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第一村”进顺村探秘

2013-04-29 00:44:03盛湘颍
农家书屋 2013年6期
关键词:鄱阳湖村民

盛湘颍

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东郊天香路的南边,有一座花园住宅小区,小区内绿树成荫,花木繁盛,一座座小洋房错落有致,灰白色调的墙体显得宁静而含蓄。正对小区大门,喷泉簇拥着一座别致的小桥,桥栏杆上以古篆体写着“进福桥”三字;跨过小桥,很快到了一座幽雅的亭子,上书“顺心亭”。正是上午,小区的广场上有十来个年轻人举着一条长龙在练习舞龙,两三个老人在一旁打鼓,树荫下,有老妇带着孩童驻足观看。这个看起来一片祥和的“进顺小康家园”,正是进顺村村民自2003年起迁居至此的新居。

多年来,遵循“盘活资产打基础,以地换地拓空间,招商引资谋发展”的发展模式,进顺村在江西省取得多个第一:第一个创办村级三星级宾馆、组建旅游企业集团,第一个进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第一个实行村民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如今,进顺村早已成为全国文明村、全国幸福村、全国十佳小康村,是与江苏华西村、安徽小岗村等齐名的全国十大名村之一,全村419户、1441个村民经历了从农民到工人再到股民的“身份置换”,可谓“人人有股份,个个有保险,月月有薪水,年年有分红”。2012年,进顺村全村总产值41.5亿,利税1.15亿,纯收入455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逾20285元。

回溯进顺村近30年的发展轨道,不难发现,一个叫罗玉英的女人在带领进顺村前进的道路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村庄,一群人,何以成就今天媒体眼中火红的“江西第一村”?

没有土地的村庄

进顺村的旧址位于南昌市火车站附近的老福山,原来叫进顺大队。“一根扁担两只篮,有女莫嫁上窑湾”,在进顺大队所在地上窑湾,这首歌谣记录了村民曾经的生活。在进顺小康家园,50岁的村民姜卫国说上世纪60年代前进顺村有不少土地,他听父亲提过,村中曾流传“三亩地换一辆井冈山破车”的老话。从这个并不划算的交易,不难想见当时土地之多。姜的童年是在一片蔬菜园里度过的,在他小时候,父亲种菜母亲卖菜是普遍家庭的情形。

上世纪70年代末,进顺村掀起了第一次创业热潮,接连出现二十多家作坊式的加工厂和企业,如装订厂、印刷厂、日化厂、食品厂、米粉厂、内衣厂……因村办企业多,进顺村多数村民很快实现了从农民到工人身份的转变。如姜卫国,从1990年到1997年再到2010年,他在进顺米粉厂的月薪实现了从80元到300元再到1000元的三级跳。

姜卫国最初进入进顺米粉厂时,进顺大队第六队的社员罗玉英在村属企业进顺印刷装订厂做装订工。只因村中的高中毕业生不多,当厂里保管员空缺时,有高中文凭的罗玉英很快被调为保管员。罗玉英当家理财的才干很快得到体现:她把仓库里的东西逐一登记做账,健全出入库制度,将原先凌乱的保管库整理得井井有条,领料手续既严格又方便。今天,在进顺村委会办公室忙碌的罗玉英谈起当年自己工作情况时,她笑笑说,那时候,过手的纸张有好几十种,她只要用手一摸,就能区分出来。因为工作出色,她当上了车间主任,又当上了副厂长,最后被提拔为日化厂厂长。

1984年,进顺大队成立了村委会,在8月份举行的首次村委会主任选举中,年仅26岁的罗玉英被村民推选为第一任村委会主任。当时,罗玉英给自己的定位是:协助村委会书记,发展村庄经济,维护团结,造福村民。

事实上,发展村庄经济的道路并不好走。当时,随着城市的扩张,进顺村的耕地大幅缩水,1978年全村还有300多亩土地,后来因逐步被征用,到1986年前后,村中的土地只剩80多亩。到上世纪90年代末,进顺村已经基本没有可支配的土地。慢慢地,外出打工或通过出租房屋获取租金成为进顺村村民的第一选择。

1986年,进顺村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关闭部分村办企业,转让部分土地,集中村里全部资金在南昌黄金地段建设了一座16层高的鄱阳湖大酒店,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宾馆、酒店等第三产业。尽管这个高度在当时的南昌市也是屈指可数,但它依然被南昌市民称为“农民宾馆”。

