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泱泱
有一种小朋友,特别活泼,随时可能大喊大叫,大闹大跳。他们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用抒发情绪的的姿态,行各种骚扰他人的行为……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做“熊孩子”。
熊孩子的爸爸妈妈,不一定是熊爸爸熊妈妈,他们也可能深受其害,却又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正确引导。
为避免熊孩子越来越多,咱们必须见招拆招,防范于未然,防范于日常。
在家:不奖励坏习惯
熊孩子往往是从“窝里横”开始的。到邻居家乱翻柜子的孩子,在家里也往往会乱翻抽屉。如果家长不容忍孩子在家中的“熊孩子行为”,那就能有效改掉孩子的坏习惯。因此,家人最好要统一“规则”,并认真遵守。
想一想,当孩子第一次乱扔东西时,家长是如何表现的?允许,制止,震慑,还是无意中“奖励”了孩子的坏行为呢?
家长可以在确认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无视“熊孩子行为”,孩子得不到任何回应,大多情况下就会因为无聊而停止了。或者,家长尽量用平静的语言制止,简单明了地提要求:“请把你的玩具捡起来。”而不是震怒地进行这一套流程:“你给我整理干净喽!”“你听不听话?”“以后不能这样了!”“你要乖乖的,爸爸妈妈爱你。”这样和孩子达成冲突再和解的过程,对孩子可能是一个“奖励”,奖品是家长的注意力。——孩子能觉得当下的“熊手段”能引起大人注意,一用再用,形成了一个条件反射,一遇到要求不被许可的情况,就撒泼扔东西。
日常:体验塑造行为
树苗小朋友就读的一家挪威幼儿园规定:“小朋友在室内要用室内速度走路,而室外就可以用室外速度奔跑。”
树苗就在幼儿园体验了“走路速度游戏”,因为有小朋友在室内走廊上奔跑,老师就把孩子们召集起来,在室内听着口令,用不同的速度行走。
对孩子来说,即便学习了室内外速度、音量等概念,仍需要实际感受,才能对概念有真实的了解。不妨带孩子到阳台和天台或者公园走走,了解室内室外的概念,讨论用什么速度更快,用什么速度更安全。让孩子将这些内容变成常识:在室内,不管是在图书馆、机舱、游乐场,用“室内速度”走路更加安全,也不会影响别人,不会碰伤自己;在室外,则可以用“室外速度”走路,室外音量说话,不影响活泼的本性,更有利于聊天和沟通。
在外:建立互信减少纷争
有的爸爸妈妈说,最怕去超市,孩子一旦想买什么不被满足,就倒地大哭。怎么办?千万不要和孩子正面冲突,记得做到不“奖励”坏习惯,不给正面反应,带到不影响别人的地方闹,闹够了再回家。
事实上,这种“毛病”完全可以预防。比如去超市前,跟孩子约好只可以买一件东西,不管孩子决定买的物品性价比多低,家长也不要否定孩子的选择。如果家长都觉得契约和承诺是无所谓的东西,那么孩子也觉得可以随时更改。而孩子提出再买别的东西时,家长就可以简单回答“下次再买”,让孩子建立一个“爸爸妈妈说到做到”的信任感,会让大人孩子相处起来更加容易。
旅途:分寸不悖原则
带孩子们出门时,也是检验孩子是否是熊孩子的机会。
在旅行途中,孩子们因为环境改变,紧张、好奇、不适、激动等感觉轮番袭来。这个时候,家长不仅要善意引导,也要适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等车候机时,给孩子准备一些他喜欢的玩具或绘本,避免孩子萌发“好无聊啊,不然我们来玩点花样吧”的想法。飞机起飞后、车船颠簸时,给孩子一些适口的零食,哪怕是就快要吃正餐也无妨;在乘务人员提供旅客餐饮时,让孩子选一些没有喝过的、自己喜欢的,哪怕是不那么营养的食品也没关系。
度假的时候,观察孩子的需要,及时解决情绪、身体上的小问题,让孩子轻松一些,和平时的教育原则并不相悖,这也是一个让孩子练习分寸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