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三年抱俩”的计划,不妨来研究哪种避孕方法最合适。
宝宝宝出生了,忙乱和欣喜之余,年轻的爸妈难免会渴望停滞已久的“性”福生活。但别忘了,哺乳期不是安全期,随时有怀孕的可能。如果你不急着给宝宝再生个弟弟妹妹,产后避孕可不能放松。不同的避孕方式各有千秋,别害羞,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一种是适合自己。
母乳妈妈最适合:避孕套
众所周知,避孕套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避孕工具,它适应范围广,除了极个别对橡胶过敏的人不能使用外,其他育龄夫妇均可使用。对于母乳妈妈来说,避孕套因为不含药物,最为安全。
除了使用简便、副作用小等优点外,避孕套还有意想不到的增值效果哦!“性”福停滞了一段时间之后,年轻爸妈对“重拾”在亲密关系的时候,难免会有些变化:新妈妈会担心“我胖了他会不会嫌弃”;年轻爸爸则更多地担心会不会因为生疏了弄痛妻子。心有旁骛,双方兴奋度自然会下降,引发润滑不够、性交时间不持久等问题。而避孕套的润滑液可以提高亲密度,并降低龟头局部兴奋延长性交时间,使夫妻之间的性生活更加和谐。
此外,母乳妈妈正值产后抵抗力较弱的时期,容易感染各种病菌,用避孕套则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有的母乳妈妈会有轻微的精液过敏症状,避孕套阻止了精液接触,有效隔离了过敏原。
停止哺乳后选择多
停止哺乳之后,妈妈们的避孕选择就更多了。除了可以一如既往地使用避孕套以外,还可以通过长期口服避孕药、注射避孕针、以及放置宫内节育器等方式避孕。
长期口服避孕药
与避孕套阻止精子卵子“碰面”的避孕方式不同,避孕药避孕的原理是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颈黏液使精子不易穿透、阻碍受精卵等方式达到避孕目的。
一般来说,我们在市面上能看到的适合长期服用的避孕药,医学上叫短效口服避孕药,产品有敏定偶、妈富隆、特居乐等。这类避孕药主要成分是孕激素和少量的雌激素,通过抑制排卵来避孕。短效避孕药一般从月经来潮后第五天(从月经第一天开始算)开始服药,每天晚上服一片,连续服22天,可避孕一个月。
长效避孕药的主要成分也是含孕激素和雌激素,虽然不用天天吃,但是得花心思记服药时间。分别是月经来潮后第5天服一片,20天以后再服一片。其避孕原理是,药物进入人体后,自动储存在脂肪组织内,以后缓慢地释放出来,抑制排卵,起长效避孕作用。
是把药藏在药柜自己每天吃,还是把药藏在脂肪让身体来承受和释放,相信妈妈都会自己选择。值得一提的是,利福平、抗生素、抗癫痫药等会让口服避孕药失灵,所以一定要注意避免两者同服。
注射避孕针
避孕针的原理类似避孕药,即通过外源性补充孕激素抑制排卵,将高含量的孕激素储藏在身体里,不利于可逆变化,对人体周期也有较大影响。
单孕激素避孕针的效果一次持续2~3个月,有效率达99%以上,简单省事,不怕一时兴起忘记戴套或服药。但缺点是也非常明显:通常要在最后打完一针避孕针6~24个月后才能再次怀孕;同时还可能导致不规则出血,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副作用;此外有一些女性因此而体重增加显著。
宫内节育器
通过宫内节育器避孕也就是俗称的“上环”。“环”是一种放置在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由于初期使用的装置多是环状的,通常叫节育环。这种避孕方式的原理是,当有胚胎欲在子宫着床时,留在子宫里的“环”刮擦子宫壁,造成子宫的无菌性炎症,使胚胎无法在子宫内正常着床受孕,从而造成流产。“上环”的本质,是一种长期温和的刮宫流产术。 放置不当和“脱环”,都会引起避孕失败。
有急性盆腔炎、急性阴道炎、重度宫颈糜烂、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子宫肌瘤、子宫颈口过窄等问题的女性,不适合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
紧急避孕药
紧急避孕药主要成分是孕激素,市面上主要有毓婷、丹媚、诺爽、保仕婷及米非司酮片。一般是房事后72小时内服第一片,12小时后再服一片。
与常规避孕药的原理完全不同,事后紧急避孕药的原理是,利用高含量的孕激素,把人体内的孕激素含量一下子提高至六倍,然后又猛然下落到远低于正常水平,孕激素下降到远低于正常水平时,子宫内膜得不到孕激素的支持就脱落出血,从而使胚胎不能着床。
尽管可以在紧急时刻作为“补救”措施,但专家表示,紧急避孕药一年不要超过三次,过度频繁使用紧急避孕药,可能会导致内分泌混乱甚至闭经不孕。
服用紧急避孕药后怀孕了,对孩子影响大吗?
在怀孕很早期,不慎用了药或者接触了X射线,从末次月经第一天开始算4周内的用药或者接触放射线对腹中宝宝的影响是“全或无效应”。
也就是说,如果影响到胚胎,那孩子就会流产存活不下来,而能留下来的就没事。对于那些吃紧急避孕药但还是怀上宝宝的父母,这些孩子并不是非人流掉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