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岳峰
我科2006年10月~2012年10月间采用皮下埋藏的自体颅骨瓣结合钛网、钛连接片、颅骨锁回植行颅骨修补共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8例,男39例,女18例;年龄5~55岁,平均30岁;本组病例入院后6例行单纯去骨瓣减压术,52例行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其中硬膜外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内血肿20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18例,高血压脑出血9例。
1,2 颅骨缺损部位及大小:额颞顶部30例,颞顶6例,额颞22例,双额8例,双侧大骨瓣10例。骨缺损面积最小6cm×8cm,最大12cm×14cm。
1.3 骨瓣保存:本组病例部分术中清除血肿见脑压仍高,但无急性脑膨出,无广泛大片脑组织坏死,部分清除血肿后脑压不高,但脑波动较差,考虑术后脑水肿,仍去骨瓣减压,硬脑膜不足处用人工硬脑膜修补扩大成型。开颅术后,50例将骨瓣包埋于右下腹皮下,8例包埋于右大腿外侧皮下,(5例孕妇,3例曾行腹部手术,不适宜腹部包埋),以上骨瓣大部分行铣刀开颅,部分线锯开颅。
1.4 临床表现;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颅骨缺损综合征,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忧郁,恐惧,有震动感等。其中有创伤性精神症状8例,癫痫发作2例,对侧肢不全瘫3例。修补前患者骨窗平卧时塌陷52例,稍彭隆6例,皮肤切口愈合良好,头颅CT检查部分病例脑室稍扩大,变形。均不影响手术。
1.5 手术治疗:手术时间大部分在80天~3个月,最早为术后50天。最长时间为6月。手术方法:全麻后,首先取出腹部或大腿皮下游离骨瓣,清除表面脂肪组织,放置于生理盐水中备用,沿原手术切口入路,小心分离皮瓣及部分颞肌筋膜,避免损伤人工或假性硬脑膜防止脑脊液漏,一旦破损即严密缝合。充分显露骨窗缘,50例游离骨瓣大小正常,用三枚颅骨锁固定,3例游离骨瓣吸收明显,将游离骨瓣相邻两边与颅骨紧贴,钛连接片固定,缺损部分选择小片钛网修补。5例轻微吸收,用颅骨锁不能完全固定,选择用钛连接片固定,术后均硬膜外放置引流管一根,缝合后加压包扎,整个手术过程顺利,修补骨瓣与缺损的骨窗均能做到平整对接。
1.6 术后处理:术后静脉使用抗生素5~7天。引流管于术后24~48h内拔除。
2 结果
术后2例出现硬膜外血肿,量约30ml,选择从引流管处注入尿激酶溶解引流,两日后完全吸收,1例患者出现排异反应,感染,手术切口不愈合,流脓,积极治疗3周无好转,再次手术清创,取出内植物。其余病例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颅骨缺损综合征均得以改善,6例术后1周创伤性精神症状得以明显减轻,5例肢体不全瘫经锻炼2个月后生活能自理。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未发生癫痫发作,均无感染、积液、骨质吸收和排异反应发生。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行颅骨正侧位片检查示自体骨瓣愈合良好。
3 讨论
3.1 1821年,Von Waithet首创自体骨骨瓣修补颅骨缺损。从此开始尝试用自体骨修补颅骨缺损的方法,如用髂骨、肋骨、胸骨、肩胛骨等修补颅骨缺损。也有人用尸体的骨瓣修补颅骨缺损直至后来,人们开始保留自体骨瓣作为修补颅骨缺损的材料。
3.2 颅骨修补的异质材料很多,有钛合金、有机玻璃、硅胶片、仿生颅骨板等异质材料。保留自体颅骨骨瓣作为颅骨缺损修补材料,具有其他异质材料无可比拟的优点:①具有很好的生长潜能和抵抗感染的能力:②放射无异常显影、无菌、无毒、热的不良导体,能抵抗电离和腐蚀;③无抗原性,不会产生,排异反应引起的皮下积液;④患者容易接受,经济实惠,并消除非生物材料造成的患者心理上的负担;⑤生理弧度恢复,能抗张力、抗压、抗击、隔温及防寒等;⑥回放后能与颅骨很好吻合,生长较牢固:⑦取材方便,不需另外购买、塑形、修剪、消毒。可提前手术治疗时间,避免或减轻颅骨缺损综合征,促进局部脑组织的血液动力学的恢复。缺点:①骨瓣包埋时间太长会造成骨质吸收,骨瓣变小变薄,严重限制修补手术时间;②造成包埋部位的不适;③还可能造成包埋部位的感染。
3.3 曾有人,将骨瓣包埋于帽状腱膜下,但会增加骨窗皮瓣的张力,不能完全有效的减压,(因骨瓣本身所占体积约50ml),给患者带来不适,影响外观,形成精神压力。也有学者将骨板包埋于大腿内侧皮下,笔者认为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因翘腿时会压迫到骨瓣,引起疼痛。故本组病例大部分选择将游离骨瓣包埋于腹部皮下,特殊病例包埋于大腿外侧皮下。
3.4 对于植入自体颅骨发生吸收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有人认为与高压消毒、颅骨多发骨折、年龄、脑室一腹腔分流手术等相关。尽管临床报道发生率并不高,我们的研究尚未发现自体颅骨吸收,但仍需对大量病例长期随访才能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