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之亮
摘要: 中等职业学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由于社会的负面认知与评价,“进口”与“出口”的恶性循环,再加上职业学校自身的管理体制、教学内容均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存在一定的差距。要解决好中等职业学校的出路问题,关键是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各个学校还是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今天,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培养必须向班级管理要质量。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初、中级专业人才的摇篮,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故而,要发展职业教育,关键在于学生的教育和培养。目前,各个学校还是以班级授课制作为基本的教学形式,因此,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思想的重要手段,班级建设的状况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影响着学生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发展的水平。
一、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的现状及突出问题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虽然属于教育部门,但它的改革方向和办学模式与国家、地方、部门的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再加上目前教育环境下的职业技术教育还没有完善的制度体系,新旧制度相互碰撞和挤压,传统普教思维、理念充斥着整个职业技术教育界等因素,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和困难。班级管理中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和突出。
(一)大环境的负面效应。
由于社会上轻视职业教育的思想仍然存在,再加上近几年高校的扩招及高中办学规模逐渐扩大,中职学校招生难、招收学生的素质也逐渐下降,所招收的学生,或意志品质差,或学习基础差,或行为习惯差,或存在一些社会恶习等等,问题学生的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是否得当有效,决定了班级管理的成与败。而教育问题学生,是绝大多数教师头痛的问题。
(二)“进口”与“出口”的恶性循环。
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不够紧密或缺乏行业的深入调研,造成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存在一定的差距,培养的学生与行业需求差距较大,导致“进口”与“出口”的恶性循环。毕业生走上社会不能立即适应、进入企业不能立即上岗、独自创业无处下手,社会整体认可度不高。这只能说明我们的管理和教育有问题。管理体制不完善、教学内容滞后、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的出路窄了必然会影响招生工作,造成招生难、难就业的恶性循环。
(三)传统思维和保守管理模式不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
由于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从教育目标来看,普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为核心,重视一般能力的教育,而把职业能力放在职后教育阶段;职业教育则强调职业能力教育。从教育过程来看,普通教育重视基础性、全面性和可发展性;职业教育则强调定向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然而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模式主要沿用普通高中的班级管理模式,从班级管理的目标、管理的方式、评价的机制等方面来看,都应寻求新的管理模式。
(四)教师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消极的工作态度制约班级管理的问题之一。
当前大多中职学校教师是从大学毕业后任教,没有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缺乏实践锻炼,同时,他们还在墨守着传统教育的理念,固守着自己的办公桌备课教学,仅重视理论教学,只能纸上谈兵,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但他们又因为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而工作消极。主要表现在上课应付,只教不管、不得罪学生等现象。再加上学校管理体制的不完善,片面追求眼前效应、应付各种现实问题等,教师的主要精力不在教学而在其他,各行其是,缺乏教育合力。
(五)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
由于社会大环境“文化垃圾”的污染、拜金主义的侵蚀、腐败现象的搅扰、理论与现实的错位、家庭教育与学校的不配合、学校传统的德育方式跟不上时代要求等的影响,“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尤其是基础差,家庭生活又比较困难,对学习已失去信心的学生,他们看到有一些人读完大学一样无法找到工作,对学习目的就不大明确,出现厌学情绪,若教学以理论为主,内容枯燥乏味,常会出现一些置班规校纪于不顾,随便逃学旷课等现象。
二、关于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探讨
唯物辨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矛盾的条件,内因是矛盾的关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笔者看来,必须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调动内因,要积极地创造条件,促成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培养必须向班级管理要质量。
(一) 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才观。
现代教育观念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教化育人的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才观,充分认识到人的智能结构、智力类型是不同的,也就决定了其成才的目标、途径不尽相同。多元化的时代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广泛的内涵,自然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建立综合的评价机制。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学生人人有才,肯定每个学生各有特点,告诉学生如何发挥自己的专长,实现自身的价值;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要“自信、自立、自强”。让学生从考试失败、家长责备、同学歧视的阴影中走出来,激发他们的成才欲望和斗志,使学生确立读职校“升学有希望,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发展有基础”的理念,人各有志,业各有成,条条道路通罗马。
(二) 建立整体的德育观念,形成教育合力。
班级管理目标的达成,仅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借助各个层面齐抓共管,从而使德育、学科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能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形成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教书育人和服务育人为一体的整体教育观念。同时,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保持教育一致,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还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千方百计促进学生自治自理。班级成立学生自管自治小组,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管理由看管型向自主型的转变。
(三) 优化教师队伍。
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是中职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学校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加强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对于创新和完善职教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优化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让更多的老师特别是文化基础课老师走入社会、走进行业,了解行业的需求,从而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
