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丰华 吕立哲 任红楼 竹玮
摘 要:应用1 000,1 500,2 000倍的溴虫腈药液与常规对照化学农药1 000倍的联苯菊酯、1 500倍的吡蚜酮,进行田间防效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 000,1 500,2 000倍溴虫腈药液对茶尺蠖的药后1 d防效分别为94.5%,91.0%,83.0%;14 d防效为95.95%,93.89%,85.27%;而对比的农药联苯菊酯药后1 d为69%,药后14 d为71.04%。对假眼小绿叶蝉的药后1 d效防效分别为96.65%,94.93%,88.76%;药后14 d防效为91.5%,90.17%,89.69%,而对照农药吡蚜酮药后1 d防效为88.50%,药后14 d仅为54.14%。说明溴虫腈对茶尺蠖及假眼小绿叶蝉等茶园害虫有高防效及较长的持效期,可在无公害茶园推广使用。
关键词:溴虫腈;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S48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6.016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Warren)、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是茶园上发生面积最广、危害最严重、防治最难的两类重大害虫。茶尺蠖发育快且不齐、繁殖能力极强,以幼虫咀食茶树叶片,大发生时可将成片茶园食成光秃,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1]。假眼小绿叶蝉每年发生代数多,成、若虫均刺吸茶树芽叶、嫩梢,导致芽叶红褐、焦枯、萎缩,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一般茶园受害,夏、秋茶减产10%以上,重则达50%以上,甚至造成无茶可采[2]。如何控制这两类害虫危害成了茶叶病虫害防治工作重中之重。虽然生产上通过采用合适的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能抑制病虫害发生,但大发生时,必须依靠化学防治。选择正确合适的农药是病虫害防治关键,也是从源头控制茶叶农药残留的前提[3]。溴虫腈(Chlorfenapyr)也称虫螨腈、除尽、帕力特,是一种新型吡咯类杀虫、杀螨剂,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4]。该药对蔬菜抗性害虫中的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美洲斑潜蝇、豆野螟、蓟马、红蜘蛛等很有效。为了解溴虫腈对信阳茶区主要茶树害虫的防治效果,笔者于2012年夏秋茶期间,在浉河港乡白龙潭茶园用溴虫腈分别对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区基本情况
试验茶树品种白毫早,树龄15 a,树高约85 cm,茶蓬覆盖度约85%,土壤肥力中等偏高,茶园管理正常,各处理区茶树长势基本一致。
1.2 试验时间及天气
茶尺蠖试验时间为2012年7月10日—24日,施药时天气晴见多云,施药后24 h内无降雨,试验期间平均气温28.48 ℃,平均湿度74.27%。假眼小绿叶蝉试验时间为2012年6月25日—7月9日,施药时天气多云,施药后24 h内无降雨,试验期间平均气温为27.3 ℃,平均湿度77.06%。
1.3 供试药剂
24%溴虫腈悬浮剂(SC),由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提供。10%联苯菊酯乳油,由青岛丰邦农化有限公司生产。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WP),由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生产。
1.4 试验处理
试验设24%溴虫腈(SC)1 000,1 500,2 000倍液,10%联苯菊酯乳油1 000倍(对照药剂),25%吡蚜酮(WP)1 500倍液(对照药剂),清水作对照。5个处理,4次重复,每次试验小区20个,试验按照完全随机区组排列,设小区面积50.0 m2。
1.5 施药器械
选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3WBD-16)蓬面喷雾,每小区喷药液3.0 L,对叶片正反两面喷匀喷湿(折合每公顷约用药液600 L)。
1.6 调查方法
1.6.1 茶尺蠖调查 茶尺蠖田间茶蓬面调查或震落法调查误差较大。调查采用剪各处理区的枝条(1~2年生,生长旺盛,无病虫为害,长50 cm 左右)插入罐头瓶中,进行室内水培,每处理接入个体大小一致、活泼健康的2~3龄幼虫50头,放入饲养笼。药后1,3,7,14 d各调查1次,调查时酌情采用同处理区新鲜枝条舔食,统计死虫数、活虫数,根据调查结果,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计算各处理4个重复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5]。数据用SAS软件,在P<0.05水平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测验进行多重比较。
