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荣汉
1998年以来,我国高校持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高等教育培育机制与社会需求的错位和脱节是造成人才供需矛盾的主要原因。①虽然说大学生不好就业、就业质量不高是较为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但完全处于劣势的是没有学士学位的高职高专类毕业生,尤其是对音乐类等高职艺术专业而言,由于招生规模过大,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特色,此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显得更为弱势和无助。为从根本上提高高职音乐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打造与人才市场无缝对接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我们有必要从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入手,创新出更具针对性的培养体系。笔者认为,在音乐欣赏教学环节探索多学科的融合,将是实现这一愿景的捷径之一。
一、改进音乐欣赏教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便捷路径
众所周知,音乐欣赏的作用非常广泛。它不仅是音乐教学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乐感,提升学生审美水平的有效手段。而多学科融合则是现代高等教育最显著地特色之一,其核心价值在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一专多能的现代化人才。实践证明,在高职音乐类专业的音乐欣赏教学环节探索多学科的融合,可以显著增强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质,深化学生对艺术的认知。
开展音乐欣赏教学,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以及阅读分析乐谱、了解相关背景知识、结合个人生活阅历和音乐经验等手段领悟音乐的意境与真谛。②但是,“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教育被限制在理论的知识性传授和形式的抽象分析方面,使音乐教育成为悬浮在表层的纯技术性操作,这无论对音乐的专业教育还是普及教育都是一种严重的弊病……在普及教育中,它只能使人们获得有关音乐的种种知识和技巧,而很难得到对音乐的深层的鉴赏能力与美感趣味。”③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随着受教育者学习理念的嬗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已经显著滞后于时代的需要。这种滞后,既表现为教学手段的滞后,更体现在课程体系过于单一、呆板,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却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复合能力的养成。笔者认为,通过着力探析通过在高职音乐类专业欣赏教学环节实现多学科融合,可以显著提高专业课教学的趣味性、实用性、针对性、时代性。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所主张的多学科融合,并不是相关知识点的简单综合与渗透,而是致力于探析一种教育理念的确立与主导,强调对教育模式的创新,强调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整合。
20世纪以来,人们对音乐学科的研究,证实了音乐拥有难以取代的学习价值,同时也证实了音乐与很多学科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针对这一特性,教育部2001年新制定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重点强调了“提倡学科综合”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确指出 “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④
二、在高职音乐欣赏教学中实施多学科融合的必要性
长久以来,我国的教育模式就是“应试教育”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弊端日趋显现。如,过于注重对知识的学习,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等等,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造成了人才的缺失。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现代科技发展趋向于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方面)。因此,高职音乐欣赏教学的改革一定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朝着强化音乐技能,加强人文教育,加强多学科融合方面努力。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多学科融合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通过对我国近代音乐教学史的研究,笔者发现,高职音乐欣赏教学课的老师大多科班出身,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不自觉的仿用音乐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以至于,整个音乐欣赏课堂只是音乐理论和作曲技术的天下,枯燥无味,毫无乐趣可言。那么,又何以改变这一现状呢?唯有改变固有的音乐教学模式也。
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现代学科在经历了高度的分化后,又开始趋向于 “综合”。当然这种综合并非是指又回到了学科发展的起点,而是综合的运用各种学科知识去发现或研究某一特定事物。因为“要使任何事实、问题、对象有意义,必须在赋予其意义的整体环境、相互关系中对它进行审视。现实中不可忽视的是关系而不是事物,不管是自我、事物还是现象,都不应被视为是从他人、历史、背景、行动中剥离出来的对象。”⑤纵观历史上著名的科学流派,它们大多通过学科融合的交叉点来实现创造性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说,各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作用和融合,成就了一个鲜活的、统一的知识整体。所以,高职音乐欣赏教学改革如欲有效,一定要基于学科综合。
(二)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出台,《艺术课程标准》的实施,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音乐学科整合的重要性,实施音乐学科综合性整合也势在必行。所谓的音乐学科综合性整合是指通过音乐与人文、历史、地理、建筑、宗教、现代技术等纵向课程的协同整合,把其他学科的特性融合到音乐教学中,尽可能地吸收、借鉴、融合其它学科的精髓。在这一过程中,“综合”可以具体为 “即借助于各种与音乐交往的形式,如参与音乐运动、借助于绘画将音乐视觉化、借助于语言和讨论将音乐感受表达出来、结合与作品有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结合音乐的舞蹈性表现、通过乐器练习以及通过个人的音乐创造和即兴发挥等,这不仅有助于音乐的学习和理解,而且这些活动本身也是理解的方式和途径。”⑥