(四)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突出课程的实用性。改革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增加应用性知识,减少纯理论性内容的学习。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为适应教改的需要,撰写校本教材,如语文课,教学以应用文写作和语言表达为主。学生掌握如请假条、工作总结、调查分析报告等常用文体的格式,避免方言表述及错别字,另外加入普通话的教学和口语表达;数学教学结合专业内容,如函数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等等。专业理论课尽量不要讲得太深,以够用为度。在教学方法上,提倡改革创新,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小组讨论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讲课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先讲后观察再练,讲练结合。这种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扭转了传统教学中教师死抠书本、学生听得晦涩难懂的局面,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及实习基地的建设,有完善的实训场所供学生开展技能的训练,提高专业能力。
(五)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但包括思想品德和科学知识的建设,而且还包括校园设施、校园风格、教研队伍、传统文化等多方面的建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应坚持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服从和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为出发点,以育人为根本目标,努力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具有实效的、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系。浓郁的文化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能体现一个学校的文化积淀和底蕴,它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灵魂,以物质为载体,以行为为实践形式,潜在地影响着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
(六) 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要素,所以必须充分认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学校要配备精干的班主任队伍,班主任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必须为人师表,努力塑造自身人格魅力;了解和尊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转变班级管理观念,树立“人本化"管理理念,树立明确的班集体奋斗目标。并定期组织班主任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并且要在各项评优评先活动、晋升中充分体现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引导教师争先竞聘班主任。
(七)讲求班级管理的科学与艺术,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
科学的班级管理包括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即班级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核心,以目标和制度建设为依据,形成人文风气,养成优秀品德,构建和谐集体,促成全面发展。
第一,共建班级德育目标、确定管理制度,促成学生的自主管理。班级目标是一定时期内,全班共同奋斗的目的,是个人行动的导向;管理制度是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要求。由全班同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确定,有利于提高全体同学的主人翁意识,自觉约束言行,互相监督,积极完成各项任务,形成自主管理的风气。在制定班级管理条例时,实行充分的民主策略,也就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从学生中来”,就是放手让学生集体讨论制定班级管理条例;“到学生中去”就是让学生不断对照自己所定的条例来衡量检测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分数量化,鞭策自己,从而不断进步。而在教师管理中,通过全班学生每人轮值班长的制度,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这样由学生自己参与制定、自己实施、自己监督,自我完善的一套班级管理制度,有助于学生养成自觉学习与生活的习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第二,双轨制的学生干部培养制度,促进学生管理能力的发展。建立一支团结协作的班干部队伍,从事常务管理和服务。要善于发现有潜质的学生,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实行轮流管理制,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班级管理,就像魏书生老师说的使得“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每个学生心灵深处都是班主任的助手”。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好的学生干部。
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学生在各项活动中提高,又在各种奖励中得到认可。诸如各类比赛、学期末的评优等活动,奖励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发挥着导向的作用,所以,必须要科学合理,其实应该是综合性评价的表现形式。另外,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对学生的奖励是非常好和到位的,特别是对好的学生和好的班级有倾斜。如,奖励品学兼优学生的奖学金制度、助学金制度,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困难补助、求职补贴等。充分体现国家和政府对学校和学生的关爱。
第四,实施活动育人,以丰富的班级和学校活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积极的活动中,消极的活动自然就会减少。有“双师型”的任课教师带领下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有学校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公益活动、纪念活动,有班级组织的主题班会活动、各种班级自主活动,只要有教师的引导和关注,相信每个同学都可以把学期时间安排的充实而有意义。
第五,师生共同进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概括地说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学无止境、教学相长。21世纪人的四种支柱性能力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可见,不仅学生需要发展,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言传身教。班主任及全体教师应以个人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乐观的生活理念,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与学生一起成长进步。
总之,我们的目标就是,在班级管理中,让每个学生摆脱挫败感、失望感、无力感、自卑感,树立生活和学习的兴趣、动机、信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完善的人格,最终成为有一技之长的合格人才,成为能积极生活的坚强的人。相信如此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也会是前景光明的。
(作者单位: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
[2]白铭欣.班级管理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
[3]孔详勇.管理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方明.陶行知名篇精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檀传宝.德育与班组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赖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