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基于此认识,我认为在新教材的教学中,应体现一下几点:
一、源于生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的致力于学习内容。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意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
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教学“认位置”,以学生眼前的教室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场景,让学生在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不光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还能感受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从而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比起现实情境来,幻想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给他们带来深刻的内心体验。儿童最富于想象和幻想,儿童的世界最是千奇百怪、色彩斑斓。儿童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成人常常不可理喻,就像教材中的“小兔子采蘑菇”、“青蛙跳伞”、“小蜜蜂采蜜”等,我们认为不合乎逻辑常理,孩子们却兴趣盎然。因此,我们需要保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里特点出发,努力避免成人化的说教,这样,才能捕捉到一幅幅令他们心动的画面,设计出一个个可亲可近的情境。
例如教学“比一比”通过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蓝猫邀请大家参观客厅里的数学秘密,学生兴趣高涨。又如教学“统计”,借助媒体创设大象过生日的情境,并以此为线索展开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习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的显现数学学习水平。如在教学“比一比”环节时,通过找教室周围的物体的长短高矮的比较,是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实物。再如学习“认位置”后,回家观察一下自己的卧室,应用上下、前后描述自己卧室内的物体相对位置关系,然后说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观察一下自家房屋周围、村庄周围都有些什么,到学校后,和小伙伴们一起交流。又如在学习了“统计”之后,向学生询问你准备统计什么?这几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是课程标准准规定的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之一。
其次渗透函数思想:结果不是一个确定值,而是一个比原有皮球数少20的数,自然融合了代数思想和函数思想。广泛联系生活经验,明确商店原有皮球数的临界点为20,少于20不够卖,可以多余20,但不能无限多。通过再次让学生猜一猜:“商店里的皮球没有直接给出来可以怎样说?”充分调动学生主题参与和学习积极性,各种不同类型的应用题流畅地从学生的脑中、口中编造出来,被学生以遐想的空间,拓展学生的思想视野,打开学生思考的空间。
三、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生活
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是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一个关键。因此,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尤其是数学教学中如何将抽象化的数学让学生形象地去理解和接受。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如,认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区别这两个符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个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区分。又如把教学长度单位改成“长长短短”,教学元、角、分改成“小小售货员”,比大小说成“排排队”等等,学生对这些生活味十足的课题知识感到非常好奇,感到学习数学很有趣。
总之,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他来源于生活又应用到生活中去。来自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