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博物馆藏“罗双双”银鞋考

2013-04-29 00:44毛慧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3年6期
关键词:字样杨氏罗氏

毛慧

“罗双双”银鞋。自1974年出土于南宋威淳十年史绳祖夫妇合葬墓,一直备受关注。其身份地位、主人归属、冥非实证等众说纷纭。被列为“中外奇鞋之谜”。本文参考前人研究著述。结合史绳祖墓志及杨氏圹志,拟对银鞋做一较为全面、客观的考述,亦还“罗双双”银鞋一个应有的历史地位。

南宋“罗双双”银鞋,于1974年11月26日出土于浙江省衢州市原王家公社瓜园大队(现属衢江区浮石街道)的南宋咸淳十年史绳祖夫妇合葬墓。1983年第11期《考古》发表署名“衢州市文管会”的《浙江衢州市南宋墓出土器物》报告,首次公开披露了“罗双双”银鞋的基本信息和描摹图样。此后,这双特别的银鞋备受文博界和广大学者的关注。1989年3月出版的《天下奇与异——满足你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兴趣》,书中第十一节“中外奇鞋之谜”对“罗双双”银鞋有这样一段专门的文字描述:“浙江衢州出土的一种南宋银鞋,系由银质鞋面二片、银质鞋底一片焊接而成。鞋头尖而翘,口沿錾忍冬纹一周,鞋面錾宝相花,鞋底錾刻线纹及双钩并刻有‘罗双双字样。估计为女主人姓名。鞋长仅14厘米,是我国几千年来唯一的银质‘三寸金莲。用银制鞋是不实用的,那么,女主人仅仅是为了显示其高贵的身份吗?”

自被列入“中外奇鞋之谜”后,“罗双双”银鞋更受各类科普著述青睐。与上节完全相同的一段专门文字描述,竟相继出现在《世界奥秘——破译人类神秘现象》《历史悬疑解析(上)》《世界大观之谜》《世界未解之谜》《奇妙的未知世界》《人类文明之谜》等多部书籍当中。

检索各类文献,发现涉及南宋“罗双双”银鞋的,尚有数十处之多。但所有的相关文献,都是在研究者论述诸如古代服饰、古代妇女史、南宋金银器等相关专题中举例所述,至今未有专文讲述,故做一考述如下。

一、“罗双双”银鞋出土、征集、鉴定情况

南宋“罗双双”银鞋,现藏浙江省衢州市博物馆(见图1-图6)。该鞋为一双两只,鞋长14厘米、宽4.5厘米、高6.7厘米。每只鞋由三块银片(鞋底一片、鞋面两片)焊接而成。鞋头上翘,口沿錾忍冬纹一周,鞋面錾宝相花,鞋底錾刻线纹及双钩“罗双双”字样。由于年代久远,口沿略有残破。

据该馆藏品档案记载:1974年11月26日,王家公社瓜园大队农民吴天才在菜园挖土时挖到一座双穴砖室墓(墓顶早年已被挖出,墓底亦被破坏)。吴天才将出土的金银器带到衢县工商银行,请工行负责检验金银的师傅程能生检测真伪。程能生看后意识到这是出土文物,遂与文管会崔成实联系。在崔成实先生的动员下,吴天才将出土文物全部上交给文管会(包括瓷器6件、玉器7件、金银器11件、铜器6件、其他8件)。文管会发给吴天才奖金总计壹佰元。

当年的文管会负责人崔成实先生在将38件文物征缴入库后,曾组织专业人员对出土现场进行调查清理,发现该墓为长方形双穴券顶砖室墓,其券顶早年被毁,墓室也遭严重破坏。所幸找到了墓主史绳祖墓志及其妻杨氏圹志,虽然墓碑已断裂破碎,但碑文还算完整,为研究这批出土文物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信息。

史绳祖墓志称“神宗咸淳十年,岁在甲戌十月丙午,学斋先生以寝疾卒于衢州私第之正寝……绍熙□□先生□□□,至是八十有三年……”。咸淳是南宋度宗的年号,从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上推八十三年应是光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故知史绳祖生于绍熙二年,终于咸淳十年,享年八十三岁。

崔成实在其执笔的《浙江衢州市南宋墓出土器物》“结语”里指出:此墓系史绳祖与继配杨氏的合葬墓。墓中出土一双底刻“罗双双”字样的银鞋,鞋的尺码较小,可能是冥器。据杨氏圹志可知,史绳祖前妻是罗氏,史“为东川漕幕,会元妃罗宜人卒”(以志文推其卒年当在嘉熙四年,即1240年),银鞋似与罗氏有关,不知为何出现在三十余年后的史绳祖与杨氏的合葬墓中,或许是以前妻之物入葬表示合冢。这双银鞋形制很像妇女缠足小鞋,如果不误,则是历史上缠足风俗的实证。

“罗双双”银鞋入库后,曾于1992年2月28日,由浙江省文物鉴定组汪济英、周永良、柴眩华鉴定为二级文物。1995年5月7日,国家文物局一级文物鉴定专家组(玉器杂项组)杨伯达、朱家活、许勇翔、李久芳等鉴定确认为一级文物。

二、“罗双双”是谁?