小村庄的CEO

鄱阳湖大酒店的经营并非一帆风顺,酒店建成三年之后,承租给一个以投资为名前来淘金的外商。当时村里的主要负责人希望再建设一座太平洋大酒店,按照最初的设想,进顺村可以借助外商资金以三星级规格来重装鄱阳湖大酒店,并每年缴纳600万元承包租金。

1993年,就在进顺村村民对未来充满希冀之时,事情发生了大转弯:承租后的鄱阳湖大酒店因经营不善陷入困境,不仅连续三个月不发工资,且拖欠200多万元承包租金。在饭店和酒店工作的进顺村民纷纷找到村委会要求解决问题,村庄潜在的矛盾一触即发。这年9月,在危难之际,湖坊乡党委委托罗玉英全面主持进顺村工作。

为了替全村人夺回酒店的经营权,罗玉英没日没夜地想办法,通过银行调查外商的资信情况,并仔细研究外商前来投资的所谓“三证”的真实性。最后,进顺村委会通过法律夺回了酒店经营权。1994年元月3日清晨,鄱阳湖酒店重新开业,村民自发到酒店前,敲锣打鼓,进顺村的舞龙队也进了城。通过进顺村委会提供的照片,似乎仍能通过围观村民的表情体会到彼时他们高涨的情绪。

主动请缨担任鄱阳湖大酒店的总经理后,罗玉英更忙了。在她的带领下,被要求与酒店“同呼吸共命运”的酒店干部、员工,白天学习服务技术,晚上钻研酒店管理,终于使鄱阳湖大酒店一跃成为当时江西省内第一家农民创办的“三星级”酒店,年利润达到800多万元,村民的收入也大大提高。

1997年,鄱阳湖大酒店挂上三星级宾馆的牌子后,进顺村迅速成立了“江西鄱阳湖旅游集团”,这是江西省当时唯一的一家旅游行业企业集团,它的成立,意味着进顺村确定了以第三产业为主要发展目标。这年,进顺村集体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大关。据罗玉英回忆,当时全村共有1200多人,看到广西有个村庄人均收入逾万元后,进顺村有村民建议将所有收入也平均分摊。

此时,罗玉英意识到,必须尽快改变村民头脑中的“小富即安”思想。于是,她带领村干部到华西村、滕头村参观学习,回村后马上开展“讲村史、讲家史、讲发展史,比精神、比技能、比贡献”活动,激励全村干部群众“富而思进”。1998年,在罗玉英的坚持下,进顺村提出了新的决议:以南昌市东部新开通的交通干线洪都大道为界,洪都大道以西(南昌市传统的中心城区),振企业龙头;洪都大道以东(相对边缘的地段),争生存空间。这是进顺村面临新的城市发展架构提出的对策。

这年8月,进顺村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对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罗玉英提出的有关“退西进东”的议案:将进顺村处于洪都大道以西的12亩苗圃置换洪都大道以东的41亩土地,为进顺村未来发展拓展足够的空间。这个议案后来被归纳为罗玉英主持工作以来进顺村进入发展的第二个关键阶段的宣言。

在罗玉英的引领下,没有耕地的进顺村就此开始向工业园区和市场方向发展,迈出了“跳出进顺,发展进顺”的步子。10多年来,进顺村在异地置换和购买了土地500余亩,从土地到市场,从市场到资产,从资产到资本,进顺村发展模式不断升级,拥有了“一个集团、三个园区、三家宾馆、五大市场”,形成了“以发展第三产业为核心,酒店宾馆经营和园区建设为两翼,金融、商贸、物流、地产并举”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在村委会办公室,据工作人员、进顺村人桂小宾补充介绍,罗玉英在村中开会时经常强调“进顺模式”,即采用管理企业的方式去管理进顺村。尽管进顺村的企业集团庞大,三家宾馆、三大园区和五大市场等共吸收2000多人岗位。但在运营过程中,进顺村委会以“身份置换”方式,为村民提供养老保险,同时实现企业和人才的双向选择。

