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 2013-02-08
2010年,教育部将产教融合纳入顶层设计,从宏观上构建职业教育的国家制度、国家体系、国家体制、国家政策。这一年,43个行指委正式成立。两年来,根据国家产业优化升级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各行指委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中。
对接职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结合企业实际生产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各行指委参与制定了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新的专业教学标准努力满足国家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要求,受到普遍好评。
各行指委利用与企业联系紧密的优势,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校企一体化办学实践,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物流、交通运输、纺织服装、有色金属等行指委推动学校与企业共建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和工艺技术服务平台,推动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技术人员到院校教学,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共赢。
在各行指委的指导下,职业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各行指委还积极推动本行业企业积极接受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财政、粮食、商业、林业等行指委利用教学改革研讨会、人才培养成果展示、人才竞赛、创业大赛等活动,推动职业院校教师提升专业教学水平。
不久前,教育部对行指委进行了重组,同时批准增设新的行指委。目前的53个行指委覆盖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除国际组织外的所有门类,人员结构更加优化,力量更加强化,委员总数达2600余人。重组后的行指委职能也相应扩展到高等职业教育,更加体现高职引领、中高职衔接、协调发展的理念。部分行指委根据工作需要还设立了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形成了全指委、行指委、专指委三级职业教育指导工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