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霞
从1958年开播电视节目至今,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从“转‘播”、模仿报纸评论到《焦点访谈》,再到《新闻1+1》,直至专职电视评论员走上荧屏,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不断演进,不断进步和升华。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历程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就新近发生的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重大新闻事件及其所反映出的问题发表看法,对事态的演变和发展进行分析评述的电视节目形式,是电视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实行舆论监督,指导生活和工作的重要途径。[1]
电视评论节目的信息传播载体是经声、光、电等技术手段处理,还原以视频和音频为主的电视语言符号系统,而传统评论的信息传播载体是文字符号系统,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2]这一显著区别,决定了电视评论节目的形态既要符合传统“评论”的一般特征,又要符合“电视”的传播特点。
我国最初的电视评论纯粹是对报刊评论的摘录,几乎没有电视的主体意识。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出现少量由电视编辑或记者撰写、播音员播报的“编者按”“编后语”之类的电视短评,遗憾的是“文革”一开始,这种具有一定电视主体意识的评论就销声匿迹,电视评论又回到了最初摘编报刊评论的状态。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电视评论逐渐摆脱“文革”的思想束缚,开始尝试将评论与画面相结合的节目形态,但“电视味”仍显不足,画面与评论缺乏有效地融合。1988年,中央电视台借重建评论组之机,对《观察与思考》节目进行改版,并更名为《观察思考》,尝试将音响画面与文字融于一体、现场采访与即时分析融于一体、公众观点与记者点评融于一体,较好地将纪实性与思辨性进行融合,开创了我国电视述评节目的先河。1993年5月,中央电视台评论组升格为新闻评论部,此后推出的一系列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不仅标志着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成熟,而且奠定了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的基础,并对后来的央视《新闻1+1》、浙江电视台《新闻深一度》等具有较大创新价值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产生了深刻地影响。
二、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主要形态
电视节目形态,是指与电视节目内容相对应的电视节目表现形式,它是电视节目制作方式的核心,提供着适用于不同内容的电视处理方法。几十年来,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继承中发展、创新,形成了主评型和述评型两种基本的节目形态。
1. 主评型电视新闻评论。所谓主评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指以“评”为主、以“叙”为辅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按照“评”的形式差异,主评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对话式评论”。评论员、评论嘉宾扮演评论意见传播主体的角色,主持人则扮演“议题发起者”的角色,央视国际频道的《今日关注》、新闻频道重大新闻播出之后的“演播室访谈”、财经频道的《央视财经评论》等都属于此种类型。值得注意的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这种“访谈”出现超越演播室局限的趋势。
二是“家常式评论”。此类评论与“对话式评论”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其节目场景接近于生活场景,更为“休闲”;另一方面是此类评论节目中的主持人不仅是“议题发起者”,同时也是“议题参与者”,因而成为节目的核心人物。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便是此类评论节目形态的最典型代表。
三是“论坛式评论”。参与评论的除了评论嘉宾、评论员之外,还有现场、甚至场外嘉宾。与其他类型的电视评论相比,“论坛式评论”的观点更多元、评论者之间的互动与交锋更频繁也更激烈。央视已经停播的《实话实说》《央视论坛》以及综合频道的《一起聊聊》、经济频道的《对话》等都属于此种类型。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场外评论嘉宾、观众实时“连线”参与讨论、表达观点创造了条件。
2. 述评型电视新闻评论。所谓述评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指“叙”(述)的时间较长、而“评”的时间较短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类似于纸媒评论的“夹叙夹议”。按照“叙”(述)的时间长短,述评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新闻调查式评论”,评论性信息与叙述性信息大致各占一半且交替出现。此类电视评论注重交代新闻背景、分析新闻事实,通过巧妙的结构预设、恰当的内容遴选来体现观点,“让事件中的人和事实证明记者想证明的观点、指出记者想指出的意义、驳斥记者想驳斥的诡辩” [3],引导观众自己做出合乎情理的判断和结论,而不是由主持人或记者直接对事件进行评论。央视的《焦点访谈》就是此类电视评论节目的典型代表。
二是“述后点评式评论”。此类节目看似以“述”为主,“述”的时间长,“评”的时间短,但实际上“评”却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述”只是在为“评”做铺垫。评论“点到为止”,却往往能够“点中要害”,是此类节目最大的特点。央视新闻频道的《世界周刊》、经济频道的《第一时间马斌读报》(后更名为《第一时间读报》)等均属这一类型。
三、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的未来走向
50多年以来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央视开播《焦点访谈》以来,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充分继承、发扬深度报道、纪录片、纪实等节目形态的优点,节目形态日益成熟。与此同时,如何进一步凸显“评论”个性、体现评论节目自身的特点,也一直是电视新闻评论界研究的课题和追求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产生了深刻地影响:一方面推动电视台、乃至某一节目的移动应用业务发展,央视和许多省级电视台的移动互联电视客户端相继投入市场;另一方面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网络电视终端的出现又促进了电视与观众的双向互动,改变了传统电视直线型、单向型的传播模式。这些影响体现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就是观众不再仅仅是观点的接受者,而且也成为观点的制造者和传播(分享)者。
全球最大的独立移动广告网络InMobi2012年3月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消费者在移动终端上花费的时间已经超过了电视,其中移动终端占据27%的媒体时间、电视占据22%的媒体时间。对传统电视而言,这既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也是一次实现自我嬗变的机遇。为此笔者以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将呈现三个发展趋势:
一是“实况评论”常态化。先有新闻、后有评论,是新闻评论的一般规律。但新闻评论作为一档新闻节目,追求评论的时效性始终是其题中要义。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传播媒体和技术使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双向互动获得了新的表现方式和传播渠道,让评论与新闻同步成为可能。事实上,近年来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央视以及各省级电视台都曾尝试利用卫星连线对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现场评论。从“实况转播”到“实况评论”,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一次重要突破。
二是“公众评论”常态化。1998年10月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视察中央电视台时曾经赠给《焦点访谈》节目的编辑、记者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移动互联网时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作为“群众喉舌”,已不再仅仅是“为民代言”,而是越来越多地“让公众自己发言”,这种发言也不仅仅是街头的随机采访,而是让更多无缘被记者采访到的普通观众,通过移动互联技术走上荧屏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三是节目形态个性化。移动电视终端的发展,将进一步“细分”包括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内的电视节目受众。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从选题到风格、再到节目结构,都只有更加突出个性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赢得生存空间。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的灵魂与旗帜。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形态,将更加丰富多彩并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电视新闻评论,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q7rF62aShF- 4szpnZA7rw2A2Ncplgwkg_EBMixKBqLp2xh2gjJGVg2gScJg7BB67)
[2] 陈宝金:《电视栏目建设和管理初探》,《新闻传播》2013年05期,第74页
[3] 罗耀霞 钟益帆:《电视评论节目形态初探》,《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06期,第89页
(作者单位:内蒙古电视台)
责任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