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钰亮 谭乐
自从《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命题以来,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开始增多。笔者通过中国核心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搜索发现,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研究已经受到我国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一内涵与功能研究
有学者专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与功能”进行研究,李斌雄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教育是基础理论性内容,党的价值观教育是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是实质性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教育是民族性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教育是时代性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行为规范性内容和操作性切入点。赵士兵从政治、信仰、精神和道德层面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的逻辑结构,认为以上四个方面都具有层次性。吕振宇详细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的包括经济、政治和伦理的核心价值的异同,分析了不同文化形态和不同文化形式中的价值体系,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国际形势发展、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和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重点介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目标和任务、基本原则和路径选择。高红艳认为功能视角是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政治稳定功能、经济促动功能、社会整合功能、文化优化功能和道德提升功能。陈留根认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观念系统,并具有引领社会思潮、引导社会实践、凝聚社会共识、塑造健康人格等四大功能。
二建设与实践研究
目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实践”研究大多从哲学视角下、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社会工程视域下、全球化背景下、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等角度进行阐述。吴福环主编的《新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论文集中收集了20篇优秀论文,面对新疆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现状和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分化”影响,新疆的众多学者积极开展理论讨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万生更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主体的价值认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本质力量的过程。龚群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要把“以人为本”的精神贯穿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中。王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看作是一项社会工程,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工程模式的“社会建构”,实践起点在于对“伦理风险”的科学化管理,履行公共决策主体的伦理使命与责任,在科学化、系统化的社会工程建设中重构伦理共同体。中共重庆市江北区委党校课题组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提出了深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的思路及建议。
三思想文化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文化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和谐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何颖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和谐文化的建设中占有核心与根本的地位,要树立文化和谐的价值取向、培育和谐的文化精神、倡导和谐的理想和信念、建立与实行和谐的社会道德规划、加强和谐的制度建设、调试和谐心理。杨立英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有效引领网路文化,就必须使其转化为网络受众的自觉信念体系。徐金超从毛泽东思想的人生价值观的角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黄桂英认为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任务的提出者、领导者、宣传者、示范者,党的思想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前提和保证。
四高校建设研究
高校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因此众多学者将研究目光投入到了高校研究领域。这些研究可以从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教育机制建设、凝聚力建设和道德教育建设这五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校园文化建设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颇多,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在2007年编写的《建设和谐文化,建设核心社会:云南省建设和谐社会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集》就收集了51篇优秀论文。学者李大健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融入到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并且要处理好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指导思想一元化、文化民族性与文化发展趋势全球化、文化高雅性与文化活动形式大众化的关;廖萍总结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征,认为文化机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濡化、涵化和教化的作用,在运用过程中注重生活化、正强化、具象化、情感化和美育化。陈章龙认为高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加强教育主体队伍建设,要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校园物质文化、活动文化和社团文化,形成引领校园文化的文化合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教育,高校大学生是中国先进青年主体力量的代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秀传统的重要政治优势。张未知等学者重点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出现的新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从哲学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和教育的视角出发提出要以创新精神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肖新发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高度确认教育教学的主题,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推进教育教学创新。李杰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关系入手,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多元并存一元主导”的方法论原则。陈成文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要求建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要求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体系。张纯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正确的立场和方法,深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三)道德教育建设
黄海从高校师德的建设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其主要内容,当前高校加强师德建设的举措主要是要坚定教师的理想信念,开展有效的师德教育活动,建立规范的师德考核和评价制度,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孙晓峰和孙曼娇认为高校德育要进行创新,增强针对性和提高实效性,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王泽应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贯彻到公民道德建设全过程中才能真正担纲社会价值导向和价值培育的职责,成为价值整合和价值凝聚的枢纽和原点。廉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德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构建高校德育内容体系,引导大学生自主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龙静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源泉和精神依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道德建设涉及道德建设机制建立、道德建设理念重构、道德建设规范建构、道德活动展开、不同群体的道德实践和道德建设实效性提升等重大问题。孙强等针对高校德育面临的困境,认为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深化高校德育改革,构建全方位育人的高校德育体系。
(四)教育机制建设
高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机制建设是分不开的。尹彦从心理机制的层面考察了心理机制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大作用,要在遵循大学生价值观念生成和发挥作用的心理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心理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蔡晓宇从传播学的角度认为高校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是要从传播理念和传播渠道着手,运用好互动的传播媒体、群体互动的组织传播媒体、多向互动的大众传播媒体,牢牢把握教学第一课堂、校园文化的第二课堂、校外实践的第三课堂。陈晓文认为高校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机制建设,注重核心价值的灌输教育与大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相结合。黄含其和张婵认为学校工会是学校党委联系教职工的桥梁和枢纽,从必要性和影响因素以及提升措施等方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高校工会队伍干部建设在促进高校建设,特别是工会建设中不可比拟的优势。
纵观已有研究成果和文献,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形成了较为全面的理论框架,特别是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指导高校建设”这一领域的研究内容广泛。通过以往的文献梳理,发现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注重理论,实践性不强。当前的相关研究多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并没能深入研究实践层面的具体方式方法,缺乏目标明确、效果明显的实践体系,未见特色鲜明、具有推广价值的实证研究。第二、研究不够系统,多为直线或平面性研究,缺乏系统性与立体性研究。鉴于此,笔者建议在借鉴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从多学科、系统论等角度在实践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李斌雄.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结构[J].思想理论教育,2007(1):27.
[2]赵士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结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140.
[3]吕振宇.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4]高红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1):53.
[5]陈留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特征及功能[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11.
[6]吴福环.新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与实践[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
[7]万生更.哲学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理论与改革,2009(3):21.
[8]龚群.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南京师大学报,20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