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
“尽管日益加剧的中国市场及经济形势所带来的压力,已导致在华欧洲企业利润与收入增长明显放缓,但是未来中国市场依然是欧洲企业全球营收重要支柱。在内地经营超过五年以上的企业约占81%,并且他们表示未来还会继续在中国市场发展。”
近日,由中国欧盟商会及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共同发布《中国欧盟商会商业信心调查2013》。受访企业分别来自消费产品和服务领域、工业产品服务领域以及专业服务领域的500多家企业。
规模更大,在华时间更长的企业盈利更多
据调查数据显示,16%的受访企业的营业额下降(上一年为6%),62%的企业的营业额呈明显增长和正常增长。对于新近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而言,其中48%在中国经营时间在五年以下的企业在2012年未取得盈利;同时数据显示在中国经营时间在6年到10年之间的企业有59%实现了盈利,在华经营超过十年的则有72%的企业实现了盈利。可见,长期在华发展的欧盟企业盈利要好于新近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
对中国业务在未来两年能够实现增长的预期,2013年有71%的受访企业对其所在行业的未来增长持乐观态度。而对于未来实现盈利的预期则第一次跌破30%,为六年来最低。其中,由于政府对于医疗和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制药和医疗、零售和酒店以及食品和饮料行业对未来两年在华业务实现盈利更加乐观。在传统领域如交通运输、IT电信、石油石化等领域的企业持保守中立态度。
攀升的人力成本是影响在华企业盈利的因素
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企业所在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成为影响欧盟在华企业盈利的前三大挑战,很多在华欧洲企业感到巨大压力。
在此次调查中,来自本土的竞争者正迎头赶上,尤其是私营企业不可小觑。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大卫告诉记者,中国本土的私营企业已经在营销领域这一欧洲企业的传统阵地完成了超赶。据调查数据显示,本土私营企业在价格方面和营销领域具有优势。而本土国有企业则在政府关系方面占据极大的优势,欧洲公司则在产品质量、种类和创新方面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和吸引人才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在欧盟企业眼中,本土私营企业在机械制造、汽车咨询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性。
33%的受访公司将人才短缺视为最主要的人力资源挑战,14%的受访企业将员工的流失率列为目前面临的第三重要的人力资源问题。为了留住人才,86%的受访企业将薪酬列为其留住当地员工时的三大挑战之一。72%的欧洲公司将生活环境列为雇佣和挽留外籍员工时的前三大挑战之一。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亚洲区总裁常博逸(Mr. Charles-EdouardBouee)表示:“对于那些长期由外国企业相对占主导地位的领域,国内企业正在持续提高他们的竞争力,而这一竞争态势今后只会变得更加激烈。欧洲企业正力图扩展业务范围以及地緣上的拓展,以达到更大规模,同时通过进一步加强自身优势领域,以求在与本土企业竞争中保有一定优势。给利润率带来最大负面影响的,是人力成本的攀升。此外,企业已将人才短缺视为最主要的人力资源挑战,而国内人才市场对薪金及福利的高期望进一步加剧了挑战。这些因素给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带来重大风险,而这一风险,只有在生产率增长与工资水平增长二者同步时,才能被规避。”
中国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市场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中国市场依然是欧洲企业全球营收重要支柱。欧洲企业仍然致力于发展中国市场,并继续投资以保持领先优势。
调查报告特别指出,94%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在全球战略中将会越来越重要或与去年重要性持平。据预计,2013年有34%的公司在华业务比在其他国家表现要好,32%表现持平。有86%的企业正在考虑增加投资以扩张规模,41%的企业正在考虑并购;有半数企业的中国业务占其全球收入10%以上;同时,尽管对于增长的预期下降,71%的企业对于未来增长前景依然保持乐观。只有10%的受访企业考虑将投资转移出中国,相比2012年的22%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显示出对华投资信心的显著提升。
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计划将业务拓展到中国的其他省份。73%的企业希望借此更接近客户。尽管沿海地区仍然是重要市场,并在前十位市场中占八位,但是中国西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浓厚的兴趣。
此外,大部分企业在中国新一届领导层身上看到通过进一步改革刺激中国经济增长可能带来的机遇,其中,加强法治的呼声最为强烈。逾四分之三的欧洲企业认为,法治建设将是中国未来几年经济表现重要的潜在动力,并对此进行了明确呼吁。38%的受访企业寄希望中国新一届政府深化经济改革以确保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