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纯
父亲的口头禅是“活着,活着,就得干活!”早起的鸟儿有食吃,是他信奉的格言。
小时候,我每天在睡梦中就听到父亲收拾农具的声音,“叮叮当当”响着。很多年里,都是父亲收拾农具的声音打破小村庄安睡的静谧,乡邻们随之醒来,所有忙碌的声响也都醒来,新的一天就这样被父亲唤醒了。
父亲从来没有把劳动当成苦役,劳动对他来说几乎是一种享受。即使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时候,他也会用肩膀上的白毛巾擦一把汗,无限神往地说:“今年年景不赖!”说着,他好像看到了丰收在望的景象,愉快地哼着歌,继续劳动。麦收和秋收时节,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却是父亲最幸福的时候。父亲是种田的好手,他了解每一种庄稼的秉性,也会娴熟地侍弄它们。我家不管种什么,都是四邻中长势最好的。父亲看着丰收的庄稼,满是成就感。他对我们说:“在太阳底下滴过汗,在树荫下吃饭才会香甜!”
一年中,只有过年那几天父亲才会闲下来。闲下来的父亲却总抱怨:“今天没干活,吃饭都吃不下。”他在家里转来转去,显得没着没落。实在闲得无聊,他就一遍遍打扫院子,直到院子里一尘不染。来我家串门的邻居都说:“你家的院子,都能当镜子照了。”
最近几年,家里的日子宽裕了,父母也有了不少的积蓄,我劝父亲不要种地了,上了年岁,也该享享清闲了。可是,父亲除了每年种小麦玉米,还侍弄了一块菜地。萝卜、青菜、西红柿、豆角,样样都不缺。除了自家吃,父亲还把这些菜带到集市上去卖。我总说:“挣不了几十块钱,值得吗?”父亲说:“我可不是图那点钱,我就是图个乐子。我天天蹬着车子卖菜,就跟旅游差不多,看看风景,凑凑热闹。人老了,更应该多动动。”父亲就是闲不住。
父亲的勤劳,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姐妹三人。父母没有儿子,只有三个女儿,他从来不娇惯女儿。我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母下地干活,并且因为父亲的影响,我养成了早起的习惯。记得那年我师范刚毕业,到一所私立学校教书,每天五点钟起床,比学生先一步到教室。学生们到教室第一个看到的就是我,都感到不可思议。我告诉他们,不过是一种好习惯罢了。后来在我的影响下,我的学生们也习惯了早起,再也没有迟到现象。
如今父亲60多岁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我知道,在我的周围,还有很多像父亲一样的人,他们不懂什么劳动光荣,他们也不管什么劳动光荣不光荣,劳动只是他们生活的方式,他们一生都不会停止劳动。因为劳动,简朴平淡的日子,会变得充实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