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要重提“爱国如家”

2013-04-29 16:58:37卢晓嵘

卢晓嵘

摘要:我国目前政府部门存在着国有资产效率低下的问题,针对于此,笔者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的矛盾问题进行了多方面分析,并重提资产管理“爱国如家”的思想重要性。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爱国如家”思想重要性

根据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由国家统一所有、地方政府分级监督并管理、单位和法人具有资产的管理权限的体制。虽然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按照政府财政框架内的要求,在年度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资产管理方面的不足,例如目前政府部门对国有资产监督机制不完善,资产管理体制制度滞后,部门预算与各级财政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使国有资产管理效率低下,影响了财政深层次的改革发展。

首先我们要充分掌握目前国前资产管理的现状,才能了解背后的起因,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在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还要优化和充分体现资源配置条件下国有资产使用和共享的效率最大化。但在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缺少有效的管理办法,在这里除了日常的资产管理制度,更需要重新提倡“爱国如家”的精神风范。

1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

1.1 政府各级监管部门资产管理重视不够。虽然2007年财政务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清产核资,但从所反映的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资产账、卡、物不符,未登记资产大量存在。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没有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体系,有些部门主管都不清楚自己部门下有多少资产,使用单位的资产完整性没有保证。各单位计算机网络化管理起步较晚,管理薄弱,因此,为了加快性质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并充分共享公共资源,必须通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1.2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财务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存在 “漫不经心”现象。首先,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淡薄,有的部门和单位没有设立或明确专门机构、专职人员负责资产国有资产的管理,漏洞百出,计价不实,账实不符,家底不清都是常有现象。有些采购项目未从政府集中采购,故意将采购项目转化成零星采购,借此逃避政府的监督。

2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须重提“爱国如家”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能满足各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又要能充分调动各行政事业单位合理使用国有资产、挖掘潜力、充分发挥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必须要重提“爱国如家”的风范,视国有资产如家庭财产,切实用心保护和经营。

2.1 要树立国有资产意识,从思想上重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国有资产为国家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只是占有、使用,应当做好国有资产的好管家,珍惜、爱护、妥当使用国有资产,承担经营好、管好、用好国有资产的义务和责任,依法维护其安全、完整。

2.2 为了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必须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理念。为了加大政府对资产宏观调控的力度,应当加强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统一调配职能,对公共资产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以彻底明确政府享有的对资产的统一调配权。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要逐步完善以促进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为了有效的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全面性以及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操作性较强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并且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职责的细化制定国有资产配置细化标准、资产委托监管和授权管理暂行办法以及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的实施细则等。为了有效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监管的水平,应当不断的完善创新资产的管理方式。为了有效的解决资产管理中存在的管理分散、资产存量和状态不清的实际问题,应当通过资产的网络化管理做好资产的清理和信息登记工作,建立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将资产的使用情况与单位的业绩挂钩作为资产配置的参考依据,以实行资产使用绩效评价。建立健全资产使用管理责任制,积极做好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建账、建档以及建卡等常规工作。对出租、出借国有资产实行集体决策制以及首长负责制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并且严格的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2.3 通过以下几方面建立并严格管理责任制,并将国有资产的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第一,通过建立单位法人责任制使得单位领导充分认识国有资产的重要性。在他们签订国有资产保管以及养护责任状后,再将资产的管理指标逐一分解到各个科室并且量化到人。当资产由于非自然因素造成了损坏或丢失等,根据情节的严重情况给予相关人员相应的处罚。这样就形成了行政事业单位具体管,而基层科室人人管的国有资产的管理网络体系。第二,建立资产管理专职人员责任制,设立或明确专门机构、专职人员负责资产管理工作,指定专人负责规范账卡管理、实物管理和统计报告等资产管理的日常性、基础性工作。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并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作为单位工作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系统、透明、规范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固定资产购建,保管、使用、维护和盘存等制度,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先进管理手段来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第三,建立资产使用人责任制,根据资产使用地点,按照“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责权分明,层层负责。采取行政干预手段,大胆引入奖惩机制,进一步强化国有资产使用者的管理意识,通过拟定国有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奖惩办法,量化国有资产管理目标,并组织业务人员定期跟踪检查,严格考评,对违反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浪费的直接责任人,视情节轻重,分别予以经济的或行政的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以增强财政部门管理国有资产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第四,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国有资产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将资产分布广、存量大的部门作为调整重点,通过市场运作,实现资产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把长期闲置的非经营性资产转化为经营性资产,实现资产增收与创收,实现资产与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无形资产资源,以冠名、联合办学校、办医院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办学、办院,解决政府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冯晓东.招远市加快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运行[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0(06).

[2]李林池,陈少强,姚俊君,谭静.《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收入管理研究》课题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收入管理研究[J].国有资产管理,2010(06).

[3]赵爱玲,潘姝.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实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甘肃社会科学,2012(02).

[4]郑兴文.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现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05).

[5]李林池,张更华,杨瑞金,吕建平,姚俊君.中国政府公共资产管理机制创新研究——中外比较的视角[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