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2013-04-29 00:44:03林歆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想象文本阅读教学

林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和培养想象力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也是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条件。而想象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最普遍的就是再造想象。本文就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培养再造想象力进行探究而汇总。

一、再造想象是阅读深化的过程

“想象就是在头脑中创造新事物的形象,或者根据文字的描述形成相应事物的形象的过程。”[1]所以有人称想象是“记忆的女儿”,是“旧经验的新综合”。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离不开想象,因为通过想象可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丰富对文本阅读的所得。

“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就是再造想象。”[2]美国作家海明威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把文学作品比作是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形诸文字的东西是看得见冰山一角的“八分之一”,而文学作品中隐藏的内容却是冰山下的“八分之七”。因此,在进行阅读文本时,我们可以通过文字的“八分之一”去思考,去再造想象,去挖掘冰山下的“八分之七”。

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没有一种精神机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对象,这是伟大的潜水者。”[3]所以阅读教学,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借用再造想象实现阅读的深入和感情体会的升华,又借助阅读训练再培养丰富的再造想象力。

二、情境设置是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力的前提

再造想象是一种思维形式,它与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而阅读文本都是作者带着强烈的情感,经过丰富的想象和艺术加工创作出来的,要想让学生走入文本,必须要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例如,在教学《再塑生命》时,为了更好地理解盲人海伦·凯勒心中的爱,我让学生都闭上眼睛,我则将文中的意象如“爱有点儿像太阳没出来以前天空中的云彩”,“爱是一天酷热日晒之后的雨水”,“爱是摸不着,但你却能感受到她带来的甜蜜”等想象性地加以描述。随着我的描述,一个个无声的文字在学生的大脑中再造想象成了一幅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五彩缤纷的画面。

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力,情境设置是前提条件。如在《水调歌头》教学中,我让学生转换角色:把自己当做文本中的主人公,在中秋夜望着圆月,想着团圆的日子却与兄弟遥隔千里,体味主人公的孤独情感,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带来的深深蕴含。

三、自读自得是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力的基础

“在理解和感受作品的过程中,朗读作品的内容就会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再创造,使作品的形象在自己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像亲眼看到、亲身经历过一样。”[4]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拘泥于文本,可以通过反复的吟诵,让学生跳出文本,利用再造想象,呈现出文字以外的具体形象,领会文本带来的言外之意。正如“文字佳胜得,正贵读者自得”[5],学生在自读自得中为再造想象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阅读文本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朗读文本,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把文字描述的内容想象为一幅幅画面。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说说在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画面。学生马上通过“枯藤”、“老树”、“昏鸦”等找出荒凉、凄凉色彩,通过“小桥”、“流水”、“人家”等找出家的温馨和安宁色彩,通过“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归纳出哀婉的浓浓乡思。最后我指导学生带着这些感情,边朗读边再造想象这些画面。学生在我的带领下,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这篇课文中,同时借助再造想象深化了阅读。

四、大胆质疑是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力的途径

学贵有疑。在阅读中发现疑惑,并去解决疑惑,这就是创造的过程,中间肯定离不开再造想象。如何让学生的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得以张扬,需要靠再造想象搭起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而达到心灵的沟通。大胆质疑在这当中就是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桃花源记》时,很多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渔人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进行了质疑,他们认为桃花源中的人与世隔绝,问今是何世都不知,跟渔人在今世的语言肯定是不相通的,他们又是如何交流的?而文中渔人一一道来,桃花源中的人皆叹惋,这不都是作者胡编?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我在表扬学生大胆质疑的同时,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一起讨论文本中的世外桃源到底存不存在。在讨论中,学生互相猜想,互相推翻,互相补充,最后逐渐达成一种共识:世外桃源是根本不存在的,它是作者幻想中的美好世界。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思考,在自由发言中重回到一千多年前陶公建构的桃花源,实现了再造想象力的飞跃。

