高楼大厦,就一个人常住乡下。郑局长非常孝顺,郑老汉的住处是按照星级宾馆装修的。隔三差五郑局长就会回家看看,带些郑老汉喜欢吃的和平时用的。乡邻们都说郑老汉命好,夸郑老汉修了个孝顺的局长儿子,每当这时,郑老汉都会高兴地合不拢嘴。
郑老汉八十大寿这天,不到十点参加祝贺的人早早到齐了。郑老汉从早晨起来高兴的嘴没有合拢过,一边跟问候的人寒暄,一边不时地给人敬烟。人们看郑老汉的精神头象五十多岁的人,郑老汉神采奕奕,并不是因储藏室里堆积如山的礼物,而是为自己修了个有出息的儿子。
头一天郑局长回到家里,请来了村里的头面人物,开了一个预备会,商量了寿宴规格和参加人员。临走郑局长把寿宴具体事宜靠给了堂弟郑村长负责,并定好今天九点前,把单位的事情安排妥当就赶回来。可是快十点了,郑局长还迟迟不到。郑老汉时不时看看墙上的挂钟,脸色有点异常。郑村长看出老爷子不高兴了,忙凑过去低声说道:“要不,我给大哥打个电话?”
这时郑村长的手机响了,是郑局长的电话。原来县委紧急通知各局一把手开会,内容重要,不许代替。郑局长说开完会马上往回赶,十一点半以前肯定赶回来,让郑村长先招待亲朋入席。
郑村长安慰郑老汉:“我哥公务在身,身不由己,身不由己啊,大伯千万不要着急。”
“大伯不糊涂,你哥事多,不急不急……”郑老汉胡子一撅,呵呵一笑:“你先招呼大家入座,等你哥回来马上开始,你就多费心了!”
时钟马上指向十二点了,郑局长还没有回来,人们有点不耐烦了,议论纷纷,郑老汉更是坐立不安,不时地走出来向县城方向张望。
郑村长几次打郑局长电话,电话提示音一直是“关机”。这个时候堂兄手机关机,让郑村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郑村长暗自琢磨,堂兄不会出什么事吧?要不怎么会在这节骨眼上关机了呢?什么事情会比大伯生日更重要呢?即使有急事回不来也要吱一声啊?真让人着急担心啊!郑村长虽然一直安慰郑老汉,但他自己心里也是火烧火燎的。
马上就要十二点了,郑老汉阴沉着脸对郑村长说:“开席吧,不再等了!”
但众人一致要求要等郑局长回来再开宴,有人喊道:“局长不回来怎么能开宴呢?成何体统!”似乎今天的寿星不是郑老汉而是郑局长郑大官人。
正在郑村长进退两难时,有人喊道:“郑局长回来了!”
大家马上来了精神,纷纷离开座位涌出门外迎接局长,郑局长的车在门口徐徐停下。
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车上只有郑局长的司机一人,郑局长没在车上。司机打开车门,从车上搬下一箱五粮液,提出一个巨型蛋糕。人们没有看到郑局长,顿感失望,许多人兴致大减。
在郑老汉再三追问下,司机来到郑老汉跟前低语了一番,郑老汉的脸色变得霎时难看。原来正当郑局长开完会往回赶时,接到政府办公室通知,今天新上任的高县长的父亲六十高寿,让他十二点前赶到宾馆,郑局长跟人一起去宾馆给高老爷子祝寿去了。
郑老汉心里不是个滋味,脸色青紫,只想骂娘。郑老汉坐在椅子上愣了片刻,马上又恢复了笑脸。郑老汉人老心明,他不糊涂,他不能在大伙面前失态,他是局长的爹,身份特殊,否则会被人耻笑的。
在郑村长的主持下,寿宴依次进行……
下午一点多钟,人们纷纷退去,郑老汉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落寞,尽管拜寿的人很多。他遥望县城方向呆呆发愣,他盼望儿子出现,哪怕只给他敬上一杯酒,说上一句祝福的话……
一阵汽车笛声过后,郑局长一走三晃地走进家门,郑老汉看到儿子,舒展了许多,但还是狠狠地瞪了醉意朦胧的儿子一眼,转身走回屋里,把门猛地关上。
酒气冲天的郑局长推开屋门,还没来的及喊爹,郑老汉把头扭向一边:“给你爹祝完寿回来了?哼!”
郑局长紧走几步跪在郑老汉的脚下,双手抱住郑老汉的腿痛哭流涕:“儿子不孝,你就狠狠地打我几巴掌吧!狠狠地打我几巴掌吧!……”
看着满脸泪痕的儿子,郑老汉似乎看到了儿子从乡政府一个办事人员爬到局长位置二十年的艰辛。
郑老汉的怒气顿时化成了爱怜,眼睛也湿润了,他用颤抖的手抚摸着儿子的头说道:“狗剩,起来吧,爹不怪你,爹知道你不容易……”
郑局长听到爹原谅自己的话,并没有站起来,而是把头扎在郑老汉两腿之间,嚎啕大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