通过对音乐教育史的研究,笔者发现,“音乐总是倾向于通过与那些能使内容具体化的其他艺术之间的结合来补偿自己在反映现实上缺乏具体性的特点”。⑦更确切地说,音乐一直以来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突破其纯音乐的特殊性来带了局限。关于这点,一些著名的音乐体系中均有体现。如,达尔克罗兹体系、奥尔夫体系、DBME等音乐体系都从其他相关领域中汲取了养分或受到其他学科的影响。
(三)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职音乐欣赏课程是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就是通过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艺术文化修养,借以促进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全面和谐发展。
遗憾的是,传统的分科课程注重于学科本身的系统性、完整性,局限了思维训练的功能,很难吸纳其他学科的内容,不利用学生形成整体把握事物的能力。然而,“人类需要发展对于周围世界的美的敏感性和鉴赏力。当一个人开始理解其他艺术形式的审美价值时,他对音乐的美学价值的理解力和敏感性也就提高了。⑧这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道理,知识的汇总需要学生综合地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反之,多种思维方式的形成也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多学科融合的音乐课程更有利于教师创设意境,借助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把音乐的内容更直接、全面的展现给学生。不仅如此,学科综合亦能避免学生价值观与人格的分裂,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均衡发展。
三、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实施多学科融合的可行性
运用学科间的相互关联性来实施音乐教学并非一个新的课题,在很多音乐著作中我们都能发现它的踪迹,只是一直以来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理论而已。多学科的延伸与渗透,不仅能拓宽学生学习音乐的渠道,发散学生的多元思维,让学生在更广阔、自由、生动的文化背景下体验、理解、感受音乐,更能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艺术是各种不同文化的符号性载体。”⑨音乐作为其中重要的符号之一,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即,不能提供直接的视觉图形。不过,教师可以通过多学科相互关联的契点来创设意境,从而突破音乐的这种固有局限。教学实践证明,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不但可以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具体的理解音乐的本质。因此,实施多学科融合的音乐教学模式,可以说是当今乃至今后,音乐教学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以下,笔者将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来证明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实施多学科融合是非常可行的。
在讲授琵琶小协奏曲《琵琶行》时,可以结合长诗《琵琶行》进行教学。上课前我便先布置学生找到唐诗《琵琶行》进行学习。而我从白居易的创造灵感出发,制作出了有关《琵琶行》的投影片。等到正式上课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们在容情入境的意境中,了解乐曲欲以表现的内容。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耳、眼并用,不仅充分调动了感官系统,也加强了对音乐作品描述意境的印象。在为学生教授音乐《十面埋伏》时,我充分利用了项羽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样一来,项羽在战斗中面临失败的焦虑和缠绵的儿女情长的场面就由“虚”转“实”,更有利于学生深入意境。
在欣赏法国著名印象派作曲家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的《牧神午后》时,我把法国印象画家克劳德莫奈的《印象日出》融入到教学中去,通过欣赏剖析乐曲与美术作品,让学生了解印象派音乐与绘画在表现手法上的异曲同工之处,利用美术作品所描绘的视觉画面,为学生们的听觉感官提供一个载体,以便于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印象派音乐的朦胧、飘忽、模糊。
除了以上“诗情画意”相结合的教学手法,我还会在具体的教学中加入更多的“包袱”,如,在欣赏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结合民间传说,讲述该作品包含对封建礼教的控诉以及反抗的思想感情;讲授乐理知识的时候,结合物理学,通过频率、振幅、力学等物理知识研究音乐的特性;讲授节奏、旋律时,结合体育学科,通过体操与音乐相关的特性来了解节奏。以上做法,不仅让我的课堂教学丰富有趣,更使 “学生能够创造出自己的音乐作品并且能够演奏他人的音乐作品;能够了解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能够指出音乐作品中的美学品质和特征;能够清楚地表达对所学音乐作品质量和价值的体会。”⑩ 总之,有百利而无一害。(作者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
参考文献:
①李璞,杨德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体系研究》,《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②张岚:《试论音乐欣赏教学的误区与对策》,《新校园》理论版2011年第2期。
③刘承华:《以文化激活音乐——音乐教育中审美阐释的新局面》,《人民音乐》1999年第11期。
④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4页。
⑤汪霞:《后现代课程研究的特点及对我国课程改革的意义》,《教育评论》2002年第6期。
⑥匡惠:《欧洲历史与文化人类学背景下的现代音乐教育》,《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⑦罗小平:《音乐价值三议》,《中国音乐学》1997年第2期。
⑧[美]艾伯利斯等著,刘沛译:《音乐教育的理论基础》,新疆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2页。
⑨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版,第59页。
⑩潘杰夫:《以多学科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全面综合性的音乐学习和音乐教育》,《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8年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