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无言

2013-04-29 06:18
艺术品鉴 2013年6期
关键词:御制粉彩乾隆

中国画讲求诗、画相配,画中要见诗情,诗中能觅画意,文人画尤是,画中若少诗意,即便工巧无双,终是徒有匠气,诗情画意俱佳,乃属神品。有清一代,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后一座高峰,满清帝王虽起于关外,定鼎中原后亦尊奉孔孟之道,沿袭汉家文脉,逐渐接受了汉化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起居用度也无不打上汉文化的烙印。就御用瓷器而言,自雍正帝起,便极力追求诗、书、画、印齐全的风格,完美契合了诗情画意的文人精神。于是,这类作品便不止是精致的工艺品,而且是卓绝的艺术品,达到了制瓷史乃至艺术史的顶峰。这件乾隆青花粉彩缠枝花卉开光梅菊图御制诗文柿蒂耳瓶便是这类艺术品的绝好代表。

此件作品糅合了大清盛世最高超的艺术因素——御窑厂的制瓷圣手、宫廷画院的杰出粉本、国内顶级的青料粉彩……而最令其身价倍增的则是清高宗乾隆皇帝亲作的两首御制诗:

幽谷香凝冰玉腮,寻芳才见一枝开。

雪过野径行行远,春到山村得得来。

最爱轻盈含数点,莫愁狼藉落成堆。

明窗雅助新诗兴,坐上曾延萼绿陪。

霜华点染素花寒,枫叶纷披柳叶残。

篱下爱看白玉盏,枝头忽作紫金盘。

晚芳摇落香犹在,冷艳依迟秀转攥。

我是诗人亦花史,一番吟赏一番看。

第一首诗咏梅,是乾隆帝即位前青年时代的作品。主要表现诗人雪中探梅,偶有所得,仙风临身之感。首联用拟人手法描写了幽谷雪中梅花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偶见寒梅时的愉悦心情;颔联写幽谷胜境,冬春交际之时,山村路旁的雪迹未消,但春意已伴梅花而来;颈联描绘了梅花的种种姿态,即便是花落之时也别有一番情趣;尾联表达了诗人在赏梅之际,心情愉悦,触动了诗情,同时也感到仙风拂面,好像有萼绿华仙人来陪伴自己。乾隆帝是历史上最多产的诗人,诗作多达四万三千六百三十首。很多题材多反复吟咏,咏梅之诗亦不在少数。这首皇子时代的旧作,得以出现在四件乾隆晚期至嘉庆早期以梅为题材的御用瓷作之上,可见为青少年皇子的得意之作,以至在晚年还津津乐道。

第二首是一首咏菊诗。首联描绘了菊花生长于萧瑟秋风中,连耐寒的枫叶和柳叶都早已凋残;颔联,白玉盏和紫金盘都是富贵帝王所习见的美好事物,恰被诗人拿来表现菊花优美的姿态;颈联是说即使花瓣凋落仍香气犹存,便是把玩于手,其冷艳秀美姿态不改,巧妙歌颂了菊花清高的格调;尾联,诗人已不仅是旁观的赏花人,而是化身为花史,融入忘我的境界。

梅花和菊花都是雍正、乾隆这对父子帝王的钟爱之物,在两朝的瓷胎画珐琅器上曾大量采用。于是乾隆帝的诗便和这脱俗的花儿一道,自然出现在帝王晨星把玩的风雅之物上。晚年的乾隆皇帝深深陶醉于自己的文治武功中,陶醉于他治理下大清帝国的国泰民安中,在志得意满之余,他便将更多的精力投注于平生所追求的艺术享受中,于是便有了我们这件御瓷极品的问世。

从目前传世的乾隆朝御瓷看,书写乾隆皇帝御制诗文多见三清诗茶具和各式壁瓶两类。除此之外,还有极少数的文房和陈设器,这些带有御题诗文的器物,特别是其中的陈设器,无疑都是置于乾隆帝身边,深受高宗皇帝垂爱的心头之物,工艺水平自然登峰造极,意义、档次更是非比寻常。

