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壁垒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

2013-04-29 01:18:32许静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出口

摘 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发达国家纷纷开征“碳关税”,低碳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将成为发达国家制衡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工具。当前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集中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成品,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所占比例较少,低碳壁垒的征收必将对传统产业出口结构及能源消费方式带来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低碳壁垒 商品结构 出口

“碳关税”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壁垒,主要是指对高耗能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缺乏资本和技术,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因而主要是出口资本、劳动密集型产品,且由于技术水平限制,出口商品的碳排放量较大,主要表现为生存性碳排放。在相同技术水平,同等规模经济水平情况下,碳关税壁垒的征收,将对我国不同类型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低碳壁垒对我国资本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影响

目前我国出口贸易中,资本密集型产业是碳关税征收的主要产业。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决定了我国的能源出口结构,其中高碳产品的出口量很大。高碳产业就是以碳密集能源为生产方式,即通常所说的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包括煤炭、石油、化工、钢铁、水泥、机电、交通、电力和建材等。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各地大兴基础设施建设,对高碳产业的需求大于供给,使得几大高碳产业发展很快。国际上能源价格不断高涨,需求甚旺,但我国普遍施行价格管制及提供能源补贴,使我国的高碳产业具有了明显的成本优势,加之我国加工贸易的大幅推动,这就构成了我国能源密集型产品庞大的出口规模。高碳产业拉动出口贸易额的增加,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碳关税”一旦开征,势必会对上述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市场份额锐减,破坏原有的出口结构,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

(一)我国煤炭产业出口发展现状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比例为70%,由此带来了我国高碳产业碳排放居高不下的现状。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煤炭的绝对使用量将会继续增加,但是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以及煤炭出口贸易方面可能将会逐步缩减,这反映了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钢铁产业出口发展现状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产业关联性很强。虽然近年来我国钢铁出口结构正在从低端加工转向高附加值产品,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钢铁出口品附加值并不算高,单位产品碳排放量仍然较大,同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在进口钢材中,高附加值的冷普板带、镀锌板带、电工钢占到了52%,所以我国在钢铁产品的出口结构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提升新技术、降低碳排放节迫在眉睫。

(三)我国石油产业出口发展现状

中国是亚太地区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出口方面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石油出口量为806.69万吨,到了2012年这一数字降到了252万吨,降幅达到了68.76%,这表明我国石油工业上下游统一的程度比以前有所深化,石油工业对国内石油的利用率在增加,同时也说明了国内石油供应不足的问题[1]。我国石油开采方式仍然是粗放式的,而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单位产值的能耗大幅度的降低。因此我国石油工业需要提升技术创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碳关税对我国石油出口的限制。

(四)我国化工产业出口发展现状

化工产业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为主要原料,经过多次化学加工生产各种化学品及合成材料的工业。从化工行业的供需情况看,高端产品大量依靠进口;无机化学品为我国化工行业传统出口产品,但附加值较低,同时我国化工产业目前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化工产品结构调整缓慢、技术水平比较低、污染严重等。出口资源、能耗密集型,进口高端化学品,这样的进出口结构很容易受到国际上如碳关税等政策的约束和限制。

(五)我国水泥产业出口发展现状

水泥在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水泥工业也是单位GDP排放CO2比较高的行业,原因有三:一是水泥能耗高附加值低;二是水泥主要是用煤作燃料来进行熟料煅烧;三是用石灰石作原料。2009年我国水泥工业万元GDP的CO2排放量约14.7吨,是全国平均万元GDP排放CO2量的5.9倍。由此可见,水泥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能源,在工业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是需要进行隐含碳计算的典型行业。

二、低碳壁垒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影响

“碳关税”征收对我国出口产业的影响强度居其次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传统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使用廉价劳动力,但是其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却不容小视。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是指生产出口产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贸易中,贸易量最大的纺织、服装和皮革业的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也最大,2009年这两行业隐含碳排放占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总量的比重约为23.11%。数据显示,这两个行业为高碳排放强度行业,2006~2009年数据显示,其碳排放强度平均约为3.229万吨/亿元,出口额所占比重居于第二位,约为17.52%,因此,碳排放强度和出口额共同导致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居高不下的态势。

