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春花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0156-02
1 美的化身——晴雯
《芙蓉女儿诔》中,为了祭悼晴雯这个美丽之神——芙蓉女儿,宝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以诚申位,祭品非同寻常,与宝玉所尝的"万艳同杯(悲)"、"群芳髓(碎)"相呼应的群花之蕊;以喻拭泪之帕的冰鲛之縠;花落水流红的沁芳之泉,与"千红一窟(哭)"遥相呼应的枫露之茗,用枫叶鲜红、露珠如泪,寓"红泪"、花蕊、白绢、甘泉、清茶均是清雅高洁之物,又隐含浓浓的悲剧气韵。开篇就有烘云托月之效,衬托晴雯的雅致、脱俗、至纯至美。
"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日月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金玉、冰雪、星日、花月,赞扬晴雯貌美如花、质洁如雪的清空出世之美,这种美又是一种"内外兼美",而诔文中还喻晴雯是"奋翅翱翔,搏击长空的鹰鸷,是香气馥郁,沁人心脾的空谷幽兰"。
晴雯的美首先体现在其外表。"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红楼梦》屡有描写,如述其身世的文字:"这晴雯当时赖大家的银子买的,那时候晴雯才得十岁,尚未留头,因常跟赖嬷嬷进来,贾母见他生得伶俐标志,十分喜爱,故此赖嬷嬷就孝敬了贾母使唤,后来所以到了宝玉房里。""伶俐标志"四字使晴雯的神韵跃然而出,她当时年纪尚小,可"小荷才露尖尖角",见过世面的老祖宗对她"一见就喜","情"有独钟,可见其姿色不凡。
成长了的晴雯,更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王夫人之所以嫌恶她,是因为她太美丽,怕"狐媚惑主"。书中对她的容貌描写是"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林妹妹"。水蛇腰、削肩膀,可见其风姿绰约、体态婀娜,而"眉眼又有些像林妹妹",林妹妹的眉眼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风流俊逸,自不待表。尖酸刻薄、刀子嘴的凤姐也这样评论:"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比起来,都没有晴雯生得好"。大观园里,美女如云,而凤姐一句"都没有晴雯生得好",淡语出之,晴雯容貌之超凡脱俗,可见一斑。袭人在总结晴雯悲剧时说:"太太只嫌她生的太好了,未免轻佻些。在太太是深知这样美人似的人必不安静,所以恨嫌她,像我们这样粗粗笨笨的倒好。"真所谓"红颜薄命"。
晴雯的美不只是表层的,浅层次的美。晴雯的美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她性格的至真至纯。这种纯真、自然之美如出水芙蓉,不需雕琢。宝玉在总结晴雯之死时说:"她自幼娇生惯养,何尝受过一日委屈。连我知道她的性格,还时常冲撞了她。她这一下去如同抽出嫩箭的兰花送去猪窝一般。"兰花之喻与诔文中茝兰之喻,都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晴雯之美。她的美不仅在容貌上让人赏心悦目,在气质上更有如空谷幽兰,使人见之忘俗。
晴雯的性格特点是不拘礼节,任性而行。不管什么时候,她都保持真实的自我。不逢迎巴结,不曲意奉承。在一群奴颜媚骨的奴婢中,更显出其"箭兰"的个性。因为她的真,有时亦与宝玉造成冲突。对于宝玉有时也敢尖利的语言回击,以维护其自尊,保持自我。更因為她的"真",不会矫饰,所以使王善宝家有"大不成个体统"的评论,也使王夫人说她"不太沉重"。所以《芙蓉女儿诔》中,宝玉满怀激愤之情写下"诼谣 诟,出自屏帏;荆棘蓬榛,蔓延户牖。岂招尤则替,实攘诟而终。既怀幽沉于不尽,复含罔屈于无穷。高标见嫉,闺帏恨比长沙;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激越的话语道出晴雯的含冤蒙诟而死是因为她的真、直。
晴雯才色俱佳,又兼之性格直率,爱恃才傲物,逞才露己,她与中国传统文化所要求的女性规范格格不入,最终成为维护封建礼教的王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更加之还有一个与她对比鲜明的宝玉的身边人——"温柔和顺"的袭人,相形之下,王夫人为不让其"狐媚惑主",自然是欲除之而后快。晴雯是美的,宛如鲜艳的玫瑰带了刺,为了铲除花上的刺,花朵必得遭殃,这是晴雯难逃的厄运。诔文中矛头直指恶浊的、嫉美妒贤的黑暗现实,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宝玉以历史人物为喻"高标见嫉,闺帏恨比长沙;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一个是才华横溢,遭谗言受贬郁郁而终的贾谊,一个是因窃取天帝的息壤治水而被处死于羽山荒野的鲸。《芙蓉女儿诔》以这两个历史人物为喻,在控诉晴雯不幸的遭遇的同时,把晴雯的悲剧提高到历史的高度,把一个毫无人身自由的小奴婢与历史伟人相提并论,把她的才情、命运与历史上曾叱咤风云的"伟丈夫"媲美,这不仅表现了晴雯的才情,也提高了晴雯的地位,增加了悲剧意蕴,说明晴雯的悲剧在某种程度上是由"真"而引起的悲剧。
