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耿彪
2003年,每秒钟可以心算三步棋的世界棋王加里·卡斯帕罗夫被象棋电脑“小深蓝”击败。究其原因,在于下棋、计算机编程等相关技术倚重于有规则地逻辑思考、计算和次序推理,这些正是电脑的强项,它还不会疲劳,也不会受情绪影响而出错。众多的此类事实表明,就像20世纪机器被证明可以代替人的体力一样,在21世纪,基于左脑思维工作的很多技术也被证明可以被智能系统替代。赶在时代变迁的前夜,国家的栋梁当代大学生应被有意识地引导大力开发电脑无法替代工作的“右脑思维”,使之真正具备两种思维,引领下一个时代的浪潮。
一左、右脑思维对比
“大脑的情况显示了两种思考方式,各自表现在左脑和右脑。前者从事连续性的推理,精于分析和文字处理;后者进行整体推理,模式识别、感受情绪和非言语的表达方式”,这项发现使罗杰·斯佩里教授于1981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彻底颠覆了传统理论———左脑优势论,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指出新的进化途径。
丹尼尔·平克综合近30年对大脑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左、右脑思维的不同点[1],归纳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左脑思维的优势在于逻辑和分析,工作性质是理性的、逻辑的;右脑思维的优势在于直觉和关联,工作性质是感性的、直观的。本文强调右脑思维的培养,是基于当前的信息时代社会过分注重左脑优势论,与即将到来的以右脑能力为主控的创意时代所表现出的认知歧视而言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怎样分开讨论左右半脑,它们实际上都是相互协作的[2],大脑作为一个运行平稳的联合体,是完整统一的。左半脑知道怎样处理逻辑,右半脑负责感知世界。两者结合在一起,人类才有强有力的思考能力。具体到大学生教学中,只有不断提升学生右脑思维的培养比重,才能充分和谐地发挥左、右脑的思维能力,培养既科学严谨又充满活力善于创新的人才。
二右脑思维的维度分析
新时代人们需要掌握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和探寻意义六种基本右脑能力,与左脑思维相互协作,实现全脑思维[2]。笔者认为能力是一种难以穷举的概念,应探索其高阶的特征属性,作为研究和应用的标准。本文采用主元因素分解法(如表2所示),剔除物质性因素,解析上述六种右脑基本能力,得到其三个基本维度:直觉性、连结性和发射性。
表2中,直觉性是指着眼于宏观地把注意力放在整体上,不经过逐步分析而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顿悟的一种跃进式思维[3],灵感和顿悟是其常见形式。这与左脑逻辑思维微观的把注意力放在事物的各个部分上是明显不同的。连结性,是指重综合而不重分析,重更广泛的模式而不重具体的答案,通过结合毫不相关的要素创造出新事物,联想和比喻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发射性是指对一个引发事件,不依靠任何介质,突破原有的知识圈,进行见识和认知的迁移类比,求异创新和时空辐射是其重要思维方式。将右脑思维的三项基本特性作用于不同的载体或状态,即可得到更多的能力范式,这一思想对开发右脑的新型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三开发右脑思维的教学策略
1基于右脑思维三项基本特性的知识传播与创新机制设计
畅销书《用右脑画素描》的作者贝蒂·爱德华兹指出,绘画的真正秘密是通过专注于观察,使左半脑安静,让右半脑发挥功效。“欢乐瑜伽”的创始人,孟买的买丹·卡塔瑞尔医生认为当人们感到快乐的时候,右脑就会受到刺激,帮助人们做好各项工作。可见,右脑工作于人体感受器官持续触动时。受此启发,本文将人体的感受器官与右脑思维的三项基本特性相连结,得到相应的直觉器、连结器和发射器,作为知识传播与创新闭环机制的控制器和反馈装置,如图1所示。
图1中,直觉器与连结器作为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器,以灵感(因情绪或景物所引起的突破性感知)、顿悟(旧逻辑被打破,新逻辑被突发性、偶然性创建的过程)、比喻(根据一事物来推断其他事物,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统合(着眼大局,跨越界限,整合不同个体成就新事物)、想象(以感性材料为基础,把表象的事物重新加工而产生新形象)等右脑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非线性处理,得到新成果以及更深层次的疑问,新疑问被反馈装置———发射器通过变通(克服僵化的思维框架,按照新的方向进行思索)、组合(跳出点、线、面等限制,在发射区尽可能多的结合新事物)等手段作用于比较器,进行新一轮的加工过程。
2教学环境中的主客体关系处理
对于大学教师来说,每次授课就是一个设计。如何把内容巧妙地融入课程设计中,如何创意性地设计好课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把教学内容高效地传递给学生,是每个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不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方法[4-5]。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古人亦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笔者认为把问题的提出、解决与深化三步循环作为课程教学的主线,符合思维与创新的发展规律。因此提出如图2所示的主客体作用结构,让各相关方充分发挥各自的效能,达到最优整体效果。
学生是三角结构中的主体,承担问题的“故事”叙述(问题的起源、背景及研究历程)、问题的思考、人际交流与创新工作。当前各院校进行的教学改革大大压缩了各课程的课时量,因此更加要求学生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问题的预思考,力争上课时具有充实的思维网络,在人际交互中捕捉灵感,强化自己的直觉器、连结器和发射器功能。
教师是三角结构中的主导,主要起三大作用:一是提供“探讨主题”为始问题,引出学生的衍生问题;二是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统筹点评学生的思考成果;三是引导学生对比各解决方案的优势和局限性,找出其中的差异和不足形成新的问题,即更深化的问题,这些正是创新的源头,应激发学生继续深入思考下去。
多媒体作为三角结构中的客体,虽然能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带来更直接、更形象、更富有整体性的视觉冲击,激发学习兴趣,快速传递教学信息,但必须避免教师蜕变为“点击鼠标的人”和“朗读机器”,学生成为单纯接受信息的容器和“看客”[6]。教师要清楚意识到多媒体只是工具,仅用于问题的直观呈现,而不能用预先设计的流程演示取代学生的思维过程,要弱化图2中单箭头线示意的人机交流,强化个体与同学、教师之间的人际交互,激发彼此右脑的创意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产品不断求新求变,知识快速折旧、人力资本需要全面提升的竞争环境里,一场开发右脑思维模式的革命正在全球迅猛发展。而我国仍处于左脑型的教育体制中,受教育者过多使用左脑忽略了对右脑功能的开发与利用,导致了我们与发达国家在创新能力和掌握世界未来发展趋势上的显著差距,失去很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这一现状迫切要求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穷则思变”,本文的创意很多来源于右脑思维,期待能抛砖引玉,以集体智慧有效引导学生开发与利用右脑的特有机能,加速全脑思维进程,提高民族创新能力,使我国的名片早日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参考文献
[1]丹尼尔·平克.全新思维[M].林娜,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佘燕云,杜文超.教育神经科学研究进展[J].开放教育研究,2011(4):12-22.
[3]罗永仕.科学发现的思维特征[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3):51-53.
[4]刘强,祝智庭.教学设计的样式方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12):12-15.
[5]沈红卫,石松泉,魏佩敏,杨慧瑛.围绕“双学”基于“双效”探索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54-55.
[6]钟志贤,张晓梅.全新思维视域下的PowerPoint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1(291):8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