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丽
摘要:随着中国加入WTO,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出口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强大,但是相对于机电,设备等产品的出口,加工成本高,附加值低的农产品出口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加之近年来日益兴起的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的巨大影响,使中国农产品出口障碍重重。本文从绿色壁垒的概念,产生原因,特点,形式等角度对绿色贸易壁垒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数据分析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出口市场,出口产品种类等,最后探究中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原因,提出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农产品;出口;壁垒
一、 绿色壁垒概述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曾将“保障人民、动植物的生命健康所必须的措施”和“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列为自由贸易原则的一般例外规定。于是一些国家据此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归根到底,绿色贸易壁垒是指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借口为保护环境和国民健康,对进口商品提出带有歧视性,针对性的技术,安全和卫生标准,如达不到这些标准,进口国有权扣留、退回、销毁、索赔等等,或不规范的使用国际公认的标准。
二、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遭遇的绿色贸易壁垒情况
(一)绿色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的影响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国农产品出口规模逐年扩大,但由于中国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产品附加值低,加之近年来的生产成本提高,价格的比较优势减小以致消失,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中国农产品出口额自2004年到2012年,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额由180.2亿美元增长至488.8亿美元,增长幅度达到167%;进口额由124.1亿美元增长至719.2亿美元,增长幅度近500%;进出口总额由304.3亿美元增至到1208亿美元,增长幅度达到300%,每年的增速最高时达到31.9%。但是相比之下,中国进出口总额从2004年的6207.85亿美元到2012年29727.9亿美元,八年间增长速度达到379%,同比增长速度基本上保持20%-30%,农产品进出口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从2004年的2.903%到2009年的1.776%,所占比例呈线性下降趋势,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受绿色贸易壁垒影响,农产品出口成为中国对外贸易薄弱的一环。
(二) 中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市场分析
中国主要的农产品市场集中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其中亚洲占到60%左右。细分到国家来看,根据中国航务网的统计数据,2012年中国十大出口目的国或地区依次是:日本、美国、中国香港、韩国、德国、马来西亚、俄罗斯、印尼、越南和荷兰。出口增速均在30%左右,其中中国对巴西的出口增速甚至高达73.3%,这预示了中国农产品出口的良好态势。
但是中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市场多为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或是日本,韩国等新型工业化国家,均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高端市场。以美国为例,中国从1987年以来,每年被美国海关扣留的食品批次中,25%左右是由于标签不符合“美国食品标签法”的规定,另有约8%的批次是因使用了未经FDA认可的添加剂。
(三) 绿色壁垒的中外检验标准分析
我国农产品出口“门槛”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绿色壁垒的检测标准更加严格,检测项目日益增多,检验标准越来越高. 2004年,日本“临时标准”的实施将目前涉及到的130种农作物,229种农药,9000个农残标准扩展到1358种农作物,涉及724种农药,19000个农残标准,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的农作物。由此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这些绿色检验标准都是以实力和技术为依托的,可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在发展水平和经济基础上的差距从而导致检验标准上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短时间内要跨越这道鸿沟,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还是一项很大的挑战。
三、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国内原因及对策
(一)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国内原因
我国在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过程中,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环保意识淡薄,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使得农业污染严重。各种工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通过周围的土壤,灌溉水源等生态环境作用于农作物,使农产品在生长中受到严重污染导致“问题蔬菜,问题粮食”的产生。
从中国近年来发生的假大米、毒奶粉事件等等,这一系列的事件的发生让我们觉得我国的卫生检验系统形同虚设,检验实施的不彻底,实施检验的力度不够,对于违规操作企业及个人没有严格的惩罚措施,最终导致我国的卫生检验系统没有发挥出来应有的作用。
(二)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与建议
1.努力完善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
一个国家的环境标准低,资源自然会加速退化,环境污染会加剧,并最终导致竞争力的进一步下降。因此,中国更应密切关注国际标准的变化,进行可行性研究,借鉴国外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经验,把环保立法内容从防治污染和保护自然环境,扩展到产生污染和消耗资源、能源的生产过程;采取有效措施,通过立法程序将国际标准变为国家的标准,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此外,还应改变中国的政出多门,法规不衔接的状况,尽力完善农产品统一认证体系。
2.立足国情,构建强有力的农业支持政策
从我国国情出发,尽早减少和改革低效率的以价格支持政策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保护政策,将资金用在对农民收入、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信息服务和市场营销服务上去,将农业支持政策作为农产品贸易的长期政策安排,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增加农业科研补贴投入、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根据产品特性、技术类型、公益性程度及产权保护程度对农业科研项目采取不同的投资方式,重点用于国家及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基础性、公益性、风险大的高新技术、前瞻性研究领域,搭建种质资源和技术平台,为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及企业提供育种材料,引导企业在中下游跟进。
3.企业应牢固树立食品质量安全责任意识
坚持诚信经营,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树立对消费者和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要积极跟踪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和SPS措施,使生产标准和体系与国际接轨。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和食品召回制度,建立良好的危机处理机制。要不断加大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技术投入,大胆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大力推广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合作经济。(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商务部.农产品进出口专题预警信息[R].中国商务部,2009:P4-5
[2]王海峰,顾肖荣,王勉青.WTO法律规则与非关税壁垒约束机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P78-86
[3]杨洪媛.农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实施状况及应对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位论文,2008.98~103.
[4]刘洋,中国农产出口遭遇的绿色贸易壁垒[J].知识经济.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