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新课程逐步深入实施的过程中,“教学课时紧张”已经成为困扰很多教师和学校的一大难题。有机会经常到下边的高中听课,老师抱怨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授课内容过多和课时相对不足。在老师们看来,一个学期要上苏教版教材两册40多篇课文,而每周的课时根据省里的课程方案要求只能是3-4节课,每篇课文如果安排两个课时,仅仅讲授课文就需要80多课时,更何况还要除去期中、期末的考试(有的学校还要举行每月一次的考试,有的甚至还有单元测试),再除去法定的节假日,有的还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迎考复习呢?领导反映有的语文教师要求学校增加课时,有的教师开始把课堂时间向课外延伸,出现少数老师利用自修课时间加班加点补课的现象……
作为一线的教师,对新教材的容量和课时安排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困惑。我想教师感觉课时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与我们的老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有偏差有关。由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多样性和特殊性,高中教学需要承担的任务几乎无所不包,无限的教学任务和有限的教学课时自然会形成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老师总希望课堂上能以一当十,于是在教学时就会出现包办代替,一讲到底或者延长课时的做法。有些老师为了追求由教学的“厚重”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一篇短小的文章硬是多角度解读一两节课,长一点的文章如《祝福》,即便讲个把星期还不够,他们总希望能讲全讲深讲透。这样一来,课堂教学从表面上看是“丰富”“高效”了,但学生却常常听得稀里糊涂,无多大的收获,这样的课堂实际上是低效的,有时甚至是无效的。
可以这么说,时至今日,新课程改革已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以前所未曾有过的多种语文课堂情态展示在我们的面前,简直让我们有目不暇接之感,什么情智语文课堂、智慧语文课堂、民主语文课堂、诗意语文课堂、青春语文课堂……语文教学课堂就如盛装的少女,纷纷闪亮登场。形式的生动固然是好的,也是语文教学所需要的。但是有些课堂是变了味的,里面一些浮夸、表面、眩目的元素,影响了课堂应有的真实。在课堂中,我们很多老师往往过于强调某一种教学理念,以致于使语文课堂出现了种种不平衡的现象。有的课成了一味的脱离文本,漫无边际的“对话场”,有的成了纷繁杂乱的“资料展示厅”,有的出现了学习方式与教学行为的繁琐和无度。不是教材本身篇目多,才造成教学课时紧张的,是教师自己有意无意地将课堂教学变得很繁杂的。在新课改背景下,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了什么新的精神,它的本色应该是不变的。语文教学要实现由繁到简,回归本色,这才是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应走的正道。
当然,由繁到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到底该如何操作、如何实施?下面试结合自己的所见、所思,粗略地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简明扼要
众所周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及其最终归宿,它决定着教学行为,正如课程专家崔允漷教授所说的:“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或者说,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它的确定需要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社会需求等因素。如果在确立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出了问题,则必将使教学活动出现偏差或失误。
目前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表述上存在着这样三种倾向。一种是表述模糊。例如“鉴赏本诗的艺术特色”、“疏通大意,把握全文的行文脉络”、“培养和提高想象能力”之类,从所用之词来看,相对是比较含糊不清的,这样的目标自然就很难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指导作用,也无法为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提供合理的参照。一种是追求模式。主要表现是对教学目标的陈述有固定的模式化倾向。不管是哪个年级,从第一篇到最后一篇课文,教学目标所描述的内容都是流于程式、大同小异的,如“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内容”、“体味文章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结构安排”、“感悟丰富的思想内涵”、“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年级特点和课文特点不明显。