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彬
只有社会成员普遍具有这样的关怀和情怀,现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才算是真正形成。
这几天,刚搬完家。搬家,主要就是搬书。在将书包装捆扎时,不免有所权衡。但新近得到的一本书,我却提醒自己一定要带上。这就是《高三10班在六楼——一个理科毕业班的“时事讲坛”故事》(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书由曹勇军主编,收录的是南京市第13中学2012年毕业的高三10班59名同学的演讲词。曹勇军老师是中学语文教育方面的名师,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学年,曹老师担任高三10班(理科班)的语文老师。就在这“冲刺阶段”,曹老师却做了一件颇有些不合时宜的事——开设“时事讲坛”:每周几次,在语文课上拿出五分钟或十分钟,请同学走上讲台,就时事热点问题进行演讲。
曹老师再怎么特立独行,临近高考,也不得不把这“讲坛”停下来。所以,直到毕业,还是有一些同学没有演讲过。曹老师与同学们相约,高考结束后,为这些同学专门组织一次演讲活动。2012年6月21日,演讲活动在13中的报告厅进行。我有幸受邀,成为一名听众。
听了几名同学讲演,读了《高三10班在六楼》这本书,有许多感慨。 翻开《高三10班在六楼》,能看到这样一些标题:《进口片配额增加,中国电影如何自处》《掘掉我们急功近利的心态》《“徐悲鸿习作”造假之我见》《“小悦悦”事件:围观后的思考》《比灰霾更大的灾难》《校车事件频发的根源》《由方韩“骂战”说开去》《叙利亚问题背后的尊重》《由王澍获普利兹克奖看中国城市建设》《我们要知情权干什么》《“泄题门”与人才选拔》《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日本》……一群理科班的高三学生,在向高考冲刺时,竟还思考这些问题,让人不能不感动。关心公共问题,是“公民”这种称谓的题中应有之义。现代意义上的“公民”,应该具有起码的公共关怀和人间情怀。只有社会成员普遍具有这样的关怀和情怀,现代意义上的公民社会才算是真正形成。曹老师在后记中说:“高考固然重要,但一生中有比高考还重要的事等着我们去做,我们是为一生的发展做准备。”这话说得真好。成为一个大学生固然重要,但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成为一个优秀的公民,却是更重要的。
在这59篇演讲词中,我特别看重的是那些质疑公权力的文章。对公权力总是睁大监督之眼,这是现代公民精神中特别重要的部分。在中国,这种精神尤其值得提倡。我们今天所说的公民精神、公民意识,是传统中国所没有的。传统中国人,畏官、怕官,倘若能终身不与官府有所牵连,那就是一种平安、一种前世修来的福气。所以,在传统中国,只有臣民意识、草民意识、蚁民意识、贱民意识,而不可能产生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意识。朱学勤先生曾撰《“公民意识”:中国的困难与曲折》一文,申述此意。明白这一点,就不能不为这群中学生感到由衷的高兴。在中国,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