(一)我国纺织服装业产业出口发展现状

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传统的主导产业,同时也是高能耗行业。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纺织服装业全过程能耗大致为4.84吨标煤/吨纤维,其中,服装行业能耗为1.05吨标煤/吨服装,织造行业能耗为0.95吨标煤/吨纤维左右,印染行业能耗大体在2.5-3.2吨标煤/吨纤维之间,平均为2.84吨标煤/吨纤维,印染行业约占全行业能源的58.7%,成为纺织服装业节能的重点[2]。当前我国纺织出口产业普遍采用传统热处理工艺,全行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能源消耗量大,碳关税的征收将对纺织业发展构成严峻的挑战。

(二)我国皮革产业出口发展现状

我国皮革行业是外向型行业,出口对外贸易依存度很大,尤其依赖发达国家市场。皮革企业属于高污染的行业,而我国皮革出口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整个行业层次参差不齐,存在技术含量低、产品品位不高、缺乏档次的现象。目前一些发达国家正拟制定低碳标准,通过征收碳关税来限制高碳产品消费和进口。如此看来,我国皮革行业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势在必行。

三、低碳壁垒对我国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影响

碳关税壁垒的开征对我国出口产业冲击最小的当属技术密集型产业。然而,面对国外森严的技术贸易壁垒和严苛的政策法规,我国大部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受到限制,只有少部分出口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碳关税对我国制造业的冲击会对用于电子和通信设备制造业方面的技术出口产生连锁反应。如果碳关税实行,外商将会关注进口使用某技术时,单位产品产生多少碳排放量。显然超标就会拒绝进口。这就间接影响了我国出口技术的使用范围。而我国出口技术使用范围一旦减小,其创造的经济价值也会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技术出口增长趋势会受到严重的挫折[3]。

四、低碳壁垒的应对与策略

低碳经济的兴起为我国对外贸易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应该借此机会优化我国出口贸易商品结构,逐步改变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出口主导产业的形势,提升技术贸易的层次。首先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升级低碳技术,降低产品碳排放密集度,从源头上减少煤炭等高排放量能源的使用。其次,政府对于新型产业要在技术上给与指导,政策上给与扶持,通过加大环保的补贴、放宽贷款政策、扩大环保设备购置的融资渠道等。同时,企业要将低碳化发展目标贯穿于发展始终,不断完善现有产业价值链条;同时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淘汰传统的低端生产制造,向拥有先进国际技术和低碳环保的高端层面转型,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国际知名度。最后,重视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整合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研发中心等资源,加强企业同高等院校及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缩短科研研发投入周期,加快企业新技术的试用生产。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从整体上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侯仔明,刘明慧,刘慧芳.浅析我国石油进出口贸易[J].特区经济,2010(9):277-278

[2]杨青.转型背景下中国纺织服装业的低碳发展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2011(16):49-53

[3]毕甫清.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外贸出口困境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2) : 70-71

作者简介:许静(1989-),女,汉,山东泰安人,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12级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出口
2017年10月数据出口
汽车纵横(2017年12期)2017-12-25 17:39:52
数据出口
汽车纵横(2017年6期)2017-06-17 14:46:58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学生天地(2017年11期)2017-05-17 05:50:51
数据出口
汽车纵横(2017年3期)2017-03-18 11:19:38
数据出口
汽车纵横(2017年1期)2017-02-17 18:58:57
数据—出口
汽车纵横(2016年9期)2016-10-27 12:47:01
数据 出口
汽车纵横(2016年8期)2016-09-24 15:38:21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数据—出口
汽车纵横(2014年9期)2014-11-10 23:40:42
数据—出口
汽车纵横(2014年7期)2014-09-09 23: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