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充分强调了,一名教师最根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所谓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独立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多种智力因素结合和多种心理机制参与的一种综合性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提高其掌握知识的水平和速度,并能够不断地扩大知识面;自学能力又是发展独立工作能力、科研能力等其他方面能力的重要基础。可以说,自学能力是使一个人终身受益的法宝,在提倡终身教育的今天尤为重要。自学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大学生培养自学能力需要学校的重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自身的努力。
一、学校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1.调整课程设置,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并实施完全学分
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学校应对各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及课程大纲进行合理修订。适当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并实施完全学分制,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自主时间,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学校在设置课程时,要模糊和淡化理论课程,将原来的理论课程和实践类课程进行整合,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使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融入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去,这样形成“学习—应用—学习—再应用”的循环。
2.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组成各类专门课外科研小组,深入生产第一线(或开放的实验室)进行研究。通过这样一些活动,大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均有明显提高,特别是科研能力、创造发明能力更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3.提高学生文献检索和利用的能力
开设文献检索和利用课,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使之有效地运用文献信息顺利解决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学生初步具备获取信息、自学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有人估计,四年学制学生所学的知识仅是今后10年内工作所需知识的10%左右,还有90%的知识要靠他们在工作中自学获得。
1.改革教学方式
教师应采用少而精的教学方式,就是重点讲授核心内容,留一部分内容让学生思考。还要避免“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尊重学生的主體地位,这样既符合教学规律,又符合学习规律。
2.采用启发式教学
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之进行独立思考的有效方法。教学本身就是教与学的互动,教师应让学生主动思考,跟随教师讲课的思路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知识进行分析和综合,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3.激发学生的自学热情
教师可通过行为方式的诱导、课堂教学形式的改变等方法,使学生产生更强的求知欲望和更浓厚的研究兴趣。要鼓励学生多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获得更多、更广泛的信息,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三、学生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1.正确选择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
选择目标要以自己的需要和发展为基础。在校学习的大学生可以把弥补某个薄弱环节作为一定时期的主攻目标。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为自己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养成按自己选定的目标、制订的计划进行学习的习惯。
制订一份有效的学习计划表可分为三步:第一步,统计非学习的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所占用的时间总量;第二步,计算尚有多少时间可用于学习;第三步,绘制一份每周活动图标,把学习时间列在突出位置。
2.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大学生必须充分利用高校的图书馆、校园网等资源。学会使用工具书、教科书,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料室、计算机网络等独立地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各种必要的知识信息。在学习或自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向教师请教。专家、学者、教师、能人以及学有所长之人是教师,期刊、文献、词典、参考书等也是教师。同时,要经常与同学、朋友交流心得,讨论学术问题,能互相启发、互相促进、活跃思想,提高学习效果。
3.掌握学习方法
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更为重要,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大学生要注意学习身边优秀同学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同时不断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大学阶段,教学的各种组织形式都不同于中学,大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方法上要适应这种变化。低年级的课程主要有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这些课程相比中学具有更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要求大学生提高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大班上课,提问的机会减少,要记下一些问题自己钻研或课后提问;讲课速度较快,教师讲解的顺序与教科书不一定完全一致,内容上有所取舍,也有所补充,着重点也不同。学生听课时要按照教师的思路,抓住重点和难点,积极思考,深入理解教材,形成系统的观点和科学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学能力。课后的复习要求学生阅读的内容较多,还要备一些参考书,自己独立研究,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归纳总结。
4.学习时间管理
大学生要学会自我管理,首先是要管理时间,把学习时间和其他时间分配好。学习是大学生的天职,制订学习计划、学习时间表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要使学生养成积极探索、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必须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