事实证明,罗玉英的坚持是有道理的。此后进顺村再度购置连片数百亩的大块土地,如今,这些地块成为进顺村财富的源泉。在罗玉英的名片上,除了进顺村党委书记的身份外,还有一个高级经济师的身份备注,这都是上世纪90年代,罗玉英在工作之外努力学习所换来的成绩,成立“江西鄱阳湖旅游集团”和实行“以地换地拓空间”的抉择,既得益于她的审慎分析,也得益于她的商业直觉。

让村民成为股民

在进顺小康家园内,有一块大石头上以红字刻着一个大大的“家”。每天傍晚,常见到老人、妇女带着小孩在小区内聚在一起聊天,多时有百余人。“经济可以计量,人心却看不见。人心涣散了,就会累积出许多矛盾。一个村就是一个家,它的整体机能,决定着村民的健康度、情感的丰富度与幸福指数。”在村级经济飞速发展与壮大的同时,罗玉英时刻牢记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村民。

在进顺村的经济发展中,罗玉英一直注重招商引资。从1999年底起,罗玉英就跟踪德国麦德龙商品超市的招商项目,经过5年谈判,麦德龙最终落户进顺村。接着,明豪和华宏两个汽车4S店、江西温馨家园实业有限公司也先后落户进顺村。2008年3月,进顺村融资4160万元,购买了南昌市洪都商业银行3200万股,成为江西省首个进入金融资本市场的村。

进顺村村民同时具有职工和股东等多重身份,最近,在进顺村第十三次分红中,村民胡福花一家分红8200元。在进顺村实行全民股东制,是罗玉英最为得意的创新之举,为了推行这个举措,她确实花了不少精力。说起来,这和当时进顺太平洋大酒店一期工程建设中的“增资扩股”的事情有关。1995年,进顺村筹措了几百万元资金,利用原先停产后的厂房改造建成了一座洪城宾馆,既可安置原先的下岗员工和新村民,又促进了进顺村的经济发展。

当鄱阳湖大酒店重整旗鼓,洪城宾馆顺利运营后,原先停滞的太平洋酒店一期工程建设便开始了。当时正逢国家经济政策调整,银行贷款遇到困难,为了筹措到2600万元,罗玉英想到一个办法:通过增资扩股,吸纳村民手中的闲散资金。当时虽有村民持怀疑态度,担心投出的钱收不回来,凭着多年来在村民心中建立的信任,罗玉英代表村委会向村民承诺:保本保利,三年不变,年息为14%。

仅两个月时间,进顺村就成功从村民手中筹得980万元。此后不久,银行利息大幅下调,这又让村民十足担心了一把,他们不知道罗玉英说过的话是否还算数。三年后答案揭晓,进顺村如期按照原定的14%的利息偿付村民。因为收益高,有不少村民表示不愿意抽回自己的钱,而希望继续为进顺村的经济发展“做贡献”。

面对这种情况,罗玉英开始考虑,能否将村子进行股份制改造,让全村村民都来做股东呢?有了这个想法,罗玉英外出参观学习时,尤其关注发达地区的村庄在村庄改制方面的创新举措和经验。在江苏华西村、深圳万丰村、浙江萧山和宁波以及湖北等地的农村,她发现了不少好的样本。

1999年,罗玉英开始在进顺村倡导社区型股份合作制改造。当时,罗玉英和村党委借鉴外地改革经验,结合实际,顶着压力推进股改。按照“集体资产共同享有原则”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以及“激励有功者,照顾残疾人和计生户的原则”,进顺村邀请江西省有关专家对村里现有集体资产进行评估,将评估确认的8593万元(不含土地)折算成股份8000万股,其中,45%的股份按照一定比例配置给村民,55%的股份仍为集体股。

按照此前的三大原则,股份配置不再是简单的平均分配,而按照村民的实际情况,划分出成员股、工龄股、岗位股、优抚股和特殊贡献股。成员股的分配也不是一刀切,而是区分出三个年龄段:0—7岁;7—14岁;14岁以上。

在股份认购大会上,全村村民当场签字认购,据当时在现场的村民回忆,那热烈的场面,并不亚于当年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农民到股民,进顺村民进行了一次彻底的身份转变。罗玉英认为,让村民成为股东,完成“农民、村民、股民、员工、老板”多角色变换,才能让村民实实在在地得到“月月有工资、年年有分红”的多重实惠。直到今天,进顺村仍是江西省唯一一个进行了股份制改造的村集体。

