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者给出的希望

2013-04-29 00:44:03刘聪
E药经理人 2013年9期
关键词:药价医药企业招标

刘聪

在能够与政策决策者或者决策者的直接谏言者面对面接触的企业家年会上,600多位来自产业一线的企业经营者希望能够听到、判断未来的政策走势。

政策正在朝着更好的方向改良。

近日《E药经理人》杂志承办的2013中国医药企业家年会上透露出的一丝正能量,不知能否对正处于风雨飘摇、一片肃杀之气的医药行业是否带来些许希望和力量?

一直以来,这个颇受政策左右的行业在疾风骤雨的新医改大潮面前动荡不止,医药企业的角色犹如俎上鱼肉一般,时刻提心吊胆头顶的政策大刀挥动、落下。

所幸,决策层并非无视问题,埋头制定政策,他们也在反思过去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试图通过改革来达到完善政策的目的。

这样的希望主要从行业普遍关注度较大的基本药物、招标和药价为主题的演讲环节中透露出来。

为招标政策制定者直接建言献策的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药物政策室研究员傅鸿鹏在8月24日晚上的产业时政沙龙环节中,对此前的招标工作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其中,他对争议较多、颇具代表性的基本药物招标工作进行了回顾与梳理。

对于过去存在的问题傅鸿鹏也毫不隐晦,在对基本药物前期工作做出了“有成绩也有问题”的总体评价后,对存在的明显问题做了主要分析,“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中标药品质量不高;第二是低价药品出现短缺短供问题,小企业中标的多,有些企业低于成本投标,中标后不再供货了,供应商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第三是独家品种价格不明显,前段时间北京发布了最后一批基本药物的招标结果,比起其他药品,独家品种降价幅度非常小,仅为8%。”

就政策本身出现的问题而言,傅鸿鹏将其归结为三大类。第一种是在现有国情下,现在没做好、以后也没有办法做好的,比如招采合一;第二种是现在做得不很好,但是通过政府努力还是可以改进的,比如带量采购和付款时限问题;第三种是前期实施中发现出现了问题,现在看来没有必要坚持的原则,最典型的就是单一货源承诺,尤其是对独家品种来说,未能降低价格,反而增加了供应中的问题。

结合前期基本药物招标中出现的问题和理论分析,对于未来的招标工作,傅鸿鹏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要原则是保证质量,在这一前提下,尽可能做到低价采购。具体方法是,选择大约5家优质企业进行集中竞价,既能将优质企业纳入招标中,又能够实现充分竞争。第二,不管怎样拼价格,都要保证供应。方法之一是取消单一货源承诺制,让多家企业中标,从而保证不会因为一家企业无法供应而断货。

在傅鸿鹏看来,要完成招标工作,正确的工作方法非常重要。

所以在下一轮,傅鸿鹏建议地方按照80、20的原则优先采购高价药品、高费用的药品,以及前期采购不理想的。而对于价格较稳定的可以设立低价目录,采取挂网采购的形式,或者或者价格稳定的药品直接设定价格,限定企业的资质,达到标准即可进入。对不同的药品进行分类采购。

如果说招标政策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市场,那么药价政策则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对于药价政策,发改委价格司医药价格处处长宋大才也对之前的价格政策进行了反思回顾,并对下一步药价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

的确,行业政策对医药企业的影响不言而喻,但是企业在主动适应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同时,更根本的内在驱动力应该是增强产品竞争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作为大会的第一个演讲嘉宾历时一小时四十分钟,详细阐述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潜力以及全球新药研发趋势,他指出,对于中国目前已经跻身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到2020年有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医药企业尤其需认清自己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明确自己的战略定位。

猜你喜欢
药价医药企业招标
集采药价“痩身” 护航患者“钱袋子”
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集中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药价谈判敲定第一单
中国卫生(2016年12期)2016-11-23 01:09:58
医药企业营销策略优化研究——以正大天晴为例
中国市场(2016年44期)2016-05-17 05:14:36
统计分析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
工程招标采购中的投诉预防与处理
药价机制:重建≠放开
中国卫生(2015年2期)2015-11-12 13:14:00
医药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
商业会计(2015年15期)2015-09-21 08:26:50
欧盟国家的药价是如何形成的?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