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英语课堂的策略

2013-04-29 08:20:51杨丽净
中学时代 2013年7期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模式评价

杨丽净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必须从“有效”走向“高效”,这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又是信息化社会的时代要求。所谓“高效课堂”是指以教师对教学意义的把握为前提,以教师的高超教学艺术为支撑,以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新知识为目标的课堂。或者说,高效课堂就是在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高效益。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丰富的情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想要构建高效课堂,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尤为重要。

一、创新教学模式——1/3教学模式

新课标下,1/3教学模式就是把课堂教学时间大致分为3个部分:1/3的时间用于学生个人自主学习,1/3的时间用于小组合作学习,1/3的时间用于全班交流讨论。个人自主学习就是教师要巧用、妙用、活用教材,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渗透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从“学会”过渡到“会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和训练,教师则巡回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让所有的学生都主动地参与教学,充分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全班交流讨论是学生的学习成果交流表演,让学生们畅所欲言。教师要及时引导、纠正学生的问题,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必须做到评价主体、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要努力做到因学习内容的不同,设计好不同的评价方案,包括设计出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的表达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1/3模式并没有明确的时间划分,也不是机械地划分,而是根据学生情况和学习内容灵活掌握时间。总之,1/3教学模式的关键是为了形成一种学生能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二、更新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与小组互助式学习相结合

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对学习内容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和实战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因此,研究性学习对教师而言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是教师提升自己素质的良好契机。教师已由知识的教授者转换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小组互助式学习就是以学习小组为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成员自学、小组讨论、组与组交流教学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和合作机会,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组织能力,将学生的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联系起来,形成良好的学风,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小组互助式学习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使用暗分的方式把学生分成8人学习小组,让各小组成员讨论为自己小组取一个有代表性的、有寓意的、积极向上的名字。每组要选一名英语成绩好、性格开朗、有一定活动能力且负责任的学生组长,课堂上或课后都由各组长负责管理本组学习事宜,并对本小组成员进行评价考核。教师按照英语成绩好差给组员分A、B层。A层为点评组,负责为本组展示组成员点评。B层为展示组,负责展示所学知识及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点评组与展示组成员实行“一对一”帮扶制,从而达到全员进步的目标,并予以组员A1、A2、A3、A4、B1、B2等编号,以便在提问时按照题目难易,有针对性地叫学生回答。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研究性学习应该借助于小组互助的形式,而在小组学习中应该努力开展研究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会形成更高效的课堂。

三、营造全新的课堂气氛——和谐、生命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努力构建畅通的沟通渠道,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使我们的课堂人性化,生命化。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放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思路会更加开阔,心情会更加放松,能把自己的想法完全说出来给全班同学和老师听。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生为本”,用真诚来开启良好的师生关系,用平等来搭建走进学生心灵的桥梁,用“同心理”来与学生有效交流,用仁爱来打动每一位学生。

四、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

创设高效课堂,大家似乎更多地在关注着新的东西,如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运用,教学课堂的灵活性、多样性,又或者合作性研究性学习形式在课堂的运用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最基本最传统的一项素质——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特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及时见效的,没有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就没有真正的高效课堂。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优秀教师的重要标志。在创设高效课堂的今天,想要成为有人格魅力的教师,首先是要做到对工作、对学生有激情、有热情;其次教师要富有爱心,拥有一颗童心;再次,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会讲求仪表;最后想要成为有魅力的教师,就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用出众的才学来充实自身的魅力。所以,人格魅力并不是一项单纯的性格或特质,而是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的呈现,教师需要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来形成和发展自己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与号召力,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

猜你喜欢
研究性教学模式评价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8:18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人间(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30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