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的旅程

2013-04-29 00:44:03
小学科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大屯转运站昌平区

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每天产生的垃圾量为1.5千克。也许这些垃圾每天从你手中到了垃圾桶中之后就离开了你的视线,也许你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垃圾在被垃圾运输车运走之后去了哪里,也许你从来没有关心过垃圾能否再次被利用,但以下的一些数字提示我们,被遗弃的垃圾其实从未从我们的视线中走远,垃圾对我们生活环境造成的影响也远比我们所想的要紧迫。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公布的数字表明,我国每年产生的垃圾近10亿吨。以我国首都北京为例,北京全年的垃圾产生量为672万吨,每天的垃圾产生量是1.84万吨,若用装载量2.5吨、车长7米的清运车来运输,并让装载这些垃圾的车辆排成一队,将排满北京三环路一圈。

这么多的垃圾,能否得到最终有效的处理?怎样减少垃圾对环境的破坏?垃圾分类究竟应该如何做起?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跟随垃圾做了一次转运之旅。

第一站:垃圾转运站

当我们把手中的垃圾丢进学校或社区中的垃圾桶后,这些垃圾会进一步集中,环卫工人会操作垃圾收集车将它们从城区运入垃圾转运站。

我们以北京大屯垃圾转运站为例,为大家介绍垃圾的旅程。

大屯垃圾转运站是北京市第一座现代化垃圾转运站,主要对北京东西两大城区的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垃圾收集车从城区里来到转运站之后,会进入卸料大厅,在卸料大厅将垃圾卸入料槽内,通过挤压装置对垃圾进行压缩,达到压缩吨位后,垃圾就将进入转运车集装箱内,等待下一步的处理。

我们在大屯转运站看到,无论是在道路上,还是在卸料大厅,都安装有喷淋除臭装置,以便全天候喷洒除臭剂。而为了防止粉尘外散,卸料仓设有吸风装置,粉尘会经除尘塔过滤。另外转运站还配备了新型大气监测仪器,确保垃圾转运站不会因处理垃圾而排出有害气体。

在这个全封闭式的垃圾转运站中,垃圾们的体积被进一步缩小,就像是进行了一次瘦身运动。

第二站:卫生填埋场

紧接着,位于集装箱内的经过压缩处理后的垃圾将再次由垃圾转运车运出,这一次,它们将要前往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小汤山镇,在那里建有全亚洲规模最大的垃圾卫生填埋场。

这个规模究竟有多大呢?该填埋场于1994年建成,到现在已经运行了19年,这期间在这里填埋的垃圾已经变成了一座周长约3000米的垃圾山(填埋后的垃圾会进行覆盖处理,上面种有植被),按照最初的设计,这座垃圾山最终将达到45米的高度,据工作人员介绍,5年之后,该卫生填埋场就将达到它最初设计时的极限,到了那时,北京市的垃圾很有可能将面临无处可去的难题。

目前该填埋场垃圾日进量约2300吨,承担着北京东城区、西城区、昌平区和朝阳区生活垃圾的处理任务。

垃圾处理的源头:垃圾分类

看完了垃圾转运的全过程,现在我们有必要回到垃圾处理的源头,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垃圾分类。

关于垃圾分类,有一种流行的说法: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要想变废为宝,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就要从源头上做到垃圾分类。

我国每年产生的垃圾近10亿吨,有三分之二可以回收利用,但实际的回收利用率仅为三分之一,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废弃物一旦不经分类被扔进垃圾桶,就变成了真正的垃圾。

事实上,如果我们将自己手中的垃圾按照塑料、纸张、金属、玻璃进行分类,送往不同的工厂,就会生产出不同的产品。我们希望有一天,在我们的校园和小区里能够看到从塑料瓶、一次性用品、日光灯管、书报杂志、玻璃瓶、厨余垃圾,到各种金属,到被看成有毒垃圾的电池等严格按照分类标准存放的分类垃圾箱,从源头提高我们回收利用的效率,让那些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重新焕发生机。

猜你喜欢
大屯转运站昌平区
秋天
基于DEA模型的生活垃圾转运站评价方法研究
大屯选煤厂粗精煤回收系统改造实践
选煤技术(2022年2期)2022-06-06 09:12:56
沛县大屯街道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北京市某镇生活垃圾转运站选址及实施路径探讨
某竖式垃圾分类转运站结构设计探讨
15号线安立路站
旅游(2017年1期)2017-03-21 23:07:29
北京市昌平区语言文字工作导览图
教育家(2016年29期)2016-09-26 06:54:54
论BOT融资模式下的南松路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财务评价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昌平区地质灾害演示系统
城市地质(2013年4期)2013-03-11 15: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