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随着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的日益增强,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意识形态多元化渐成常态。作为时代和社会最敏感的神经,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现代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的行为、思想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提升党报引导力,坚守舆论主阵地,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认真学习全国和自治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特别注意联系实际,把提高舆论引导力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
地市级党报作为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担负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职责,只有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不断提升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水平,围绕改革发展的热点问题,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结合《通辽日报》在这方面的一些实践,我认为提升舆论引导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习先行,保证媒体权威性
“打铁还需自身硬,绣花要得手绵巧”。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党报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学以致用、与时俱进,才能保证媒体的权威性,增强舆论引导力。
《通辽日报》始终把学习作为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建立了完善的制度,形成了长效学习机制。一是对于先进的政治理论和党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都第一时间召开党委会、支部书记会组织集中学习,做到先学一步,学深、学透,为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提供理论保障。特别是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及时组织学习,通过学习使全体人员深刻领会中央、自治区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自治区的决策部署上来,保证新闻宣传工作重点突出、方向明确。二是请进来、走出去。在定期组织人员到先进地区学习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抓住一切机会邀请专家学者到报社讲课。三是坚持班子成员讲课制度,党委班子成员在做好自身学习的同时,结合自身的学习体会为全体人员讲课,在报社营造求学向学之风、刻苦钻研之风、博学慎思之风。四是要求各部室坚持学习例会制度,每周抽出时间组织学习,加强工作人员相互之间的交流。
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我们还要不断提高认识,加强重视,要求全体人员把学习作为提高工作本领与效率,化解能力危机的重要手段,坚持学,持之以恒,长学不倦;广泛学,不仅要学好政治理论、专业知识,还要自觉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不断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继续在全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坚持正面宣传,做好重大主题报道
重大主题报道,历来是党报的传统优势,是主流媒体主导社会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方法。对地市级党报而言,只有加强策划、创新形式、增强深度,深入挖掘重大主题报道这一新闻富矿,切实凸显主题的“重”和“大”,才能形成有影响力、社会效果好的新闻报道,更好地彰显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实现领导满意与读者喜欢的“双赢”。
今年四月,自治区党委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作为对内蒙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学发展的整体谋划,“8337”发展思路的内涵十分丰富,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为了把学习宣传贯彻“8337”发展思路引向深入,《通辽日报》适时推出“贯彻落实‘8337”系列重大主题报道,我们切实把这一重大主题宣传作为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一环,深入研究自治区发展思路与通辽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契合点,精心策划选题,创新报道形式,坚持点面结合,在“精、深、活”上做文章,集中优势版面,开设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专栏,选调精兵强将,打造出一批影响大、效果好的精品力作,全面深入地报道了通辽市在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上的生动实践、工作亮点和突出典型。同时,还配发了系列评论员文章,为通辽市深入贯彻“8337”发展思路,促进全面深化改革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也让报纸的舆论引导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8337”重大主题宣传工作中,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有益的经验,但也暴露出过于模式化、程式化等一些问题。做好重大主题宣传,切实提升舆论引导力,需要我们不断探索、总结,更加注重新闻报道的高度与深度,注重资源整合协调,突破传统报道模式的“藩篱”,创造性地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切实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更加鲜明有力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社会进步的主流展示好,如此才能真正履行好党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职责。
三、释疑解惑,做好突发新闻报道
对突发事件进行舆论引导,是党报的重要使命之一。作为主流媒体,党报要起到中流砥柱、定海神针的作用,牢牢把握话语权,抢占舆论制高点,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报道事件动态和处置进程,为受众解疑释惑,当好社会的“稳压器”和“解压阀”。
每当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也是读者和群众对媒体关注度最高的时候。面对突发事件,党报必须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准确把握“时、度、效”,从容应对,正确引导。
例如,科左后旗“4·22”地震发生后,《通辽日报》第一时间做出安排部署,调派主要力量,深入灾区,对各级领导指挥抗震救灾工作、社会各界踊跃支援灾区和灾区群众生产自救等情况进行全方位、无死角地实时报道,推出《大灾凝聚科尔沁力量》《穿越灾难 砥砺前行》等新闻特写和新闻综述,注重以新闻性现场感突出重大主题,将通辽市各族人民的抗震救灾行动升华成一种力量,鼓舞士气,振奋人心,彰显了党和政府对灾民的承诺与责任,突显了灾难面前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精神,有效地为抗震救灾凝聚了力量,同时也维护了社会稳定,发挥了主流媒体的正确引导作用。
做好突发事件报道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在突发事件面前,我们要做到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正确引导,发出主流媒体声音,促进信息全面真实客观公正地传播,才能牢牢把握舆论的正确走向,有效压缩谎言和负面舆论的空间。
四、加强评论,提升党报影响力
对于地方党报来说,舆论引导能力强不强,关键在于有没有符合自己社会身份和社会作用的声音。这个声音,就是评论。一篇好的评论,可以起到引领舆论、解疑释惑、凝聚力量、鼓舞斗志的作用。
《通辽日报》高度重视新闻评论,抽调精英力量,成立专门的评论小组负责评论的撰写,通过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和特殊作用,提高党报对大政方针的阐释和解读功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洞悉时代主题,了解和回应社会关切,满足公众对意见信息的知晓权和话语权,以深度思想彰显党报高度。
今年以来,我们围绕通辽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选择群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以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形式,配合重大主题报道,形成舆论强势。为配合深入贯彻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重大主题宣传,我们推出了《发展民生和社会事业为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把思想和行动凝聚到重大工作部署上来》《立足时代背景发展现状 认真贯彻落实发展思路》等多篇评论,为“8337”发展思路在通辽市的深入贯彻指明方向、鼓劲造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有效地扩大了报纸的影响力。
五、进军新媒体,占领新兴舆论阵地
随着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迅猛变革,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社会舆论的形成和传播渠道更加复杂多元,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正在重塑调整,新兴舆论阵地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新闻宣传整体格局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凸显。
《通辽日报》在发展好传统媒体的同时,不断强化阵地意识,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发挥主流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优势,积极向新兴传播领域延伸。我们先后于2010年8月和2010年10月开通了“中国通辽网”和“通辽手机报”,抢占新兴媒体的舆论高地。“中国通辽网”和“通辽手机报”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运用新闻专题、多媒体报道等网络媒体的传播手段,创新宣传报道方式,全面展示通辽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经过三年多的发展,“中国通辽网”已经成为通辽地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舆论阵地,在宣传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今年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品牌大奖评选活动中,该网站摘得“全国地方网站十佳特色品牌奖”与“全国地方网站最佳本土传播力品牌奖”两项大奖。
新媒体,贵在“新”。在新媒体建设过程中,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对新事物的发现力和理解力,增强自身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充分利用好这块阵地,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宣传通辽市委、市政府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的思路、举措和成效,大力宣传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典型和社会上的新风气,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切实把新媒体建成宣传党的主张的新阵地。
责任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