还有一种是最常见的,我把它称作是割裂三维。“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原本是一个目标的三个维度,它们本应该是相互融合,构成一个整体的,可是有些教师却硬要把它们割裂成三个目标,造成教学目标人为的复杂化。有鉴于此,确定一个简明扼要的教学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何设定一个简明扼要的教学目标呢?从宏观上说,我觉得还是要根据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学科特点,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相互融合的要求,对语文教学进行整体的立意;精心解读文本,探明最接近课文作者写作本意的真实的写作意图以及课文所独有的表现方法;弄清学生学习该篇课文的真实需要;明确教学的功用,采取比较适宜的课型、教法和教学策略。唯有如此,语文教学才会具有非常明确的价值取向和清晰的能力训练层次,进而进入一个相对和谐圆满的境界。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抓重点,无论是课文目标还是课时目标都不要追求大而全,要简单实在,要根据单元、课文的要求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目标精简了,教师在课堂上的高谈阔论就少了,节约了学生的时间,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韩军老师上《我与地坛》的目标“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程红兵上《雨霖铃》的目标“通过学习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作品,使学生对宋词有进一步的了解”“在诵读、赏析的同时,把握诗作的景与情,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并体会婉约派词的风格特色”都是简明扼要又抓住文本实质和符合学生需求的。
二.教学内容简约有度
各地现行的语文教材大多为选文型的课文,教材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可讲可学的知识相当多,这才会给很多语文老师有本文开始所说的课时紧张之感。“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取见诸于课文的语言文字及其承载的人文内涵,还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会怎样独立读书,获得综合能力的发展,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设计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正确地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点,挖掘蕴含在教材深处的人文内涵,精心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将学生带进文本之中。
当下的语文教学在处理教材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问题有两个。一是繁难琐碎。奉语文教材如圣经,从背景到作者,从内容到写法,面面俱到,什么都讲,一篇短短的课文,老师可以不顾学生的实际,借助课外没有必要性的各种资料加以补充拓展上好几个课时,有些内容学生觉得难度很大,根本学习不了。课堂这么宝贵的时间不指导学生读书,却在课文里干巴巴地分析来分析去,学生怎么会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是典型的教材本位,违背了个性化的教学要求,近些年来在语文教育界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二是随性而动。弃教材如敝屣,自立门户,别出心裁,以极大的心力物力去追求个性化教学,是典型的个人本位,貌似很前卫,但是由于语文涉及面之广,凭借自己一人之力难免缺乏系统,科学性更是难以保证,很容易造成教学活动的游离,于是,教学内容泛化、随意化,花样繁多的所谓教学设计就随之而生。
王荣生说,“不知道教什么”,这是语文老师在备课时的最大困惑;“不知道教了什么”,这是语文老师上完课后的普遍感受。所以要解决语文教学低效问题的前提就是我们的语文课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的问题。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出现了问题,那么即便教师的教学再精致、再精彩,课堂的气氛再热烈、再活跃,价值都是极为有限的。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把主要的精力花在面对课文认真思考“教什么”的问题上。
如何实现教学内容简约有度?我觉得小角度深切入是一种很好的教材处理方法,因为只有角度小才能挖掘深,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学会对教学内容的取舍。那种对每篇课文都贪多求全、面面俱到地讲,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了无乐趣,身心疲惫,收获不大,学过之后学生也会很快忘记的。成功的老师所上过的课应该给听课者留下念想,也要真正让学生从中学点有用的东西,有的课不仅仅让听课者回忆终生,也会让听课者享用终生。