1.6.2 假眼小绿叶蝉调查 采用翻叶法,于清晨露水未干前,随机翻芽下第2嫩叶查看正反面成、若虫数,统计并记录100片叶虫口数,每小区调查2个样。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1,3,7,14 d各调查1次,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效。同样,数据用SAS软件,在P<0.05水平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测验进行多重比较。
1.6.3 试验茶园天敌 在药效试验的同时,采用5点取样震落塑膜(1 m2)承接法,调查药前及药后1 d和7 d各样点茶园天敌(蜘蛛、瓢虫)的数量变化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供试农药的安全性
24%溴虫腈悬浮剂各处理浓度,在茶园中使用对茶园主要天敌数量(蜘蛛等)影响较小,药后1 d和7 d 在茶园调查中蜘蛛、瓢虫、草蛉、螳螂数量与药前基本没有多大变化,且与清水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对天敌安全;而25%吡蚜酮、10%联苯菊酯在使用1 d和7 d 后蜘蛛等害虫天敌数量明显下降。1 000倍的溴虫腈在干旱少雨情况下会产生轻微药害。
2.2 供试农药的药效
2.2.1 茶尺蠖防治效果 表1表明,药后1 d,24%溴虫腈悬浮剂1 000,1 500,2 000倍对茶尺蠖防效分别为94.50%,91.00%,83.00%,而对照是69%;药后14 d防效分别是97.86%,97.33%,88.82%,对照是71.04%。溴虫腈1 000倍、1 500倍2种处理,1~14 d的防效差异性不显著,与2 000倍防效差异性显著,与对照药剂防效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溴虫腈2 000倍处理与对照药剂1~14 d的防效差异性达显著水平。溴虫腈对茶尺蠖的不仅持效性、防效性高于对照药剂联苯菊酯,而且有较强的速杀效果。在调查中还发现,7 d后的茶尺蠖多数是蛹,14 d调查的一部分蛹已经羽化成蛾,并产有卵块。
2.2.2 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效果 表2表明,药后1 d,24%溴虫腈悬浮剂1 000,1 500,2 000倍对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效分别为96.65%,94.93%,88.76%,对照是88.50%;药后14 d防效分别是90.78%,90.44%,86.35%,对照是54.14%。溴虫腈1 000倍、1 500倍与对照药剂1~14 d差异性显著;溴虫腈2 000倍与对照药剂1 d、3 d后差异不显著;7 d、14 d差异显著。溴虫腈对假眼小绿叶蝉不仅持效性、防效性高于对照药剂吡蚜酮,而且有较好的杀灭作用。
3 小结与讨论
24%溴虫腈悬浮剂在适当剂量下对茶树无药害,对天敌伤害较小,可作为无公害茶园防治茶尺蠖、假眼小绿叶蝉等害虫的一种理想药剂。该药对假眼小绿叶蝉有较强的速杀效果、较高的杀灭作用及较长持效期,一次用药,可持续20 d左右。该药对菊酯类农药产生抗性茶尺蠖也有较好防效和较强速效性。
从药效和成本综合考虑,建议田间推荐用量375~450 mL·hm-2,稀释成1 500~1 800倍液喷雾,施药时均匀、周到。防治假眼小绿叶蝉在高峰前期,若虫量大时用药,茶尺蠖要在幼虫3龄前用药,这样能收到更好的防效。
为了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提倡与其它农药交替使用。防治茶尺蠖、茶毛虫等鳞翅目害虫,可与艾绿士、氰氟虫腙、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轮换使用。如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等刺吸式害虫,轮换的农药有凯恩、艾美乐等。
7—8月份,由于温度高,茶尺蠖发育经过很短暂,世代重叠严重。若虫口密度较大,防治时应酌情在药后7~10 d第2次用药。
参考文献:
[1] 熊兴平.茶尺蠖防治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J].中国茶叶,2003(3):15-17.
[2] 郭剑雄.假眼小绿叶蝉农业和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J].茶叶科学技术,2008(1):10-12.
[3] 张日明,黄甲兴,黄日进.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综合防治技术探讨[J].茶叶通讯,2005,32(1):18-20.
[4] 徐尚成,蒋木庚.溴虫腈的研究与开发进展[J].农药,2003,42(2):5-8.
[5] 中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