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设置有效的语文课堂拓展环节

2013-04-29 00:44:03秦峰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3年6期
关键词:文体环节生活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环节早已被广大语文教师所关注并普遍运用,拓展成了连接语文和生活、能力训练之间的纽带,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对拓展的有效性应当如何理性思辨,谈点自己的看法。

语文的课堂教学拓展要做到“天人合一”,这里的“合”应该包括:应该契合教材的主题,并设置生动的形式,成为一个鲜活的教学环节;有效的拓展创设应该跟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合;有效的拓展创设应该与教师的教学风格相合。因此,在设计拓展之前首先要把握好本篇课文的意图,再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拓展,然后才能对拓展的呈现时机、形式和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并不是说所有的课文都要拓展,无拓展不能上课。就具体细节说来,拓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拓展既要注意文章主题的观照,又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

通过大量的教学观察发现,很多教学设计的拓展往往只注意对文章主题的深度挖掘,或者是仅仅注意学生能力的再次锤炼,很多时候没有注意根据文章的文体特点对二者进行有效结合。

比如一次活动中,同时上三节课,一节是课外读本上的《磁葫芦》,讲的是发生在一位乡村教师身上的师生之爱的故事,教师设计的拓展环节是出示了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支教教师胡忠谢晓君夫妇的照片,教师简介了这对教师夫妇的感人事迹,但是说实话,从内容上讲都能体现教师精神的崇高,但是感觉也仅仅是主题的切合,而没有能相对应的设计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环节。

还有一节上的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师在拓展环节要求学生“运用本文所学习的说明文知识,用一段话简单介绍一种你所熟悉的游戏的玩法”。应该说教师的设计注意到了文体的特点,训练了学生运用说明文相关知识的能力,但是给人的感觉和文章的学习内容有较大的跳跃性,如果改成“说明一种植物的特征”可能效果要好点。

还有一节上的是议论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师的设计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同样一位有着纯正追求的人,大家看过上海电视台的达人秀吗?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刘伟。(投影出示人物的事迹)然后要求,我们能不能也针对刘伟的事迹,为他写一段颁奖词或者用自己的话为他写一段评价性的话。在学生小组合作展示回答之后,教师出示央视的颁奖词和推荐人的推荐意见,让学生对照。应该说这个拓展环节既很好的贴近所学习的文章的主题,又鲜明的体现了议论文的根据事实讲道理的议论方法的训练,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议论能力。

阅读教学要有文体意识,这一点很重要。阅读思维换言之即“文体思维”,不同文体的阅读,应用不同的思维去阅读。同样,我们教师设计的拓展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这在当前出现的学生作文中淡化文体意识的不好的倾向下是有实际意义的。

二.拓展既要关注生活,又要突出语文味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课程不仅要考虑语文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所以,我们在进行语文拓展训练时,应该贴近生活。一方面可以迁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所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体现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语文拓展要注意生活化,但决不是说语文等同于生活,在现实生活的层面重复操作。《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防止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语文高于生活,学习语文不仅仅是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学习语文本身的需要,语文不只是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对生活的再加工。因而,我们的拓展训练也应注重设计凸显语文味。当前强调“语文味”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拓展中,语文味可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提出语文问题和基于语文知识。可以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来获得。语文两个字,“语”是口头表达,“文”是书面表达,语文课最重要的就是训练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语文味也要通过这两个方面的训练去实现。

“生活化”和“语文味”也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更不是好坏简单之别。而只是语文拓展的两个属性而已,可以同时具备。例如:教师在教学《我的母亲》时,回顾文中截取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表现了母亲的性格特点及母子之间的深沉情感。要求学生运用“截取法”、“叙议结合”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截取一个自己母亲的典型片段,谈谈自己对母亲为人处世和教子方法的理解。这个设计一方面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加深文本理解,一方面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还如,在教学《论美》时,教师设计:培根认为美德最美。确实,一个人无论容貌如何,当有了美德,他身上就会散发出美丽的光芒。同学们,纵观古今中外,你们知道有哪一些名人因为他们的精神和美德而流芳百世吗?……名人们因为美德更为后人所敬仰,可是美德并不只是名人们的专利,我们平凡的人有没有德行之美呢?有人说“美在于发现”,同学们,你发现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一些美呢? 让学生各抒己见,既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提高其审美能力。

三.拓展既要倡导内容综合性,还要适度兼顾形式多样性

语文拓展的设计目标是为了学习语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具体的拓展内容来看,内容和形式都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说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包罗万象,都可以成为语文拓展的内容,为语文教学所用。拓展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对教学内容作深入的分析,认清其语文本质,同时又切实把握其教学要求。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给我的孩子们》时,为了切合对主题的把握,设计了听读丰子恺另一个文章《送阿宝出黄金时代》的片段的训练,还设计了写话环节:我们都盼望长大,可是世俗的力量过于强大,远离了童年的纯真,多了世俗所谓的成熟。当今社会,是留住那份纯真更幸福,还是学会圆滑世故更适应?成长一定要付出失去纯真的代价吗?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和憧憬。

语文教学情境的内容是具有综合性的,呈现的形式更是多样化的。从教材静态的呈现到课堂动态的生成,经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学就会显得鲜活起来。具体就表现形式而言,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常,丰富多彩、色彩艳丽的情景,尤其是多媒体的动态演示,总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但使学生在情景引入中很快就能够抓住其中的语文本质问题,却是要用心设计才能够达到的。所以一堂课的开始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固然非常重要,但是由外在活动引发的兴趣,教师应引导学生内化为对语文内涵的欣赏和追求,这是语文学习的内在动力。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微博中曾经郑重建议全国语文教师少用或不用PPT、录音录像以及各种道具,只用嘴和粉笔黑板,让语文教学回归语和文。现在很多语文展示课大多是作秀、表演,很花哨,不着边际。笔者对此有同感,听过一位教师教学《明天不封阳台》,教师在拓展的时候设计:(多媒体出示)春暖花开、草长莺飞、嬉戏玩耍。要求根据这几个提示词,发挥想象,进行生动的描写。然后多媒体播放音乐《春野》,让学生在音乐中练写,一方面和课文内容联系不大,另外一方面动辄播放音乐,也不切合情境。

其实,多样的表现形式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就看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拓展,是否能促进语文思考,是否能激发学习兴趣,以至于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良好的拓展利于知识和技能的形成,也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当然,对于拓展不能苛求,不能在每一篇文章的教学中都要强求设计专门的拓展环节,其实最好的方法是在教学的过程随着生成而自然的产生。创设语文拓展环节的时候既要讲究艺术又要讲究科学,让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拓展的有效性。我们应该注重双基学习的效率,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全面的发展,理性思考创设语文拓展的价值取向,形成切实有效的实践策略,才能让语文拓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秦峰,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赣榆。责任编校:左晓光

猜你喜欢
文体环节生活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2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学生天地(2019年36期)2019-08-25 08:59:44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
无厘头生活
37°女人(2016年5期)2016-05-06 19:44:06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学习月刊(2015年10期)2015-07-09 03: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