因为两只银鞋上都有双钩字样“罗双双”,所以该馆将此器命名为南宋“罗双双”银鞋。那么,“罗双双”究竟是谁呢?综合各家之论,有三种说法:

1.“罗双双”是女墓主姓名

因为是墓葬的出土文物,人们通常会将铭文与墓主作自然联想。然考史绳祖墓志及其妻杨氏圹志,可知“罗双双”并非女墓主。杨氏圹志是由史绳祖亲自撰写的,题为“有宋归齐郡宜人杨氏圹志”,志文首句便是:“君讳允荫,字君樾,小名福娘,世为成都府新繁县人。”女墓主乃杨允荫,并非“罗双双”。

2.“罗双双”是制鞋工匠姓名

广西林琳在《鞋子的历史》中提出:“据猜测,‘罗双双可能是银鞋女主人的姓名,也可能是银鞋焊制的工匠姓名。”作为一种猜测,这种说法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因为古代所存的许多器皿上会留下匠作姓名。但估计作者主要是没有见过银鞋实物,才有此猜想的。据笔者对馆藏实物的反复观摩,认为此猜想是不成立的。关键举证在于“罗双双”字样的实体特征。

一般情况下,匠作在器物上的留名往往“微小而隐蔽”;但“罗双双”在银鞋上的字样却显得格外“硕大而显眼”(见图7-图8)。之所以说“硕大”,主要是就字样占鞋底的比例而言:“罗双双”三个字的单体宽幅达1.9厘米左右,占鞋底宽度4.5厘米的42.2%;三个字的竖排总长度达6.4厘米左右,占鞋底总长14厘米的45.7%。之所以说“显眼”,除字样硕大之外,还在于它的工艺和字体别具特色:字样采用錾刻工艺,使字样在银质鞋底面上有了明显的凹凸感,而且在錾刻过程中采用双钩字体,使得字样笔画格外壮硕;更何况,“罗双双”三个字刻在鞋底最中央位置,无论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正看反看,都在最显眼的位置。由此可以推见,在现实中,任何一个雇主都不会愿意他的雇工在制作一件器物时如此出格地“沽名钓誉”;同理,稍具匠作行规的匠人也不会如此出格地“喧宾夺主”。

3.“罗双双”是男墓主原配姓名

最早研究银鞋的崔成实先生就提出“银鞋似与(史绳祖前妻)罗氏有关”的观点。笔者以为,“罗双双”与男墓主史绳祖原配夫人罗氏应该是有关的,主要以墓志、圹志证见,又辅之以考史绳祖《学斋占毕》为证。

史绳祖墓志(见图9)由其子“孝祥泣血百拜谨志”,而非请友朋代撰,足可见信墓志所言:“先生元妃罗氏、继室杨氏,皆先卒,今封宜人。”杨氏圹志乃史绳祖亲撰,亦可足见信志中所言:“余为东川漕幕,会元妃罗宜人卒。……余请婚焉,以庚子季秋归于我。”两志都记载史绳祖的原配夫人姓罗,但她的名字是否就叫“双双”,尚无信史可证。

另,史绳祖有《学斋占毕》著述传世,亦可追寻其家世妻室的蛛丝马迹。《学斋占毕》卷二“晋志之误”条目解记:予昔与妇弟罗君玉同读《晋书》,君玉曰:“嵇康之诛于晋文帝执魏柄之时,疑不当传于晋。向秀卒于魏世,其传亦然。”由此文可知,史绳祖的妇弟(即妻弟)为罗氏君玉,则史绳祖妻当为罗氏无疑。但这位罗氏真的是“罗双双”吗?尚无他据可证。

三、“罗双双”银鞋冥非之辨

南宋“罗双双”银鞋因为是金属质地且尺码较小,崔成实据此判断“可能是冥器”并为多数学者所认同,但有汤余惠在《缠足漫议》中提出不同意见。汤余惠根据《采菲录》“湖南痴人《开封卖技女》”记载:本世纪30年代,河南开封相国寺一卖艺女子,为防身计,平日经常穿着一双铜质弓鞋,长四寸、宽一寸许,鞋尖锋利无比,底与面均呈银白色,系用整铜制成。汤余惠认为:缠足女子脚上有裹脚布层层密裹,又有布袜套在脚布外面,即使穿金属弓鞋也不会伤皮肉,所以墓中所出银制弓鞋(指“罗双双”银鞋),还不能完全排除为生前实用之物的可能。

然观摩实物可知,

“罗双双”银鞋无论就底面錾刻纹饰或鞋边周围来看,都没有使用磨损的痕迹,说明该鞋未曾被主人穿着使用过。笔者以为“罗双双”银鞋应以冥器论处为宜。

四、“罗双双”银鞋史证之功

被尊为我国几千年来唯一的银质“三寸金莲”,“罗双双”银鞋能承载我国历史上妇女缠足风俗的实证之功吗?

