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地区城市建筑特色的探索

2013-04-29 17:13:06徐艳
关键词:民族特色城市形象民族

徐艳

摘要:一个城市能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可以简单概括为两点:第一,人文特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孕育和发展了中国的建筑文化,独特而丰富的建筑文化铸就了具有独特气质的中国建筑。第二,建筑风格。城市建设所包含的内容很广泛,但建筑形象在其中尤为重要,良好的建筑空间环境和建筑形象是人们对一个城市印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建筑建设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区域特色及民族特色的体现能给城市增添巨大的活力和生命力,进而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性循环的效果。因此,城市建设在建筑上民族文化等个性特征的体现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民族特色城市建设建筑风格

1 城市建设建筑特色体现的重要意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中国文化深深烙印在中国建筑之中。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它深深烙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特色文化是一个区域的形象和灵魂,是区域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让人们能够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丰富、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底蕴,避免走入“千城一面”的城市规划建设误区,就是要在充分挖掘城市的特色文化的基础上,用多种手法和多样的方式把丰富、深厚的特色文化与现代化的城市规划建设有机且巧妙地结合,展现出城市特色文化。来体现城市规划建设的地方民族特色。而文化特色是一个城市形象、品位的重要体现,更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民族地区城市规划建设应力争坚定不移地保留和体现自己的文化特色。建筑本身是文明的一部分,文明的发展也充实着建筑的设计理念,使它变得精致而具体。可以这样讲,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建筑,而且这种建筑必然会体现文化的某种精髓部分,体现文化所有者的追求和气质。

丽江古城商业街

2 体现建筑特色所包含的因素

当地气候条件、地质环境、建筑材料、建筑技术、民族风俗、文化传统以及社会环境等等,影响并且决定了建筑风格特色的差异,从而形成其独到的建筑特色!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之一,特色建筑也叫地标,地标是地域文化的骨架,一个地方的物质技术条件、文化心理、文化偏好和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在标志性建筑的特色上。建筑是力与美的结合,建筑结构展现经济技术硬实力,内外装饰体现文化心理、偏好、需求和文化软实力。以古建筑为主的城市自然保留着很多传统文化,现代建筑多的城市自然是以新文化为主体的城市,多种建筑异彩纷呈的城市标志其文化多元性。如果深入一个地域建筑的细节,地域文化特征、品位和质地便清晰可见。

3 建筑民族文化个性特征体现是城市建设的灵魂

首先,民族地区城市建筑特色的体现,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等因素,尽可能地顺应、利用和尊重富有特色的自然因素,创造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美好环境;其次,要尊重地区人文环境,地域文化的特质,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宝贵的城市财富,是城市的“灵魂”,民族地区建筑应扎根于当地生生不息的文化之中,从中汲取营养,继承历史文脉并创造新的建筑文化特色;体现出符合当地地域性特点的建筑,让城市重新找回自身的特色,让人们重新找到认同感。

当我们越来越深入思考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能够体现当地民族特色的建筑就显得特别真实和亲切。没有个性的城市,是没有生命力的城市。我们在城市建筑建设中,就是要保持和弘扬城市鲜明的个性,要凸显民族性的鲜明特征,在城市建筑风格上,要充分体现民族性的元素。城市的建立与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城市建设展示民族文化特质,已成为我们追寻人类文明足迹和探索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呼和浩特市街景

4 民族文化个性特征提升城市魅力的具体表现

雷同是艺术的终结,创新才是艺术的生命。建筑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印迹和浓厚的人文精神。中国城市不需要借助洋建筑来认定自己的身份,只有自信才能铸造一个民族自尊与自豪的核心。建筑的个性特征及其艺术风格,只有体现出人文精神内涵和民族特色,才会有它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如西安“古城”、云南“丽江古城”、苏州“姑苏人家”、青海藏区的腹地——玉树州、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呼伦贝尔等具有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特色的建筑艺术。使得城市特色得以体现,城市档次得以提升,城市吸引力得到增强。

作家蒋子龙曾说:“一个城市没有自己的建筑风格,不管外表多么张扬,骨子里也是失魂落魄的。”具有建筑个性的城市才能体现城市的活力。这一点在民族地区尤其突出和重要。城市建筑在尊重自己历史的基础上,“讲述自己的故事”,从而展现出一个文明城市鲜明的个性和特征。

呼伦贝尔景观之一

甘肃玉树州新建筑

5 良好的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

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对内创造城市凝聚力,对外创造城市辐射和影响力。

具有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利于扩大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区域经济地位,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吸引人才,有利于旅游事业发展,有利于对外交往和协作……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促进城市经济健康发展强有力的动力。

建筑工作者要在建筑民族文化特征体现上不断探索、创新,使区域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给城市建设增添生机、活力。也是每一个建筑设计者和城市规划者应该努力追求的。

参考文献:

[1]俞孔坚.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下)[J].北京:中国园林,2000,2:32-35.

[2]秦旭萍,何晶.材料装饰设计[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24-56.

[3]叶玉香.“保持城市特色 彰显个性魅力”.华中建筑,2007年

第11期.

[4]图片来源:即刻图片http://img1.jike.com.

猜你喜欢
民族特色城市形象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新闻传播(2018年5期)2018-05-30 07:02:42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辽宁经济(2017年6期)2017-07-12 09:27:28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
中国商论(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54
论维汉熟语的民族特色
语言与翻译(2014年1期)2014-07-10 13:06:14
民族特色是创意设计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