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化、图解性与消隐性

2013-04-29 14:09:43王遥陈丹阳卢朗
设计 2013年6期
关键词:视觉图解表皮

王遥 陈丹阳 卢朗

摘要:建筑作为消费文化的基本形式,与社会生活发生很大的互动,一定程度上建筑势必映射和反应现实。而“超平”作为描述日本和当今世界的关键词,其特征自然也会体现在设计中,超平建筑的研究显然势在必行。表皮作为建筑最敏感的部位,首先揭示社会暗流,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但综合以上,纵观国内近几年的超平建筑表皮方面的研究,成果甚少。结合当下环境,消费社会视野下超平建筑表皮呈现的众多特征诸如它的视觉化、图解性、消隐性、临时性特征……

是当下急需研究和探析的。

关键词:超平建筑 表皮 视觉 图解 消隐

建筑作为消费文化的一种基本形式,与当下社会消费发生了很大的互动。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认为消费文化与电视媒体促进了影像与符号的過量生产,从而产生了一个仿真的世界。“超平”(SuperFlat)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描述当今社会现象的关键词,它包含了多层意思。首先它反映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媒体深入地入侵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象。表现为社会、风俗、艺术、设计、文化等方面都极度扁平、“薄”、“图像化”。另一方面“超平”同样指无差异的世界,在2006年托马斯-佛里德曼出版专著《世界是平的》,文中描述由于资本、技术、信息的全球化流动,世界格局形成了无差异的世界。超平设计渗透了方方面面:平面、产品、建筑、舞蹈无所不在。

建筑做为社会经济文化的载体和映射,势必反映上述特征。建筑评论家五十岚太郎在评价日本当代建筑师作品的特征时,引入了艺术家村上隆首创的“超平”(superFlat)一词,并把超平建筑的特征归纳为两点:“一是将建筑表现集中在表层;二是打破建筑中各层面的构成和顺序关系不再区分或强调建筑中的主与次而将其等同地排列后再重新定位思考”。隈研吾、妹岛和世、西泽立卫和青木淳等人被其称为“Flat派”的代表,他们的作品呈现出对建筑表皮的关注和对旧有建筑体系的漠视。文章着力于对超平建筑在后现代消费浪潮的作用下建筑表皮(surface)呈现的重要特征和原因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通過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超平建筑做出更本质和深刻的理解。

观察近些年的超平建筑作品,很容易发现日本建筑师对建筑表皮的倚重,他们把表皮比作人的肌肤,用最外层、最敏感的部位首先向我们揭示社会潜藏的暗流。在他们的设计中,表皮和内部空间可以是完全独立的,甚至可以说表皮就是建筑的全部内涵的精华体现。超平建筑对表皮的特别关注,除了和当代社会的消费文化息息相关,也是日本文化的连续性表现。如果我们回顾日本文化传统,会发现对于事物表面、表层的关注在日本文化里确有着独特而深厚的历史渊源。英文“superficial”描述为某“物”表面丰盈而内涵空乏的空旷或无意义的状态。这个词汇表达了西方文化传统里对于“表皮”、“表层”的看法,这种理解下的“表皮”即非本质的东西。而在日本文化的措辞、语境里,“表面”、“表皮”相比于表面背后隐藏或包含的内容,是更为本质和透彻的。事物的“表面”决定或是影响着其本质。正是由于这样的文化背景,使得日本当代建筑师更加着重建筑外界面表现的探索,并且与“超平”概念联系起来,打上了浓厚的日本文化色彩。

观察大量超平建筑作品你会发现,空间作为三维存在已经融入了被抽象化的二维表层中。建筑表皮不再附属于体量甚至可以游离于体量之外,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述说建筑内部空间与功能不再是表皮的唯一大事,超平建筑表皮在消费文化浪潮冲击下呈现视觉化(图像化)、图解性(透层化)、消隐化、临时性等多元化特征。

