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当心中毒性痢疾

2013-04-29 09:47陈日益
农村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3年9期
关键词:痢疾杆菌细菌性痢疾痢疾

所谓中毒性痢疾,其实就是急性细菌性痢疾中的一种危重临床类型。它缺乏一般急性菌痢应有的肠道症状(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含黏液、脓血的稀便为其主要症状),而以全身性症状为突出——起病急,发展快,病情严重,常发生惊厥及休克,易引起死亡,须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细菌性痢疾是小儿较常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由痢疾杆菌所致。那么,急性细菌性痢疾为何会出现这种中毒性的特殊表现呢?

这与发病的机理(有人认为与患儿特异性体质)有关。一般急性痢疾发病时即会出现肠道异常症状,主要是痢疾杆菌在肠道黏膜上引起的炎症所致,是痢疾杆菌直接造成的。而患中毒性痢疾时,肠道炎症尚不明显,引起全身异常强烈症状的是痢疾杆菌所产生的内毒素,所以此称为“毒血症”。“毒性痢疾”或“中毒性痢疾”的命名就是由此而来的。毒素可侵袭全身各个系统和器官,对全身的血管特别是毛细血管的影响更为突出,使血管的运动发生紊乱,血管过度扩张或过度收缩,造成血液循环障碍,其中尤以脑部和心脏血管的障碍更为突出。

中毒性痢疾经粪—口途径传播,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7~9月为高峰时期,以2~7岁儿童多见(约占80%),其次为7~12岁,而1岁以内极少。临床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往往起病时即有高热、精神萎靡等重病表现。根据其表现特点,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休克型:此型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患儿突然发病,开始即为高热,体温迅速上升到40℃以上(少数体温可不高),紧接着出现抽风、面色苍白、四肢冰凉、脉搏细速(甚至触不到)、血压下降(早期可正常)、唇指发绀、皮肤花纹,可伴有心功能不全、少尿或无尿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若不及时治疗,病情继续发展,可发生休克、昏迷。肺循环障碍时,患儿呼吸即会加深加快,呈进行性呼吸困难,直至呼吸停止,现已证实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2.脑型:此型以缺氧脑水肿以至脑疝为主。病情较严重,病死率高。大多数患儿无肠道症状而突然起病,除高热、抽风外,呕吐常为首发症状,典型呕吐呈喷射状。患儿随之可出现意识障碍,早期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或嗜睡,晚期半昏迷、昏迷。病儿肌张力增高,可见持续性全身肢体发紧。如出现脑疝,疝侧瞳孔散大或大小不等,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由于脑部水肿,脑组织受压,影响呼吸中枢,还可出现呼吸不规律、浅表、变慢、暂停,甚至突然停止(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

3.混合型:此型最为凶险,具有上述两型各种表现,不仅病情危重,而且治疗的难度也很大,病死率很高。

据资料介绍,中毒性菌痢的死亡率约为8%~10%,我国现已降至1.5%以下。其中临床类型绝大多数为脑型(约占80%),而休克型与混合型为少数(各占10%左右)。由于中毒性菌痢病情凶险,一旦发现,除进行有效的抗菌治疗外,宜针对危象及时采用综合措施抢救治疗,尽可能避免使病情进一步恶化而危及小儿年幼的生命。

儿保专家告诫广大父母:因为许多中毒性痢疾患儿腹泻症状比中毒症状出现晚而且轻,易被人们忽视。所以在夏秋季节,当孩子突然出现高热、抽风时,即便是没有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也应想到患痢疾的可能。特别是出现脑型或休克型的相关表现时,更应想到是否得了中毒性痢疾。当然,关键是必须立即带孩子去医院,由医生来确定诊断,以利及时给予对症处理。千万不能抱侥幸心理,以防延误病情而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中毒性痢疾的主要防控措施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政府行为方面:主要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厕所及粪便管理,消灭苍蝇滋生地,发动群众消灭苍蝇;严格把关食品安全,保证饮用水干净卫生;做好疫情报告,一旦出现疫情后,应立即找出并控制传染源;禁止患者或带菌者从事餐饮业和保育工作,限制大型聚餐活动,以利控制、杜绝或减少相互传染的机会。

二是个人卫生方面: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喝开水,不饮生水,不吃变质和腐烂食物,不吃被苍蝇沾过的食物;生熟食物要分开,并采取有效防尘防苍蝇措施;吃熟食,少吃或不吃凉拌菜,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吃;不要让小孩随地大小便,以免污染环境;尽量少带孩子参加各种大型聚餐活动(如婚丧嫁娶等),以防造成交叉感染;万一孩子得病,要及时就医治疗。

(浙江省平阳县凤巢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副主任医师 陈日益)

猜你喜欢
痢疾杆菌细菌性痢疾痢疾
2004-2018年葫芦岛市气象因素对细菌性痢疾发生的影响研究*
白头翁汤对痢疾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某市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发病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血清白细胞介素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细菌性痢疾患者中的变化研究
常见羊痢疾疾病的发生与预防
少数民族医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一)
用于治疗痢疾的黔产蕨类植物(二)
儿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痢疾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天津市红桥区2012 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仔猪痢疾的发病原因、诊断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