晴雯不同凡俗的美还在于她性格中的反抗性,"身为下贱",却"心比天高"。在大观园的一大群奴婢中,唯有她有目下无尘的禀性,一身傲骨,这是她美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人性伟大光芒的体现,她的这一特点,宛如黑暗王国中的星星之光,闪耀着美丽的光芒。晴雯的多次反抗,即便是对她"一心所系"的宝玉也是如此。当宝玉用贵公子的优越感来驱逐她时,她针锋相对,反唇相讥。晴雯的反抗性集中体现在对王夫人的态度上,抄检大观园时,晴雯的反抗性达到了高潮,很多学者曾赞扬晴雯"具有这种仇恨封建压迫的反抗性""宁愿冒着杀身危险触怒主子,也不肯低声下气承认自己是任人糟践的奴才"。诔文喻晴雯是搏击长空的鹰鸷,与她的性格是相符的,而把晴雯与历史上铮铮铁骨的贾谊、鲸相比,也同样显示她这一不同凡响的性格特点。晴雯的反抗性与那个社会的传统道德观念相违背。封建传统礼教也就是那个社会道德要求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套尊卑等级的伦理纲常。在那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社会,即使男子具有反抗性亦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更何况地位卑贱的奴婢。"妇者,服也",倡导的是一种安分随时的妇德,晴雯的反抗必然要遭到那个社会道德维护者的残酷镇压,晴雯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2 情的化身
晴雯作为情的化身,主要体现在她与宝玉之情上,某种意义上说晴雯是宝玉心上"第一人",她的去世是宝玉人生中的一大悲哀,正如细心地袭人揣知"他心内别的犹可,独有晴雯是第一件大事"。晴雯去世,宝玉凄伤空寂,见"软炉之剩药""巾泪之余痕""麝月之镜奁""檀云之发梳"这些日常物事,无不使宝玉睹物思人,心神俱碎。且忆昔"抛残绣线,银笺彩袖谁裁?褶断冰丝,金斗御香未熨",因为晴雯的去世,五彩丝线凌乱抛弃,没人剪裁银笺彩袖;金色熨斗无人使用,默默散着芳香。而且这一切无不触起宝玉的回忆。为了宝玉,艺高才强的晴雯强支病体,勇补雀金裘,以致病情加重,若非两人都把对方看得重要,怎会有如此壮举。在诔文中,宝玉还直接用"带断鸳鸯,谁续五丝之缕""汝南泪血,斑斑洒向西风;梓梓余哀,默默诉凭冷月"。以汝南王哭刘碧玉,石崇悼绿玉来抒发自己对晴雯的一片深情,表明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宝玉、晴雯虽然关系亲密,但清纯洁白。晴雯被逐,宝玉冒着风雪探望。通过两人生死离别的场面以及晴雯之嫂对两人关系的评价可知。两人之间的关系与表面温柔、稳重可靠的袭人与宝玉之间的关系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一种纯洁之情,更是一种挚诚之情。
他们既不像袭人那样发生两性关系,也没有黛玉那样互赠表记,采取各种曲折含蓄的方式海誓山盟。当宝玉握着晴雯冷僵的手,同看对联的时候;当晴雯淘气地吓唬麝月的夜晚,双方都没有讲过相爱的话,宝玉在她生前也没有表示过爱情,只把晴雯这样一个地位卑贱的女人,当作和自己同等地位的人,加以同情、尊重、关怀。晴雯对宝玉之情也不受封建财势所制约,而是建筑在平等、自由、对人的尊重的基础之上,即自珍的爱,所以,晴雯鄙视袭人为当姨太太而献身,麝月、碧痕为宝玉是主子而献身,把这一切看成是鬼鬼祟祟,瞒神弄鬼的不正派的事情。反映了他反对为了向上爬,拜倒在财势面前的男女关系,表现了她在爱情上是端庄、含蓄、矜持、凛然不可侵犯。
青山山农在《红楼梦广义》里评论晴雯说:
晴雯之品与黛玉不同,其全节较黛玉难,地处密迩,则泾渭易于混淆。身处卑微,则熏逎唯以自异,雯也,具不降不辱之志,表独清独醒风,可亲可爱而不可玩,可进可畏而不可欺,殆所谓出水芙蓉,一尘不染者,生为贞女,殁为花神,不亦宜乎?
宝玉之于晴雯,便是那点虚浮的情意,晴雯拼了命挣来的,维持的时间,也只是这样短短的一段而已。只剩下一句话,有歪打正着的准确: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些许哀怜之外,是与己无关的淡漠的无奈。
晴雯是美丽的,也正是因为她的美丽,使她自恃过高而忘了自己的身份,她只不过是大观园中一个地位低下的丫鬟,却虚妄地追求着一种不切实际的平等。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荣国府,她的这种反叛精神,必将遭到统治阶级残酷的镇压。
晴雯是纯情的,她并没有象王夫人所说的那样"妖精似的"勾引宝玉,也没有象袭人那样奴颜婢膝地去钻营宝玉姨娘的地位。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晴雯那与封建礼教格格不入的个性,最终招致了封建卫道者的诽谤污蔑,从而断送了她美丽青春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