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承凯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充满竞争的环境中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中,企业如何高效的利用自身资源成为刻不容缓的议题。因此,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源和利用资源的能力,这才是能够完成企业使命的前提条件。本文在对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资源、企业能力进行了界定,进而介绍了企业资源生发出企业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构建了企业资源生发出企业能力的模型,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我国企业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企业资源 企业能力 资源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企业资源。
沃纳菲尔德(1984)将资源定义为企业所拥有的一切,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巴尼(1991)则认为企业所有的资产、能力、组织程序、企业特性、信息、知识等都是企业资源。这些学者均是从广义的角度来分析。沃纳菲尔特(1984)认为形成某一特定企业优势或劣势的东西都可称为企业资源。笔者认同这一概念,并将企业资源划分为强势资源和弱势资源,以此作为本文的研究基础。
(二)企业能力。
巴尼(1991)认为企业能力是以整合的方式,通过组织活动过程来配置资源以实现预期目标的活动,它是企业专有的,并通过企业资源间复杂的相互作用逐渐发展起来的,企业能力主要包括研发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参考目前关于企业能力理论的观点,笔者认为企业能力无处不在,可以体现在企业的任何经营活动中,从产品开发到生产再到营销,具有使一项或者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
二、企业资源生发出企业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我国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参与国际竞争。因此企业若不能开发利用、整合配置资源,不断更新提高自己,提升市场竞争力并有所发展,就会淘汰出局。
企业资源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基本要素,具备一定的企业资源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就企业资源本身而言,企业资源本身很难创造价值,几乎没有生产能力,是生产活动中企业各种资源进行的组合和协调。因此,企业资源是企业能力的基础,企业资源对价值的创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力。例如,海尔的大学、研究院、企业文化、各种先进的设备与管理体制以及外部的政府支持、品牌形象,造就了海尔在国旅、家居、手机等行业多元化进程中全面开花。
从企业资源和能力理论角度来看,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实际上揭示了企业利用资源的能力的产生和进化,他所提出的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理由可以看作是可利用资源范围的扩大和资源生发能力的提高。从企业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来看,企业规模报酬递增来自于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而这两者的主要来源都是对企业资源生发出能力的提高。
三、企业资源生发出企业能力的模型构建
(一)确定企业的强势与弱势资源。
鉴于企业资源比较复杂,包含要素也很多,笔者在建立关系模型时,先对企业资源进行了分类,把企业资源分为强势资源与弱势资源。强势资源是指企业所拥有的能够为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带来直接或者间接利益的资源;弱势资源是指企业所拥有的不能或者暂时不能够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等带来直接或者间接利益的资源。根据SWOT分析方法,分析企业所拥有的单个资源优势(Strengths)与劣势(Weaknesses),以及面对的机会(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从而确定该项资源是强势资源还是弱势资源。
有价值的资源是能力优势的来源。在确定一个企业拥有的资源时,资源的稀缺性、可持续性、不可模仿性是主要的判断标准。企业掌握了取得处于短缺供应状态的资源,而其他竞争对手又不能获取这种资源,那么,拥有这种稀缺性的资源便是强势资源。如果企业能够持续的拥有某种资源,并且该资源具有不可模仿性,那么这种资源也可定性为强势资源。在确定企业的强势与弱势资源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企业自身实际状况出发。例如,海尔的企业资源相当丰富,海尔有自己的研究院大学,每年有大量的专利产品诞生,这为海尔在家电行业具有相当竞争力的资源奠定了基础,基于海尔具有的、其他竞争者难以效仿的持久专用的资源,以及海尔建立在这种资源上的战略才使海尔取得如此业绩。
(二)构建企业资源生发出能力的模型。
本文建立了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的关系模型,如图1所示。
上述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企业的企业资源(强势资源、弱势资源)和企业能力的关系。企业资源通过有效的机制和体制生发出能力,同时企业能力反馈于企业资源。对企业的资源有效地开发利用和整合配置,才能激活和放大企业资源的潜力,使企业资源按一定的秩序进行动态地有机结合。对于企业的强势资源,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积累培育,继续维持并寻求创新,这是企业“保驾护航”的坚实利器;对于企业的弱势资源,企业应该考虑进行变革方式,既可通过购买来实现该资源,也可通过企业间合作或者外包方式间接实现对资源的拥有。同时,在强势资源与弱势资源生化成企业能力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协调与沟通,使资源实现禀赋与开发潜力并行。
通过有效的机制和体制使资源生发出能力。企业体制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机制、管理机构、管理制度的总称,是企业各种资源的组织形式,它影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企业机制是指企业管理活动内在的管理要素有机组合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主要包括激机制,约束机制,效率与公平机制等。它们共同对企业人、财、物等资源进行组织管理。譬如人力资源的管理,只有有效地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协调好上下级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就会避免企业成员之间的有害冲突与矛盾而引起内耗,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更好的协调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
和开发创新资源以实现未来的优势,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有效地激活企业资源的潜力也是重要内容。这要求企业按照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对资源进行定向整合,使处于休眠状态无法形成现实竞争力的企业资源按一定的秩序进行动态地有机结合,使资源潜力与资源配置力双管齐下,使企业资源取得1+1>2的功效。
四、结语
企业资源是企业能力的基础,企业能力的体现主要是通过有效的机制和体制对资源的管理。针对企业资源不仅要开发利用、优化配置,还要进行激活潜力和创新,更重要的是树立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目标,从而实现企业资源生发出企业能力的目标。
(作者: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
参考文献:
[1]Wernerfelt,B.A.Resource-basedViewoftheFirm[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84,5:171-180.
[2]Barney,J.B.FirmResourcesandSustainedCompetitiveAdvantage[J],JournalofManagement.1991,17:99-120.
[3]徐二明.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4]钟叶飞.基于企业资源的竞争优势模型构建[J].技术与市场,2010(8):94-95.
[5]陆淳鸿.基于企业资源的竞争优势研究[J].江苏商论,2009(1):90-92.
[6]杨雪琴.对传统企业边界理论的再思考——基于企业资源与能力理论[J].管理科学文摘,2007(5):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