再造想象是一种“温故而知新”的心理过程,是人们把平时积累的素材通过筛选重新排列组合,创造出新形象思维的过程。大胆质疑是学生再造想象的起点,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力的途径。如《我的母亲》教到母亲用舌头去舔“我”的眼翳时,有一个学生大声叫道:“这么不卫生,真恶心!作者怎么会写出来的!”针对这种另类的质疑,我并没有加以横批,而是让大家一起来探讨:“假如换成是你生了眼翳,你母亲用舌头去舔,你会有何种感想?作者把这种你们认为不卫生之举写出来到底有没有意义?”大家在讨论和再造想象的过程中,一致认为这不是恶心的行为,而是母爱的最高点,从中感受更多的是感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看重学生的质疑精神,提倡他们大胆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使学生大脑的再造想象的车轮不停地运转。

五、填补空白是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力的关键

图画艺术中,在墨分五色的画面中留下一方空白,任人遐思,可以是长空万里,也可以是碧水万顷。“阅读文本在流动的情节描述中留下若干空隙,让读者去驰骋想象。”[6]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再造想象力的关键是抓住阅读文本中最能体现思维的“想象点”,而阅读文本中的空白为读者提供了一些“想象点”。就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艺术留白,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填补、充实这些空白,从而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力。

如《桥之美》一课,文本列举了石桥与苇丝、细柳、风雨、历史所组成的画面,学生对桥之美有了初步的感受。此时,我再让学生以阅读文本为范例,展开大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桥与其他景物构成的一幅典雅之画。学生各抒己见,有的构建了石桥与乌篷船的夕阳图,有的构建了石桥与凉亭的亲情图,还有的构建了石桥与老人的迟暮图,等等。且不论他们构建得是否典雅,单是在填补空白环节中,学生充实了阅读文本的内容,丰富了美的意象,就让教师感到很大的欣喜。何况在构建中,学生充分享受到了“创造美”的乐趣,培养了他们的再造想象力。

六、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力的延伸

“阅读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单靠课内不行的,须课内课外两手抓。学生往往得法于课内,增益于课外。”[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再造想象力的培养,仅靠课堂阅读教学,那就太狭窄了。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让学生多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不仅让学生积累了妙词佳句,而且间接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阅历,为他们再造想象力的培养作了延伸。比如我推荐学生阅读中国的《西游记》、《聊斋志异》等,外国的《格列佛游记》、《小王子》、《海底两万里》等文学作品,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力的最佳工具。

“思维缺乏浪漫也就缺乏想象,缺乏了突破性的意识流动,缺乏了宏阔的视野,缺乏了人生理想境界之美的追求。”学生的课外阅读,特别是阅读想象力丰富的文学作品的过程,正是一个共同参与和共同创造的过程,就如萨特所说的:“阅读时,你在预测,也在等待。”

最后,教师在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力时应明白:第一,再造想象并非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学生进入远离文本主旨的凭空乱想的死胡同,教师在此时要承担起组织者的角色,及时能放能收。第二,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人往往是富有想象力的人。所以在平时应多让学生走近自然,体验生活,热爱生命,培养美好的生活情趣。

阅读教学的过程,无非就是启动再造想象并反复训练的过程。再造想象就如凭风扶摇直上的鸟,天高任你飞;也如靠水自由遨游的鱼,海阔凭你跃。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在尊重学生阅读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再造想象的主动性,我相信我们的学生就离刘勰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应该不远了。

参考文献

[1][2]吴福元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3]杨周翰选编.莎士比亚评论汇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4]宾敬主编.初中语文活动课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清)章学诚著.仓修良编著.文史通义新编新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6]周一贯.语文教学优课论[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2.

[7]全国中语会青年教师研究中心编.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陈剑平)

猜你喜欢
想象文本阅读教学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中国化妆品(2018年6期)2018-07-09 03:12:42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读者(2017年15期)2017-07-14 19:59:34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