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教学:“是什么”与“干什么”

2013-04-29 00:44赵敏芳
小学教学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问号议论文意识

赵敏芳

新课程标准中,小学阶段没有提及议论文教学,但在苏教版和人教版两套教材中,编排了《说勤奋》等七篇议论文,虽然议论文的数量很少,但编入即存在,存在即有其理由,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去研究议论文教学的“道”与“法”。

近一年来,我有幸聆听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谈礼貌》《为人民服务》三篇议论文,每次成功的教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不妨以薛老师的三节课为范例,通过研究其教学行为来厘清议论文教学“是什么”“干什么”和“去哪里”这三个问题。

一、议论文教学“是什么”——基于现实的理性思考

议论文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有其可行性。首先,小学生读议论文障碍不大,能通过自读感悟读懂其道理;其次,议论文的表达方法有助于学生在发表见解时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晰;第三,小学生学习议论文可以为初中学习奠定基础。然而,在小学语文的议论文教学现状中,毋庸讳言,存在着两种比较明显的倾向:一种是议论文教学“要素论”,另一种则为议论文教学“人文论”。

首先,议论文教学之“要素论”。议论文在文体特征上最为明显的就是“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从小学生的理解水平出发,去简单地教学基本要素,这是一种机械的学习。它与学生没有任何关联,无法与学生的情感、思维相打通,这就很难去体现议论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因此,“要素论”是行不通的!

其次,议论文教学之“人文论”。议论文的观点鲜明,表达了作者的思辨与判断,语言文字围绕中心展开,说明了一定的道理。但如果仅仅是掌握一定的人文道理,那么学习议论文未免就有其狭隘性。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学生理解时只停留在“拿来主义”,并没有通过真正的语言实践方式,这样学习也很难体现议论文教学的真正价值。因此,“人文论”也是走不通的。

那么,议论文对学生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1.强化人本意识,实现“人之为人”

人之为人,在于其作为人特有属性的人本意识。作为一个有着独立思想的个体,要实现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就必须有清晰的思维、流畅的表达、独到的见解。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议论文教学,不是生硬地就文章进行块状解析,不是让学生去记住作者举了多少例子、引用了多少名言,而是要培养学生独特的学习视角,能够让他们从社会以及自身的发展去关注现象,思考问题,剖析本质,进而强化人本意识,实现“人之为人”。

2.增强逻辑意识,达成“思之为思”

在日常生活中,议论文运用也是非常广泛的,演讲、交流等都需要这样明晰的思路和翔实的论证。议论文教学,是让学生在议论文的学习中获得观点、锻炼思维、作出判断的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要积累的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是锻炼学生思维品质的语文“健身操”。议论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和独创性,在充分的话语实践中,进行逻辑启蒙,提高自身话语表达的水平,从而达成“思之为思”。

3.学习表现智慧,体悟“文之为文”

从议论文的文体特点来看,它拥有其独特的表现智慧:论述观点鲜明、突出,充满启迪性;语言表达干净、有力,充满思辨性;逻辑层次清晰、深入,充满哲学性……议论文,在字里行间都彰显其表现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涵泳在语言文字之中,关注文章的表达,理解表达上的精妙之处,用语文的方式去学习议论文,那么,就能够在哲学的思辨中提高语言表现力的水平,就能更好地体悟其“文之为文”。

二、议论文教学“干什么”——薛法根课堂的启示

明确了议论文教学之现状和学生之要义后,我们要思考议论文教学到底要干什么。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三节议论文课就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1.以“善思”为核心,增强人本意识

课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的开始)

师:有人说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样一个观点,并且说这个观点也是一个真理。你相信吗?

生:(纷纷答)相信!

师:没人有疑问吗?

生:(纷纷摇头)没有!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是别人已经证明过了的。

师:真的没人有疑问啦?

生:没有!(众笑)

师:真理不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吗?你们一个问号都没有,真理怎么这么快就诞生了呢?(众大笑)敢于怀疑别人的观点,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是发现真理必不可缺的精神!没有经过质疑的真理不一定就是真理,而可能是——

生:歪理。(众大笑)

师:对啊!所以,你要敢于怀疑这个观点。你有疑问吗?

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生:是不是所有的真理都是在一百个问号之后诞生的呢?