至今仍记忆犹新的是2003年我在杭州参加浙江省阅读教学大赛活动听到的张悦老师上的《长亭送别》,这节课当时获得了全省第一名,一直被浙江省教研员、特级教师胡勤老师高度评价为“文学作品体验教学的经典课”。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有效选择,这堂课以“泪光盈盈处的离愁别恨——走进崔莺莺的情感世界”为小课题,以课堂探究式的学习为主要策略,以崔莺莺的眼泪为突破口,以写泪的手法为桥梁,让学生感受、品读、演读崔莺莺的眼泪,走进她那复杂的情感世界,并以此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古典戏曲的范式,引导、启发他们对“泪”作进一步的课外延伸探究,也可以转换探究角度,另辟蹊径解读《长亭送别》,完成对文学作品有意义、有创新的建构,实现文本的价值,在精神漫游的过程中体味阅读的快乐。而诸如戏剧知识、写作方法、主题思想、深刻内涵之类常见的教学内容她都避开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她选取了[端正好][朝天子][耍孩儿]三个曲牌中有关眼泪的描写,对[端正好]的品读采用想象画境的方式,围绕“意象——意境——心境”展开,着力品味莺莺的眼泪,直奔研究的主题,可以说是以品味画意来解读诗意;对[朝天子]则改为美读的方式来体味莺莺带泪的怨恨、愤恨;对[耍孩儿]则采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情境,了解流泪时莺莺的心态,体会人物在最后分别之际各种复杂的情感。
应该说这节课选点很小,挖掘很深,确实做到了简约有度,它给我们语文老师的启发意义是很大的。比如上《林黛玉进贾府》,我们可以通过对文中人物眼睛的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眉如墨画,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这三处描写对刻画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性格的作用;也可以通过文中对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人不同的笑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这样有效选择教学内容来上这篇课文,肯定比从背景到作者、从内容到写法面面俱到什么都讲更能在学生心中留下很深的印象。此外,这样的安排对于作文教学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它让学生懂得要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还可以通过描写眼睛和笑来实现。
三.教学环节简洁流畅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须优化课堂教学,而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是关键。
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结构复杂,程序繁杂。从学习心理来看,任何过于复杂的学习活动都会令学生生厌。我们的语文学习要想成为一件让学生感到轻松简单又快活的事情,就必须让学习的过程简化、顺畅,这样做才是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规律的。教师没有必要在一堂课里设计那么多的学习环节,设置那么多的问题障碍和陷阱让学生往里钻,没有必要把我们的课堂搞得那么复杂、那么玄妙、那么深奥,如果坚持这么做,只能使学生因学习语文而感到恐惧,渐渐丧失自己本应具有的探究精神。
有位教师教学《<物种起源>绪论》,设计了导课、解题(介绍绪论知识、介绍达尔文和进化论)、整体阅读(概括全文每一个段落的大意,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编拟结构提纲)、精读课文(每段内容具体分析、关键词句的分析、介绍长句的知识以及长句的分析方法)、课堂小结、课内训练等步骤,幻灯片上还投影了20多个要讨论的问题,由于问题提得过于烦琐、零碎,湮没了主问题,把语文课上成了“满堂问”的课。一篇本不是很复杂的课文,经教师这么一折腾,反倒变得更加复杂起来了。这么折腾的结果是,把课内有限的教学时间给浪费了,冲淡了语文教学内容的核心——语言的学习和感悟,听课的老师和学生都觉得这样的课很乏味。
那么,该如何给语文课堂“减减肥”、“瘦瘦身”,以实现教学环节的简洁流畅呢?我觉得教师必须学会对文本删繁就简,从整体上进行架构,以文中的情感或情节或人物或结构为主线,抓住比较重要的一两个点进行板块式的教学。这样做的优点就在于可以避免面面俱到的分析,避免繁杂琐碎的提问,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
笔者曾经在省内多个学校上过一节文学欣赏课《西湖七月半》,这节课我只设计了这么几个问题:1.结合课文,找出文中写了哪几类人,每类人有什么特点,分析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的特点,穷形尽状,生动传神地刻画这些人的;2.课文写了哪几种场景?每种场景具有什么特点?3.你觉得本文表现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情趣或情调?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围绕五类人物(假冒风雅的官僚、无意风雅的豪门、故作风雅的游客、不懂风雅的市井、真正风雅的雅士)、两种场景(俗人玷污、一无可看的嘈杂喧闹的场景和雅人世界、处处是诗的清新幽雅的场景,抓住“雅”与“俗”两个字对比分析,最后总结归纳文章所表达的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或孤高自赏的生活情调。正是因为这堂课,还引得省城好几所一流高中要我调到他们的学校去。
