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师生互动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013-04-29 12:31:31李贵根张锦标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后进生个体师生

李贵根 张锦标

我校是一所地处苏南的乡镇初中,学校全力推行新课改,努力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大力培养骨干教师,努力向课堂要质量。学校先后组织教师赴洋思、东庐等学校学习取经,并在全校实施讲学稿制度(后改称导学练模式),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并连续四年荣获张家港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但是,在导学练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师生的“一讲一学、一导一练”,慢慢变得机械而呆板。比如运用该模式教学重要概念时,需要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就发现了不少问题:(1)教师在课堂上满堂走动,虽然可以指导各小组完成学习任务,却不知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学生的思维;(2)教师总认为课堂上多提问就是体现新理念,就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于是出现了大量的无效提问,表面上看似热闹,却迷失了教学重难点的方向;(3)有的教师认为让学生多讨论可以体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念,于是滥用讨论,使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空间,甚至讨论至最后变得“易放难收”了,导致教学效益低下。如何在这一模式下更高效地实现师生互动成了我校“十二五”期间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个人观点。

一、教学中师生互动时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以来,师生互动的理念已深入人心,课堂上师生互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然而,经深入观察与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师生互动实践在生动有序开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重教师与学生全体和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轻教师与学生小组和学生小组之间及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

应该说,我校构建生态课堂的一个显著变化之一是学生座位上的变化,学生的座位分成了若干个小组,便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也有利于师生互动。我们知道,课堂互动的主体由教师和学生组成。但学生作为课堂互动双方中的一方,可以是学生全体、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三种。这样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可组成以下几种形式:教师——学生全体;教师——学生个体;教师——学生小组;学生个体——学生个体;学生小组——学生小组。

在课堂观察中发现,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互动主要是前两种互动,即教师与学生全体,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而教师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群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等多向主体互动严重缺乏。根据对课堂教学数据的分析,在90%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间的交往互动所占的时间仅为15.3%。事实上,许多国外研究专家把生生互动当作教学中尚待进一步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认为生生互动是教学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曾精辟地指出:“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因此,充分开发和利用其他几方面的互动,特别是加强生生之间的互动,更能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2.过于重视“认知互动”,出现“耗时多,效率低”的现象

在课堂观察中,发现师生互动大多表现为认知上的互动,即师生知识上的互动,具体表现为“一问一答”或“一问多答”式的互动,这主要是因为现行的课堂教学是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的,把情感态度的形成等目标视为促进认知的辅助性目标,因而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真诚的内心沟通,缺乏与学生真挚的情感交流;更不舍得花时间,让学生交换意见,让学生发出和体验彼此的心声;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借鉴和研究彼此的长处。于是,课堂互动主要体现在认知的矛盾发生和解决过程中,而严重缺乏心灵美化、情感升华、人格提升等过程。于是出现了“讲练”贯穿始终的课堂,缺少生气,在反复的“提问、训练”中耗去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教学效率自然不高。

3.深度不够,多浅层次互动,缺深层次互动,特别是情感的深层次互动

在我们所观察的课堂中,因为有教师听课,授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有意无意地强化了师生互动,整个堂课,常常听到教师不断地提问,学生机械地回答,这一问一答看似热闹,实际上,这种互动只是表面的“物理运动”,而非深层的“化学反应”。既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教师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们还常常观察到,在学生对某一学科某一问题的回答中,有太多的雷同与重复,学生的回答结果也不是在“激烈的辩论,强烈的反驳”中诞生的,这种“无争论的统一”,绝非“真正的统一”。

所有这些现象,反映课堂互动大多是在浅层次上进行的,缺乏有效的思维碰撞,缺少矛盾的激化,无法激起情绪的波澜,整个课堂像一条潺潺溪流单线条前进,而没有大海似的潮起潮落,波浪翻涌。

