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仕联
古典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对古典诗词教学作出了明确的要求:“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着重理解其思想内涵,领略其艺术特色。”但我们必须看到,在高考指挥棒下的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大都以高考考点要求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内容讲授几乎是对诗词进行断章取义的字面分析,如重点介绍作者,忽略写作背景;注重字词理解,忽视意境赏析;深挖思想情感,浅谈主旨评价;侧重死记硬背,忘却吟咏品味。这种教学只注重应试,不注重领悟,可以说是对诗词的“肢解”,给人一种“只见其一,不见整体”的感觉。中国古典诗词历来都强调意境,而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意境由意象和思想感情构成,需要的是直观感受和情感体验,所以古典诗词教学应强调其整体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真正培养学生诵读古典诗词的能力,深入品味古典诗词,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掌握古典诗词的语言、意境、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朗读——感悟——运用——拓展”四部曲来进行教学。
一、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是指在朗读的过程中根据诗词内容把握好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做到抑扬顿挫,语速有对比,音调有起伏,情感有变化。学生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其或流畅,或舒缓,或高昂,或低沉的特点,才能为进一步学习诗词打下良好的基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感情地朗读是学习古典诗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不是单纯的背诵,也不是无目的的任意读,它能使学生读出诗歌的韵味和体会诗歌的意境,对提高其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做好相关引导。我的方法是:学生反复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诵读,逐渐读出诗歌的感情,逐步读出诗歌深层次的内涵。
读诗的过程就是学生与诗人进行情感交流、思维碰撞和心灵沟通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文本有了自己的感受、领悟和发现,就是学生与诗人有了心灵的交汇。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读语气,其次引导学生读画面,最后激发学生读感情。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交代时间、地点,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让学生以叙述的口吻读出深远、幽静、清新之感。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动人又自然的美景,明月、松林、清泉、山石几种意象组成色调明洁的图画,具体渲染了山景的清幽。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由写景转为写人,诗人将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结合起来,描绘了人物活动的两幅优美的画面。两联寄托了诗人闲适的心情,要读出轻快之感。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是诗人面对景物发出的感慨:春芳虽然自然而然地消歇了,但秋光一样美丽迷人,“王孙”自可不必离去了。貌似劝人,实则自勉。“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污浊而洁身自好;“山中”比尘世好,纯洁空灵,可以远离世俗庸碌而修养性情。诗人对山中生活的迷恋之情,跃然纸上。这时要以肯定的语气缓缓读出诗人对山中秋色的喜爱和安于隐居生活的心情。
金克木先生说:“不会读,书如干草。会读,书如甘草。”一千个读者可以读出一千种情味。语言的妙处有时不需要教师过多地诠释,学生在朗读中自会触摸文字的生命,文字、声音和想象营造的温馨是一种心的滋养。
二、感悟意境,品味诗韵
古典诗词语言委婉含蓄、言约旨远、高度凝练,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学生学习古典诗词都有一种“易背难学”的感觉,因为字面义容易理解,但其丰富的内涵就不甚明白。年代久远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有限,不能对诗歌所营造的意境进行准确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由浅入深,侧重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意境,进而细细品味诗歌的深邃意蕴。
例如,在教学《近体诗六首》、《词七首》(人教版高中第三册)或《李杜诗五首》(人教版高中第五册)时,为了让学生全面理解诗词,并深刻掌握鉴赏的方法,我都首先导入一首非常著名的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篇小令只有短短的28个字,可是意蕴深远,表达了“断肠人”的羁旅愁思,而这种羁旅愁思正是通过景物描写来展现的。虽然学生知道全文是由11个意象组成,但不太了解羁旅愁思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如何让学生能够完全理解这一首小令并进而能够对《近体诗六首》进行赏析呢?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诗中有画”的诗词特点让自己“脑中有画”,并用自己的语言(最好是散文化的语言)生动具体地把这幅画面描述出来,接着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把诗歌语言形象化、抒情化和具体化。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字眼,要求学生在描述画面时注意文中所有意象的形态和所营造的意境。最后,教师在综合归纳学生所描述的画面内容的基础上,扩写成以下文字:“又是一个秋末的黄昏,瑟瑟的秋风无情地向我袭来。我,一个天涯沦落人,骑着那匹朝夕相处、骨瘦如柴的老马,孤独地行走在千年古道上。路边零零散散地矗立着几棵枯树,这些老树已失去了光辉,变得黯淡无光,缠绕在它身上的藤,也已经枯萎了。