本瓶口颈呈喇叭形,两侧分别堆塑柿蒂附耳,腹部圆润而修长,圈足外撇,整体造型挺拔俊朗,线条流畅而不失节奏感。此瓶形首创于乾隆朝,由于其腹部空间开阔,既便于通景作画,也可运用开光手法布局,修长的颈部可堆塑各式双耳,亦可不加修饰,从而使这一瓶形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再加之其自身造型隽美出众,因此自出现之时,即成定式,一直流行至嘉、道两朝,并衍生出多种相似造型,加饰各式双耳,是乾隆朝以来最为成功的创新瓷器造型之一。

本瓶主体纹饰作于腹部四面开光之中,开光为长方倭角形,凸起于瓶身之上,从而起到突显其中内容的作用,同时也使画面更具立体感,但这种装饰方法增加了瓶颈与瓶腹胎体的厚度差,对制胎和烧造温度的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这一方法在此时也仅用于少量高档御窑瓷作之中。

四面开光之中的正背两面分别以墨彩隶书书写乾隆皇帝两首御制诗,诗作末尾分别钤“乾隆”、“宸翰”朱文、白文印。这一钤印方式,也是乾隆时期御制瓷器书写御题诗文时所惯用的。两侧面开光中分别描绘诗中所赞咏的秋菊与冬梅。菊花图以各色不同品种的秋菊为主体,花朵漫生于画面之中,或含苞、或绽放,左上一隅,一只秋虫闻香而至,既巧妙填补了画面空白,又为花朵增添了动感与生气。梅花图中一株梅树于画面下方蜿蜒而出,左右伸展,布满整个画面,梅树枝头不见枯叶,唯有粉、白两色梅花傲雪而生,一株火红山茶与梅树同栖同生,绽放于梅干一侧,不仅为画面增添生机,也预示着春日将近。两幅图画构图并不以饱满取胜,而是注重花朵之间的距离感与空间感,再搭配清雅的设色与细腻清秀的笔风,从而给观者一种温和沉静,而又不失富贵的美感。

本瓶辅纹饰以釉下青花和釉上粉彩交相绘制而成,口沿、肩部及足胫分别以粉彩描绘如意云头、回纹及蕉叶,将整个瓶身分为颈部及腹部两部分,分别绘制缠枝花卉图案,但纹饰主题不尽相同,颈部以粉色双犄牡丹花为主体,花朵、枝叶间穿插蝙蝠、万字结与红色柿果,其中柿果意在与瓶耳相互呼应。腹部四开光周围则绘制明清御窑瓷器上最为经典的缠枝莲花图案,其间缀有宝罄,与颈部所绘蝙蝠、万字结共同组成“福庆连绵”的美好寓意。整器纹饰绘画笔法工整细腻,用色种类丰富、色泽艳丽,而最为点睛之处在于其部分枝叶以青花绘制而成,发色淡雅,避免了因布局紧凑而产生的繁复之感,从而使整个图案在不失富丽堂皇的同时还透着一股清柔之气。

细心观察还可发现,本瓶主辅纹饰分别采用的牡丹、莲花、菊花、梅花四种花卉恰好组成一个四季轮回,这应该不是简单的巧合,而是包含着设计者蕴藏于其中精巧心思。

瓶内部和底部施松石绿釉,釉色清澈亮丽,色泽比嘉、道等朝所用松石绿釉浅淡,这正是乾隆晚期高档御窑器所施松石绿釉的典型颜色。瓶底部松石绿釉中心留有长方形空白,以矾红彩书写“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款识书写流畅洒脱,一气呵成。

此器处于乾隆向嘉庆过渡的关键时期,对嘉庆同类器物的烧造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运用了极为少见青花粉彩技法,又装饰了独一无二的柿蒂造型附耳,因此无论从艺术性、工艺性和特殊性等方面衡量,都极具收藏价值。

猜你喜欢
御制粉彩乾隆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窑开全青》粉彩瓷瓶
南宋《太宗皇帝御制戒石铭》碑(梧州本)
青玉雕御制诗描金长方形插屏
乾隆眼中的木鱼石
乾隆:来尬诗吗
乾隆御制“湘江秋碧”
乾隆御制嘎巴拉式盖盒
乾隆为何对香妃一往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