诱人的18种福利

2003年,为了让进顺村人住上符合小康标准的住房,进顺村在江西省率先开始建设农民小康家园。罗玉英分片区召开户代表会,每户派一人参加,然后,根据大家的需求,设计多种不同的房型,如复式结构、三室二厅二卫、二室二厅等,每平方米800元。“只有事先让大家满意,事后才不会有怨言。”据罗玉英介绍,当时方案和房型确定下后,村小组长上门挨家挨户登记,先确定房型,至于楼层和朝向,则通过抓阄决定。在小区的基础设置配备上,村集体投入2000万元。

并非所有人能愿意搬迁至此,村委会在征求民意过程中,很多村民提出了反对意见,说:“我们在市区(老福山)住得好好的,现在要跑到那么偏的地方,谁会去?”直到今天,依然有老人坚持住在老福山的村房。对于不愿意搬迁的村民,进顺村委会并不强求。只是,房子盖好后,因为房屋质量和居住环境都比较好,原先放弃购买福利房的村民又提出要补交房款。罗玉英认为,作为福利房,可以依然按照800元的均价卖给村民,只是,要求偿付村集体垫资期间的利息。对于这一点,罗玉英解释说:“村委会的工作,必须讲究公平、公正,否则很难做。”

民主和透明——这是罗玉英工作中最基础的准则之一。早在1993年,鄱阳湖大酒店成功收回后,罗玉英就把全村账目进行结算,并第一次向全村村民做了详细的公布。账目公布的事在村民中引起了轰动,很多人在公布栏前认真地看着这份连元、角、分都标得清清楚楚的账单。在进顺村1994年召开的第一次进顺村村民代表大会上,大家又看到一个新鲜的议题:讨论当年全村的财务预算。有村民问:“进顺村就像一个大家庭,家庭里面也要搞预算吗?”但罗玉英认为,进顺村的经济要发展,就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准,从而提高资金运行效益,同时便于村民监督。到年底,村中又多了一次财务决算,依然交由村民代表大会审议。这一年,进顺村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效益。详细的账目,得到了每个村民代表的认可。

在村庄经济大发展的同时,进顺非常重视村民的福利待遇,1995年,进顺在江西省率先给村民购买了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并设立了长寿奖励制度。2007年,进顺率先为村民免费购买医保,设立大病救助基金……如今,进顺村每位村民都享有18种福利待遇,包括退休工资、压岁钱、节日费、免费医疗、职工统筹养老保险、学生奖学金等18种村集体福利。如今,进顺村有自己的医务所、幼儿园,这都为村民提供了不少便利。在村医务所内,所有村民的病例被整齐地摆放在木柜中,一目了然。

2012年,全村集体纯收入455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逾20285元。“现在人人有工作、月月有工资,人人是股东、年年有分红,人均股份分红达2000余元,户均7000余元。‘老有所养、劳有所得、学有所教、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的小康生活,在进顺已经从梦想变为现实。”罗玉英言语中透着自豪。

村民口袋满了,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了。村里建立了妇女健康之家、儿童关爱之家、党员之家、老年活动之家、便民服务之家,医务所、图书阅览室、健身房、棋牌室、休闲晨练场等应有尽有。村部还组织了业余龙灯队、扇子舞队、腰鼓队和集团公司的文艺宣传队。

只是,直到今天,还有村民不理解罗玉英的工作,认为自己应该在村委会获得更多更好的福利待遇。罗玉英笑着说:“一定要通过思想教育座谈会及时提高村民素质,这一点非常急迫。”如今,这样的讲座还在持续进行,谈及效果,罗玉英无奈地笑着说道:“只能说,有所提高。”

在进顺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示厅的最后一部分,到访者不难发现进顺村的新蓝图,那就是在乡村建立一个集时尚经典、融国际潮流的中国农民公园,进顺村正在向这个目标努力。

猜你喜欢
鄱阳湖村民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24
承包地收割时遭村民哄抢,谁来管?
今日农业(2020年21期)2020-12-19 13:52:28
《鄱阳湖生态系列插画》
现代出版(2019年6期)2020-01-14 02:20:36
村民喊我去“摘些咱家的菜”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08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鄱阳湖好风光
老友(2017年4期)2017-02-09 00:26:04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鄱阳湖鸟语
中国摄影家(2014年6期)2014-04-29 14: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