几只黄昏回家的乌鸦在树梢上栖息,不时地啼出凄惨的鸣声。不远处的小溪仍然有活力地流淌着,水面上架着一条异常简陋的小木桥,溪边有几户人家,昏黄的天空中飘着几缕冒出的袅袅轻烟,透出几许温馨。给孤苦伶仃、孤身只影的断肠人带来了一丝淡淡的释然。我的归宿在哪儿?断肠人抬头远望,一轮残阳映入眼帘,一条古道望不到尽头,前路仍是一片迷惘。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我的亲人?没有人回答,只听到老马嘶哑的叫声,西风吹来的风声……”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自己联想与想象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融入了诗词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文中浓厚的羁旅之思:寂寥凄凉的环境,孤独落寞的人儿,惆怅悲伤的心情和渴望回归的盼望。因而,学生也就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学生有了兴趣,这对接下来学习其他古典诗词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巧用方法,学会运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鉴赏古典诗词的方法很重要,教师要注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和赏析。高中阶段古典诗词的类型繁多:闲适隐逸诗(陆游《游山西村》),谈禅说理诗(王维《终南别业》),山水田园诗(孟浩然《过故人庄》),即景抒怀诗(崔护《题都城南庄》),边塞征战诗(王翰《凉州词》),咏史怀古诗(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托物言志诗(郑思肖《画菊》),思妇闺情诗(李璟《摊破浣溪沙》),借景抒情诗(范仲淹《苏幕遮》),悼亡游仙诗(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赠友送别诗(高适《别董大》),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把鉴赏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积累并运用到实际当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鉴赏能力。
具体方法:(1)反复朗读,把握意境;(2)了解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把握感情基调;(3)抓住典型的意象,发挥联想和想象,把握诗词的内涵;(4)抓准诗词的诗眼和理解末句,把握思想主旨;(5)熟记表达技巧,把握表达效果。掌握好了这些方法,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旨。如我在教学《山居秋暝》时注意强调突出“空山”一词,“空山”是王维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意象,“空”非万念俱灰,也非空无一物,从诗人皈依佛教来看,“空”乃指环境的寂静空旷,诗人淡出红尘的归隐情怀。“空山”是王维诗中一个很重要、很典型的意象,可通过联系王维其他的经典诗句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表现的是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鹿柴》中“空山不见人”表现山的空寂清冷;本诗“空山新雨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空山”犹如世外桃源,是诗人遥指的精神家园。
另外,“诗中有画”是王维诗的总体特色,更是本诗的突出品质,让学生体会这一特点应是教学的重心。我在教学中着重对“诗中有画”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然后让学生扣词析句进行品赏,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语言转化为脑中诗意的画面,从美术的角度玩味画的效果,一幅极幽美的画面就显现出来了:上有月之清辉,下有泉之淙淙,俯仰之间,月色弥漫;听有浣女笑声,视有莲叶纷披,视听之间,人勤气和。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景更幽美,还有什么比这样的人更生动?
又如陆游的《书愤》和杜甫的《旅夜书怀》这两首诗,它们的格调沉郁苍凉,色彩浓重,但意境惊人地相近。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先以学过的陆游的《书愤》为楔子,引导学生自学杜甫的《旅夜书怀》,就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歌,还能达到知识前后联系紧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效果。
古典诗词教学,教师要多传授既有的知识,学生应把握所巩固的知识,两者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获得最佳效果。
四、拓展延伸,触类旁通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古代经典诗词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民族精神,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教学中,学生不能满足于单一的课堂讲授,还要把视角引向更为广阔的诗词领域,不断地汲取课外的丰富养料,做到触类旁通,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功底,逐渐提升自己对诗词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领悟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完既定的古诗词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如学完王维的《山居秋暝》,可拓展延伸学习其他有关闲适、归隐的山水诗词,了解山水田园诗派的其他诗人,品析同一题材的诗词的思想感情是否相同,王维的其他作品还有哪些,与他同时代的著名诗人还有谁,等等。依此类推,学生掌握的课外知识越来越多,日积月累,理解、品味和鉴赏诗词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主动学习的欲望就会更强烈,教学效果也会更显著。
古典诗词教学任重道远,教师应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努力摆脱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积极改进创新教法,让传统文化课堂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