师:(高兴地)你们这么想、这么问就迈出了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简单的议论文。薛法根老师的课堂,特别真实地展示了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一节课就是一段培养审视眼光的里程。当课堂上语文情韵内敛、科学理性张扬时,作为一个独立的思维主体,学生的理性力量慢慢苏醒,思维的体操在薛老师的全力推进、巧妙点拨中渐行渐熟:一问“你信吗”,二问“没有人疑问吗”,三问“你有疑问吗”。这三问如同三粒石子投入学生平静的心湖,泛起阵阵涟漪,继而在思维碰撞中积淀了思维品质!学生真真切切地经历了由不会到会、不懂到懂、不熟练到熟练、不精彩到精彩的学习过程,人本意识就在这“三问”中得到张扬!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议论文平实而又灵动,薛老师在课堂上以“善思”为核心,渐次推进,在学生心田上播下“思考”的种子,让学生领略了“思”之魅力。在他们今后的生命成长中,只要遇到适合的土壤,这粒种子就会破土而出,使学生受益终身。

2.以“结构”为抓手,增强逻辑意识

课例:《谈礼貌》

《谈礼貌》是苏教版五年级的一篇议论文,文中运用了三个故事论述:牛皋与岳飞问路,小朋友脚踩女青年的裙子,周总理理发。薛法根老师在教学时以“结构”为抓手,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首先,比较读,异中求同。让学生在读懂三个故事之后,发现其相同之处,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叙述+议论”的写法。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学生能从文本内容转向“怎么写”的角度,让议论文教学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

其次,比较读,同中求异。学生在了解了三个故事的相同之处后,再细读文本,去发现故事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三句议论语言是有层次的,能够让学生更加明白这三个故事之间的逻辑顺序,那么,阅读理解就不仅仅是停留在故事内容上了。

第三,学改编,活用结构。教师提供三个故事,让学生区分哪个故事与本文的论点符合,接着将故事改成百字文,再加上一句切合故事的议论。这样的改编活动融阅读理解、概括表达、深度思维于一体,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同构共生。

议论文这一文体的一大特点就是结构严谨,逻辑关联严密。薛法根老师的课堂没有拘泥于学生已经读懂的故事内容,而是把视野投向在平实的语言文字中不易被学生察觉的结构特点上,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每个故事在语言表达上的同与异,练就一双学习语文的慧眼,在比较中建立扎实的“结构”意识。

以“结构”为抓手,这本身就是一种议论文教学的大智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接触了论证观点的鲜活事例,更能体会到作者在谋篇布局上的匠心独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就能学以致用,在话语表达之前先建构清晰的逻辑体系,明白围绕自己的观点先要说清楚什么,再要表达什么,最后想说明什么。这一系列的思维操作就有赖于议论文教学中是否能够抓住结构,增强学生的逻辑意识了。

3.以语言为载体,探索表现智慧

课例:《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议论文,题目即为文章的观点。本文思路清晰,语言极富表现力。薛法根老师针对这篇议论文语言富有表现力的特点,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首先,找观点,作比较。在学生初读文章之后,让学生找到本篇议论文的观点——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之后与生活中的“为人民服务”作比较,明白文中的服务和生活中的服务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仔细读文,圈画关键词句。

其次,说方法,明表达。在学生对“为人民服务”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引导学生从内容上转向文章的表达,去研究毛主席围绕“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是运用了引用、对比、关联词和排比句等,显得有理有据,说服力强。

薛法根老师在教学《为人民服务》时,就针对该文语言富有表现力的特点,着重让学生感悟议论文的表达方法,从语言实践出发,概括出论证之方法,并且在朗读中引领学生去体会“这样写”的价值,知道如何论证可以使观点更加有说服力,学会“怎么写”,从而发展阅读理解能力,感悟议论文独特的表现智慧。

三、议论文教学“去哪里”——对几个问题的再思考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议论文真实存在,议论文教学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那么,议论文教学到底该“去哪里”?我们有必要对议论文教学的几个问题进行再思考。

首先,《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议论文是否需要正名?

《语文课程标准》具有其权威性,是语文教学的方向标。然而,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表述中,小学阶段不曾出现“议论文”的文体名称,而是归入“说明性的文字”。从不同的文体特点来看,议论文和说明文还是不能简单等同的,哪怕是在特别基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课程标准》是否有必要为议论文正其名,行其道?

其次,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议论文的数量是否需要增加?

从小学语文教材中议论文的数量来看,就人教版和苏教版两套教材而言,议论文也不过占了七篇,所占百分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既然议论文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议论文的数量是否需要增加?唯其适量增加了,学生才能尽情涵泳在议论文的语言文字,增强其人本意识,训练其逻辑意识,从而学习其独特的表现方法。

第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议论文的研究是否需要深入?

纵观各类小学语文教学的期刊,哪怕是核心期刊,对于议论文教学的探讨还是比较少的,因此,在一线教师的课程意识里,议论文教学依然是停留在参考书、《课文详解》的层面上,细读文本的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教学原点,不是教内容就是背道理,无法向纵深发展,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对于议论文的研究是否应该拓其广度、增其深度呢?

猜你喜欢
问号议论文意识
问号君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议论文阅读专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简谈“议论文”写作
问号和叹号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问号处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