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与回归

2013-04-29 08:45:25郑云心
商·财会 2013年9期
关键词:迷失精神生态百年孤独

郑云心

摘要:《百年孤独》自出版以来,各国读者对它的研究热情持续高涨,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对它的解读中,但对其的挖掘还远远不会画上句号。本文试图从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视角对《百年孤独》进行解读,阐释作者用一种魔幻的手法来展现残酷的社会现实,实则是向读者表明,人类迷失自我感到孤独的真正原因,同时向读者揭示在当今人类面临巨大的自然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之时,应该进行救赎,让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都回归平衡。

关键词:《百年孤独》;精神生态;迷失;回归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名作《百年孤独》自出版以来,可以说在世界文坛掀起了一股世纪狂潮,它被纽约时报评为“《创世记》之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这是一部能与《圣经》经典相提并论的作品,可见其在文坛上的地位和价值之高。本书通过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经历,描绘了加勒比海沿岸某国小城马孔多从荒漠的沼泽地上兴起到最后被一阵龙卷风卷走以至完全消亡的一百年的历史演变。作者把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勾画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想象中的瑰丽世界,同时也反映了拉丁美洲大陆的生活和斗争。

孤独,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贯穿《百年孤独》的精神内涵。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许多的读者对《百年孤独》中的孤独感进行了解读。然而,这些对孤独感成因的探索都只是表面的,不论是梦想不被理解的孤独,还是爱情无法圆满的孤独,亦或是战争所造成的孤独,归根结底都反映出人类精神的迷失,孤独的深层内涵实则是人类精神生态的失衡。

一、 精神生态的内涵

当今世界,人们言必曰“生态”,如“网络生态”、“政治生态”、“影视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等等,“生态”一词在各个领域可谓炙手可热。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一种受益都必须付出代价。恩格斯很早就提醒过我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①从卡森的《寂静的春天》问世,到洛夫洛克“盖娅假说”的提出,“自然”在西方的人文世界中渐渐恢复其崇高的地位。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和人类的精神生态问题已经在全世界引起了文艺批评家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一些作家开始以文学批评的形式来表现人类社会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危机,在此基础上诞生了生态批评。这种生态思潮的人文转向和生态批评的日益兴盛,绝不是杞人忧天式的空穴来风,也不是某些环保团体的鼓吹怂恿,更不是专家学者的凭空臆想,而是由愈演愈烈的生态灾难和生存危机逼迫出来的。

那么精神生态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鲁枢元认为,精神生态即“精神圈”。②其实就是由人类精神状态构成的一个系统,在地球生态这个整体的系统中,“精神圈”可以看做整个生态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包含了人类的思维、道德、人性、良知等意识。自然生态环境因人类的狂妄干预而遭到破坏,而人类的精神生态也是一样,任何一点偏失或干预都会引起失衡。科学技术在充分满足人们物质欲望的同时削弱了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自主性,西方理性主义极度张扬,使得现代社会在快速发展中失去平衡,从而酿下了严重的人性危机、道德危机,包括社会的价值危机和信仰危机等等,地球上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正在不知不觉地向着人类的心灵世界和精神世界迅速蔓延。

二、《百年孤独》中的精神失衡

马孔多是以马尔克斯的故乡小镇阿拉卡塔卡为原型创造的。这样一个“世外桃源”式的小镇是作者心中的“伊甸园”,但是伴随着历史的进程,马孔多出现了无法掩盖的矛盾冲突,并且导致了混乱的局面。孤独,正是人性迷失、精神生态失衡的体现。

(一)外来文明的冲击

马孔多是一个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小镇。19世纪后期,当世界步入工业化时代,它还处于原始状态,“许多东西尚未命名,提起它们时还须用手指指点点”,淳朴的村民在愚昧、落后和与世隔绝中繁衍生息。但是流浪的吉普赛人的到来以及他们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稀奇玩意儿,让马孔多人知道了外面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也让马孔多人接触到外界文明。由于马孔多的孤独和落后,他们以自已独特的方式接受着现代文明。梅尔基亚德斯的磁石曾使马孔多人大为震惊,被誉为“神铁”。放大镜在阳光照射下制造出热和火也被认为是“神奇的体现”。吉普赛人带来的冰块更使马孔多人屏息而视。还有梅尔基亚德斯的假牙和后来出现的火车、电话、电影等无不使马孔多人感到“惊讶”、“害怕”、“恐惧”和“不可思议”。譬如电影,马孔多人看后就非常气愤。因为“一个人物在一部片子中死了,还被葬入土中,大家为他的不幸而伤心落泪,可是在另一部片子中,这同一个人却又死而复生,而且还变成了阿拉伯人。那些花了两分钱来与剧中人物分担生离死别之苦的观众,再也无法忍受这种闻所未闻的嘲弄,他们把座椅都给砸了……”。这些描述言简意赅,不但含蓄地刻画了小镇的落后面貌,更生动地展现出面对外来文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承受了怎样的时代风暴的侵袭,与此同时小镇人民的心灵也受到了巨大冲击。

