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力军
摘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本文从教学内容、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语言和使用直观教学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机械专业课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械专业课;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我校是一所集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为一体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门槛较低,学生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机械基础》《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基础》等机械专业基础课程,对这些学生来讲,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且大部分学生基本素质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对理论的接受能力不强,这些机械专业课程对他们来说就更为抽象,不易接受,从而造成了学生对这课程没有兴趣。因此,这些专业课程也是机械专业教师教得最辛苦、学生学得最费劲的课程。在课堂上建立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已成为职业技术学校每位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每一位教师课前精心地准备,课上激情饱满地讲授,课下认真地回顾小结,都是为了实现这一重要前提而不懈努力。如何让付出的努力得到应有的回报,在教学过程中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呢,下文将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因材施教,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注意捕捉学生的兴趣点。在多年的教学工作当中,笔者曾教过汽车修理、模具钳工、数控车工三个专业的学生。根据这三个专业不同的特点及将来实际工作中的需要,笔者大胆地对《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安排。例如,对汽车修理专业的学生,笔者只讲绪论、第一章《摩擦轮传动和带传动》、第二章《螺旋传动》、第三章《链传动和齿轮传动》,第四章《轮系》、第五章《平面连杆机构》、第九章《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第十章《液压元件》和第十一章《液压基本回路及液压系统实例》等几章内容,并且对第九、十、十一章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讲解,因为这几章内容对汽车修理专业的学生来说特别重要,而对于不太重要的内容,笔者就没有展开详细讲解。对数控车工专业的学生,笔者重点讲授了第一、二、三、四、八章的有关内容,且特别对第三章《链传动和齿轮传动》和第八章《轴系零件》进行了重点讲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重新安排,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不同专业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所需知识,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融洽的感情基础。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往往会激发学生学好这一门学科的兴趣,这种情感往往是课堂的催化剂,是信息传递的桥梁。“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这门课,对这门课感兴趣,教师首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课堂上,讲授完课程内容后,笔者经常走到学生中间,询问学生是否学会了今天所教的内容;经常指导学生做课堂练习和作业。在课余时间,笔者也经常找学生谈心,与学生一起参加课外活动。经过不懈的努力,笔者已融入到了学生当中,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使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改善教学效果
教学中经常碰到一些比较难懂的专业术语,而解释这些术语的是另外一些专业术语。在专业基础课不完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越说越不明白的情况出现,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这时,教师要努力用通俗的语言给那些生硬的专业术语赋予新的诠释方式,如对于一些难解的专业术语,使用生活中的常用性知识,通过类比来理解其含义。例如,在讲到《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基础》中的“配合的术语及定义”一节内容时,此时很有必要联系生活实际来解释“过盈”的含义。所谓的“过盈”,就是“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的轴的尺寸为负时是过盈”。课堂上,笔者先解释了“盈”的意思是“充满;多余。”,“过盈”的意思是“充得太满。”然后笔者就给学生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往热水瓶中充开水,有时会充得太多,水就会溢出来,这就可以看作是“过盈”。《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基础》中的“配合的术语及定义”中的“过盈”是“指配合当中轴的尺寸总是大于孔的尺寸,安装时轴在孔当中很充满,配合处于很紧的状态。”通过这样讲解,学生很快理解了《极限配合与测量技术基础》中所讲的“过盈”的真正含义。又例如笔者在讲《机械基础》中有关平面连杆机构章节曲柄摇杆机构时,笔者以缝纫机踏板为例来讲解,使学生很好地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知识。在讲课当中适当运用夸张的手法,可以强化学生对所学问题的认识。且夸张的手法有利于改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当笔者讲到《机械基础》中有关齿轮传动的传动比,强调“圆柱齿轮传动的传动比要求小于等于5”时,笔者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把圆柱齿轮传动的传动比取为50,主动齿轮的直径取为500mm,通过利用有关公式计算,可以得到从动齿轮的直径为25000mm,即为25m。直径为25m这样大尺寸的齿轮在一般实现当中是不会制造的。虽然这个例子非常夸张,但学生却非常感兴趣,同时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这个问题。
四、使用直观性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使用挂图、实物、模型等一些教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比如在讲授《机械基础》中齿轮传动章节,笔者就借来了齿轮实物模型,在讲课当中当场给学生做了演示。通过采用实物教学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齿轮传动的原理、齿轮传动的组成等一些基本概念,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笔者在讲有关“V带的分类和结构”的内容时,也使用了V带挂图和V带实物等教学工具,正是采用了这些教学工具,使得那节课讲得有声有色,收到非常好的效果。笔者在上《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时也经常采用铸件模型、锻件模型、焊接用具和有关挂图等教学用具,正是由于正确选择了这些直观教具,大大地增强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
综上所述,在机械专业课教学当中,如果能切实做到以上四点,就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机械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大大改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开平市机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柳友荣.新编心理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2]袁振国.当代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李铮,姚本先.心理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