4.师生互动侧重于与优生互动,轻于与后进生的互动

要说教师能记住的学生,一般不是优秀学生就是后进生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优秀生大多是在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中让教师记住了,而后进生则大多是课后违纪中让教师记住了。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为了赶进度,喜欢与优秀生进行教学互动,偶尔提问后进生,也因为后进生的“支支吾吾”而失去耐性,让优秀生来帮忙回答。长此以往,就造成了优秀生越来越优秀,后进生越来越滞后的局面。

5.教师的互动更多的是停留在口头上,缺乏行为上的互动,“言教重于身教”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师生互动只表现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到行为上,“言教重于身教”,这种互动是有局限性的。我们知道,教师大多是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交往和沟通的,是以自己在课堂上的言行来影响学生的。学生是最具模仿性的,特别是对自己亲近的人的言行举止,模仿更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感情有迁移功能,如果喜欢这个人,那么这个人的言行举止就是他模仿的对象,中学生更是如此。”很多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注意的,自己在课堂上或现实生活中却不一定会注意。此类口头互动很多,学生对诸如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等只停留在认识的层面,在实践中却抛之脑后。这是教育的失误,也是行为互动没有真正动起来的结果。

二、教学中师生互动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对师生互动的理解还不透彻

师生互动是上课时教师为增加课堂气氛常用的一种方式,通常是教师先发起,之后教师邀请学生与自己合作做出某种东西,做出哪一道题,或是帮教师完成某个事情,这样一来,所有的同学就会争先恐后的举手参加互动,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当然,也可以是由学生提出某一问题或案例,由教师帮助解决或师生共同解决。师生互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与教师合作完成某个事情,从而调动学生思维。

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对师生互动的理解是片面单一的,仅仅是作为授课时互相“提问——解答”的一个手段,甚至只重结果,忽略过程,这样的师生互动看似使授课内容得以完成,但学生掌握多少,理解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2.师生互动的目的仍是“唯知识论”

师生互动的目的很广泛,既可以是师生、生生知识的互动,也可以师生、生生行为举止的互动,还可以是师生、生生情感的互动,它所涵盖的应该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

然而,大部分教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主要侧重于“知识与能力”,陷入“唯知识论”的互动,这样的互动方便了教学知识目标的达成,却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存在。

3.教学互动只是为了配合构建生态课堂的需要,为互动而互动

“十一五”期间,我校以全市生态课堂课题研究为契机,打造生态课堂,其中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学生座位的变化,变以往单一的“秧田式”为多种形式,学生根据座位分成了若干个小组。

打造生态课堂,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这本来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为生态而生态”、“为互动而互动”,特别是当有人听课时,活动名目繁多,不追求课堂的有效性,而只图课堂看起来热闹。

4.开展师生互动只是为了应付检查的需要

自我校提出构建生态课堂,打造高效互动的课堂以来,我们也制定了与此相关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学案设计、资源整合、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对话评价、课堂效益。”尤其突出了“教师引导、学生活动、对话评价”的重要性,“学生活动”中注意到了学生参与的“态度、广度、深度”,“对话评价”也兼顾了“多维对话”与“多元评价”。

应该说,评价标准是一个大框框,为教师的课堂教学铺设了一个大舞台,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自己上课与有人听课或开公开课时,采取的教学方式不一样。没人听课或检查时,按老一套,教师讲,学生听、记,纯粹为灌输知识;当有人听课或检查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活动等丰富多彩,应接不暇,纯粹为检查。

参考文献

[1]文冬毛.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述评[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1(增刊).

[2]黄大龙,朱治国.生态课堂概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9.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导学练模式的课堂教学中师生高效互动的策略研究》(编号:110902737)的主要研究成果。课题组长:张锦标;成员:李贵根、范恒、朱彩霞、王昌广、陈凤霞、戴建丰。本文由张锦标、李贵根执笔。

(责任编辑 易志毅)

猜你喜欢
后进生个体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8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2
如何对待后进生
麻辣师生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学习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48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中学科技(2015年1期)2015-04-28 05:06:12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创业家(2015年7期)2015-02-27 07:54:13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