缠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妆饰陋习,已经被当今社会唾弃。从史籍记载来看,缠足之风大约出现在五代以后。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称:“《道山新闻》云:李后主宫嫔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饰以宝物细带璎珞,莲中作品色瑞莲,令官娘以帛绕脚,令纤小,屈上作新月状,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由是人皆效之,以纤弓为妙。以此知扎脚自五代以来方为之。”可见最初的缠足是为舞蹈的需要,是一种艺术创造,酷似西方后来流行的芭蕾舞艺。到了宋代情形发生变化,宋人张邦基《墨庄漫录》记称:“妇女缠足,起于近世,前世书传皆有所自。”《宋史·五行,志》也记:“理宗朝,宫妃……束足纤直名‘快上马。”南宋以后,缠足之风更为盛行。此期的画像,如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人《搜山图》《杂剧图》中的妇女,双足无不纤小柔媚。

南宋妇女的弓鞋实物,在福建福州黄升墓和浙江兰溪宋潘慈明妻高氏墓中都有出土。特别是黄升墓中出土的六双鞋子,以提花罗做面,粗麻布做底,鞋头尖锐,并明显地朝上翘起,前面用细绳挽成蝴蝶式结,整只鞋子长13.3-14厘米、宽4.5-5厘米(见图10)。除材质不同外,弓鞋的大小形制与“罗双双”银鞋都十分相似。

从地理空间来看,衢州“居浙右之上游,控鄱阳之肘腋,制闽越之喉吭,通宣歙之声势”,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誉。衢州与福建向有古道相连,为闽地通向京城的必经之地;而兰溪更是与衢州比肩接壤。由此可见,银鞋的创制并非只是匠作个人的奇思妙想,与福州、兰溪的弓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罗双双”银鞋虽为冥器,亦可为南宋妇女缠足风俗的特别实证之物。

除实物比较外,笔者发现,墓主史绳祖的学术背景文献,还可以为后世认定银鞋实证之功增加科学的可信度。

史绳祖的《学斋占毕》(四卷)人选“四库”(墓志言《占毕》五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排出《学斋占毕》疏于考据的几个问题以后,还是给予相当高的评价,谓“然其他援据辩论精确者为多。”纵览其著,所涉学科相当广泛,有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百工匠作、风俗礼仪等多方面的研究,许多创见直至当今依然被推崇。比如关于中国古代造纸术,他在当年就提出“纸不始于蔡伦,但蔡伦所造,精工于前世”的科学论见。《学斋占毕》卷二“饮食衣服今皆变古”文中,有一段专门论述古代鞋履历史的文字:以至于履舄,则古有舄有履有屐而无靴,故靴字不见于经。至赵武灵王作胡服,方变履为靴,而至今服之。本朝徽宗政宣间,尝变靴为履矣。至高宗时,务反政宣之失,仍变履为靴,此由秦桧不知书而只知北敌为“国爷”也。

由上可见史绳祖对鞋履历史还是颇有研究的,因此在为其原配夫人罗氏特意置办一双银鞋与继室杨氏入土相伴时,以他的学问视野和阅世眼力,是不可能让这双银鞋做得过于草率或乖异离谱的。从淳祐庚戌(公元1250年)史绳祖所作“学斋占毕自序”里,也透露出他严谨而不失顶真的治学态度:“凡读书有疑,随即疏而思之。遇有所得,质之於师友而不谬也,则随而录之……故裒为一编,命之日《学斋占毕》。览者亦可见其愿学之勤,读书之详,不为苟且以自慊也。”

五、结语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证,我们对南宋“罗双双”银鞋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比较客观的评价:它虽然贵为银质、稀为国内唯一、奇为“三寸金莲”,但它实际上只是南宋时期一件工艺考究、形制特别的墓葬冥器。在历史的坐标上,它没有女主人为显示其高贵身份的张扬用意,它只寄托了一位南宋男子对其原配夫人的追思与怀想。

猜你喜欢
字样杨氏罗氏
立足核心素养 发挥育人功能——执教《杨氏之子》之点滴思考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罗氏诊断新品(上海)有限公司
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中华猕猴桃新品种‘杨氏金红50号’在河南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合格”
“从来不知道哪天会有投资”
民政部未批准任何带有“一带一路”字样的社会组织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