四.教学方法简便实用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一堂课要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是要受制于很多因素的,比如课文类型、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因素。
目前在语文课堂上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少,很多老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时或无视教学内容或无视教学需要。
比如不管上什么内容的课,不管是否需要,都要使用多媒体,明明学生手里都有课本,却偏要把课文逐字逐句地投映到屏幕上;明明自己朗读得很好,却偏要让录音机代劳;即便是很简单的可以板书的几个字,也要打在屏幕上。为什么不让学生读自己手头上的课本呢?为什么不可以由老师自己来范读呢?为什么老师一个粉笔字都不写呢?难道一堂课缺乏多媒体的点缀,就不能显示教学的新意?有的老师在课堂上不去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一堂课不断地点击鼠标,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演示流程来取代学生的思维发展轨迹,学生坐在台下仰着脖子做观众的角色,一节课都始终盯着大屏幕,把语文课上成了录像播放课。这样的课还能叫语文课吗?更有甚者,一些观摩课和评优课,几乎成了各校电教实力的大比拼。教师不能沦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多媒体技术只有做到与学科教学的完美整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学的“辅助作用”。
比如有的老师热衷于课堂上让学生表演,不顾学生的年龄特点,不顾课文的类型,什么课都想让学生表演,过度关注课堂上学生活动的热烈程度,忽视活动本身的内容和价值,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致于把语文课上成了热闹的历史课、政治课、戏剧课这一类过分夸大“人文性”的课。笔者曾经陪市里的教研员到某个高中听课调研,有位老师置高三复习课时有限于不顾,竟然在上《齐人有一妻一妾》这篇课文的时候叫学生起来分角色表演,让我们几个听课的老师颇感惊讶。
再如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将合作学习与四人小组讨论等同起来,动不动就让前后四人组成一个小组讨论问题,可是学生还没有说上两句,又立刻叫停开始“分享讨论成果”了。这种缺乏真正自主、探究的所谓合作学习又有什么实效呢?一堂课,看起来热热闹闹,却看不到扎实有效的训练,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学生又能得到什么呢?
语文课堂一定要消除这些只注重形式而对文本的解读却浮光掠影、蜻蜓点水的东西,一定要根据需要选择简便实用的教学方法。我曾经在浙江东阳横店听韩军老师上《大堰河我的保姆》,这节课没有用多媒体,也没有让学生起来表演,从方法上看主要是采用朗读的方法实施教学,有教师读,还有学生读。他没有在课内给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大堰河形象塑造的方法、形象特点及其意义(常规教学往往把这些内容当作重点、难点来讲),而是通过教师读、学生读,在不断的情感把握与情感交流中,学生理解了诗人,理解了大堰河的苦难,理解了大堰河的伟大与高贵,理解了诗人情感之真挚。一节课在诗歌的朗诵中开始,又在诗歌的朗诵中结束,整个课堂充满了琅琅的读书声。有词语的推敲争论,目的还是为了读,为了明确怎样读,读出一种什么样的效果。读,成了课堂的主要活动内容。韩老师的这节诗歌教学课,把朗诵作为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固然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大胆开朗的性格,但我觉得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读来实现师生对诗歌情感的体验,实现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形成与发展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经大声疾呼:“语文的学习说法越多,花样越多,头绪也就会越复杂,结果只能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语文教学的简单就是以简驭繁,它所追求的应该是一种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语文老师要凭借简明扼要的教学目标,简约有度的教学内容,简洁流畅的教学环节,简便实用的教学方法,去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
大道至简,让我们的语文老师要化繁为简,返璞归真,在我们的课堂上去彰显语文教学应有的本色。
郑洪根,浙江省常山县教研室副主任兼高中语文教研员,语文高级教师。责任编校:王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