1.视觉化特征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了“世界图像时代”的著名表述,他认为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时代,设计也趋于图形符号的方向发展;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出版的对20世纪下半叶影响深远的著作《景观社会》一书也写到:“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spectacles)t41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部转化为一个表象。”“景观语言由主导生产体系的符号(signes)所组成,这些符号同时也是这一生产体系的最终和最后的目标。”德波描述的符号、表象均是景观视觉化堆积而成的产物,一切景观均可被图像所取代。建筑作为景观的一种,自然也呈现出视觉化、图像化的特征。

在各种充斥着過剩图像和符号的网络媒体作用下人们逐步习惯于通過图像定义现实,外观在一定程度上优于现实的存在。社会从文字阅读时代进入到了图像时代,从固体时代进入了液体时代。相对于文字的阅读,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图像媒介,从而也导致了对深度的摈弃,强调表面化,追求均质。三维实体的感觉越来越被一种表皮式的二维的图像表达所替代。城市空间乃至建筑的外界面都被约减为一种二维层面上的图像,非物质属性被不断的放大,人们关心的是包襄着物体的六个面的图像,而非物体的实体和空间的内容。超平建筑表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一跃成为焦点的,功能和空间正在被逐步边缘化。也难怪库晗斯在评价妹岛和世时将其风格归之为“平面图建筑”,这里的平面可以类似理解为图像、视觉化的抽象结果,带给我们的感受类似于漫步在電脑与游戏中的城市和建筑物的感觉。

意大利Tods品牌因为伊东丰雄设计的表参道大楼(国1、图2)在东京占有一席之地。在“L”型的平面基地上,一般的设计是用玻璃幕墙表皮包裹建筑物墙壁,伊东式表皮做法则是给建筑物做了六个面的白色混凝土制骨架,骨架的形状为抽象化的榉树剪影轮廓,网状交错,200个空隙填充双层玻璃,用以通气和结露,剩余的由铝板填充。抽象化的图案表皮呈现,恰到好处的迎合了品牌的经营理念并很好地融入周围的环境,用表皮自然地隐喻来自表参道上成排的光叶榉树。按照伊东所说的,“树木是一种自治的自然物质,因此它的形状有着内在的结构合理性。在某种程度上,以一种有层理的树木轮廓模式来生产一系列合的结构化产品是完美理性思维過程的结果。”通過对单一的抽象图形的复制和叠加,形成的连续的图案系统并围合成的立面,就好比莫比乌斯带似的界面,建筑表皮在这里循环反复。青木淳设计的位于大阪的白色教堂是一个只可以容纳80人的礼堂小空间设计。整个空间飘渺纯粹,外表皮的设计充满诗意,双层外立面玻璃夹着方钢围合的立面,环形方钢穿插、重复、整片编织,画面感极强,乍看宛若水晶盒子中拥满泡沫,内部空间也因为表皮的处理朦胧神秘。

2.图解性(diagram)特征

“图解性是相对于建筑的建构性而获得的一个意向,建筑材料的虚化,表面化,整体的非承重感,建筑各部分构建的消解,与基地的脱离。这种图解式一种外来力量控制的图解……归属感和承重感的取消,伴之而来的是空间的轻盈和自由分割。”由于设计界面的二维化处理,透明、半透明、反射材料的运用,超平建筑表皮呈现出类似于剖面图的图解化特征,从而带来了类似于轻盈、漂浮、消解、脆弱之感。

像是石上纯也设计的神柰川工科大学KAIT工房(图3),整个建筑就像巨大的透明盒子,完全图解式的呈现方式,直观具有表现力,所有的设计内涵都直观地暴露在10mm厚的玻璃表皮上,表皮下三百零五根细长的五米钢柱,看似随意、不规则的散布却饱含谨慎的思考,舍弃传统矩阵排列方式。连续的玻璃外表皮处理手法,完全模糊室内与户外的空间界线并将室外的景观毫无保留的引入室内,KAIT工房可说是一座建筑图解化表现的最好范例,结构的美在此转化成图解式的景致。伊东丰雄的仙台媒体中心(2001)(图4)设计,通過透明的双层玻璃幕墙表皮,呈现了内部空间类似于悠游水草生长摇曳的惊人效果。在这里建筑成了“透明流动的类固体”,传统建筑中的“梁”“柱”“墙”均消失殆尽,剩下了朦胧的板和透明的肌肤;妹岛和世李子林住宅的超薄表皮设计,由于墙体的厚度只有5-6公分,压缩维度产生了类似于透层重叠的效果。