(二)人性的迷失

外来文明在扰乱马孔多宁静、质朴、原始、停滞生活的同时,也使马孔多渐渐丧失了独立性。无休止的内战,数不清的政变,使马孔多陷入长期的动乱之中,它依旧贫困、封闭,但人们的行为却开始出现极大的偏差,丧失了理性,蒙昧了良知。就是这种人性的迷失最终制造了小镇的愚昧、疯狂、混乱,以至于走向衰败和消亡。代表外来文明的美国香蕉公司,它的建立曾给小镇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使布恩迪亚家族的生活方式略显文明,如弹钢琴、打电话、看电影等,但同时也带来了种种罪恶。“专横傲慢的外国人代替了地方官吏,享受着高等人士的特权”,手执大砍刀的雇用刽子手取代了以前的警察,他们肆意砍掉一名无辜小孩的头。此外,殖民者的掠夺、屠杀使马孔多陷入了痛苦的深渊。面对外来文明的冲击,这里的人们不仅失去了自己的“根”,而且人的本性遭到严重的扭曲,社会风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探索外界,和文明接触的第一位勇士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从前,何塞 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是个年轻的族长,他指挥播种,指导畜牧,奉劝育子。为了家族的兴旺,他跟大家同心协力,还参加集体劳动。”在异域文明的蛊惑下,“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的社会创造精神不久就烟消云散了,他被磁铁、天文计算、炼金梦以及向认识世界奇迹的渴望迷住了心窍。”他的执着追求未能得到村民包括自己妻子乌苏拉的理解。村民对这一切不是欢迎和接受,而是大惊小怪,冷嘲热讽。最后马孔多“这座镜子之城——或蜃景之城——将在奥雷里亚诺巴比伦全部译出羊皮卷之时被飓风抹去,从世人记忆中根除,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一切都在这里也该在这里结束。

三、孤独之殇与回归救赎

马尔克斯曾经在诺贝尔奖致辞里谈到“孤独”这一主题,这种孤独并非仅仅是个体的心灵所感受到的孤独,而是在西方的视野之下所感受到的孤独。孤独闭塞的马孔多,有着高度原始文明的神秘小镇,随着极富隐喻性的“吉普赛人”的到来,从而改变了乌托邦式的平静生活,变得异常混乱。

在《百年孤独》的结尾,布恩蒂亚家族第六代成员奥雷里亚诺“再次跳读去寻索自己死亡的日期和情形,但没等看到最后一行便已明白自己不会再走出这房间,因为可以预料这座镜子之城——或蜃景之城——将在奥雷里亚诺巴比伦全部译出羊皮卷之时被飓风抹去,从世人记忆中根除,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加西亚马尔克斯用一种魔幻的手法来叙写残酷的社会现实,实则亦是向读者表明人类迷失自我感到孤独的真正原因,同时向读者揭示在当今人类面临巨大的自然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之时,应该进行救赎,让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都回归平衡。

结 语:马尔克斯以虚构的小镇为背景,以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坎坷经历为线索,对一个古老的家族进行了一番精神层面的审视。人们通过这种审视,从人类心灵最隐秘的深处,挖掘出一种群体意识,一种久远的民族情结——孤独。

这种孤独就像一道无法破解的魔咒,一种无法摆脱的宿命,它牢牢地束缚在这个家族每个人的灵魂深处。之所以孤独,就是因为他们都处在封闭愚昧与外来文明撞击出的精神断层中,每个人都固守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视他人若无物。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互不了解,他们彼此冷漠、疏远,在心与心之间筑起一道无形的墙,他们把喜怒哀乐都埋藏在自己的心中,不分享快乐,也不分担痛苦,没有合作的精神和集体的力量,缺乏凝聚力,在这种精神的断层中,迷失了人性。要想结束这种孤独,就必须对这种精神生态的失衡进行救赎,让人性回归。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的那样:“无论洪水、瘟疫、饥荒、灾难,还是连绵不绝、永不停息的战火,都无法战胜生的顽强,生命对死亡的优势。反转这个趋势,再乌托邦一次,还为时不晚。那将是一种全新的、颠覆性的生活方式:不会连如何死,都掌握在别人手里,爱真的存在,幸福真的可能,那些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也终于永远地享有了在大地上重生的机会。”③(作者单位: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

注释:

①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19页

②鲁枢元:《文学艺术与生态学时代——兼谈“地球精神圈”》,《学术月刊》1996年05期

③加西亚马尔克斯:《我不是来演讲的》第26—27页

参考文献:

[1]加西亚马尔克斯著,范晔译:《百年孤独》,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1.6

[2]加西亚马尔克斯著,李静译:《我不是来演讲的》,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2.1

[3]达索萨尔迪瓦尔著,卞双成、胡真才译:《回归本源——加西亚马尔克斯传》,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2001.1

[4]鲁枢元著:《心中的旷野——关于生态与精神的散记》,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6

[5]王诺著:《生态批评与生态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

猜你喜欢
迷失精神生态百年孤独
基于高中生视角解读《百年孤独》
The analysis of Toni Morrison’s The Bluest Eye from the Feminist Thought
青春岁月(2016年22期)2016-12-23 19:05:38
科马克?麦卡锡西部小说的生态批评解读
台湾新一代流浪文学代表作品《伤心咖啡店之歌》人物性格命运的追寻
百年孤独中梦想与现实的反差
谁的青春不“迷失”
戍边老兵魏德友:在无人区坚守“百年孤独”
两个人的“百年孤独”
读者(2016年18期)2016-08-23 21:26:01
从生态主义角度解读安·贝蒂的《一辆老式雷鸟》
出版广角(2016年8期)2016-08-11 22:04:30
民粹泛滥映射美国的“迷失”
环球时报(2016-05-05)2016-05-05 09: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