3.消隐化特征

“消隐”可以说是日本美学意识的根基所在。日本的传统美学缺乏中心性,在神社之中,穿越层层的屏门,所靠近的却是什么也不存在的中心。建筑亦是如此,建筑表层的虚化,材料的隐匿,整体的非承重感,各部分的消解,部分的掩埋都是為了追求消隐的手段。在所有建筑材料中,玻璃具有独特的透光、反射的品质,可以说是最非物质性的建筑材料、铝等金属材料也很容易让建筑物在容纳自然的同时消隐于其中。SANNA⑥设计的位于荷兰卢米埃公园咖啡厅(图5)就是很好的例子,建筑整体是没有前后中心分别,轮廓没有边界,仅仅是两个圆的叠加而成的“环”,简洁的就像日本禅宗画家仙崖⑦的水墨简笔一般,透明玻璃包裹的环状物空间柔柔地降落在公园中,建筑在这里与周围环境交融、消隐直至消失。隈研吾也是探索建筑表皮消隐的大师,一栋名为“水玻璃”的全玻璃别墅带来了建筑表皮消隐的新思考,营造出捉摸不定的建筑效果。消失的边界使得建筑完全与自然融为一体。隈研吾在这里要做的不仅是利用玻璃表皮的透明性让建筑消隐,还是要利用视觉让透明空间连续起来,在这里你找不到“墙”。

除了材料,建筑物轮廓、肌理和整体的表皮颜色气质对建筑的消隐也有很大的影响。建筑师西泽立卫和艺术家内藤礼合作设计的丰岛艺术博物馆位于面朝内海的山坡上,建筑形状像一个硕大的白色水滴,建筑表皮采用的是不占空间的混凝土薄壳结构,白色混凝土壳体25厘米厚,完全没有柱子或可见的辅助结构,具有戏剧性的横向扩散感。该设计是掩埋手法的巧妙运用,白色建筑一半深埋,小部分露出,覆土表皮处理手法使建筑从人们的视野中完全消失,天花板上可以引进微风,捕捉光,制造开放感形成有机空间。景像会随着季节和时间的改变而做出无穷的变化,宛若水滴划過大地,渗入消隐与其间。

结语

通過以上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超平建筑表皮呈现的多方面敏感特征与当下的消费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关系,可以说相当一部分的表皮特征即为对消费社会的映射。在超平建筑六面几何体的背后,隐藏着建筑师对当下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刻思考和理解,并与日本本土力量共同作用于建筑本身,超平建筑表皮以抽象视觉化、图解化、消隐性的特征来诠释当下日本和世界的变化。但这仅仅为当下超平建筑表皮特征冰山一角的显现,随着液体时代的进一步加速到来,各种形式和内涵外现的建筑势必如潮水般涌来,这可能是传统被颠覆的契机和突破口。

猜你喜欢
视觉图解表皮
建筑表皮中超薄基材的应用分析
人也会“蜕皮”,周期为一个月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
群众(2016年11期)2016-11-28 10:45:58
马修·伯恩的舞蹈剧场美学:走向哥特之美
演艺科技(2016年10期)2016-11-26 22:12:27
浅析油画色彩表现的理性化方式
试论舞蹈与杂技的“跨界”现象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51:06
亨利摩尔雕塑的外在视觉意义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城市综合体表皮到表皮建筑的参数化设计
图解天下
新财富(2015年8期)2015-11-20 10: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