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刚
很多人对好莱坞商战大片《华尔街》仍然记忆犹新,迈克尔·道格拉斯塑造的华尔街金融大亨,通过娴熟的技巧赚取亿万金钱的本领让人赞叹。首善财富管理集团董事长吴正新也有类似的经历。吴正新用了20年时间在资本市场上让财富增值了100万倍。在他看来未来是对冲基金的天下,而打造中国对冲基金母基金平台更是未来的目标。
从500到5亿的创富传奇
吴正新的“传奇”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职业生涯,在金融系统工作辉煌之时急流勇退,毅然创业。二是创富经历,“我是先做业余投资人,后做职业投资人,从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到资本扩张,走了一条传奇的金融财富之路”。
1969年出生在湖北的吴正新,在学生时代虽还未真正了解财富的意义,但高考时仍选择了财经管理类专业,当时的他在懵懂中认为经济学“对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毕业后的吴正新没有像90年代初的很多年轻人一样等待国家分配,而是主动出击,选择金融领域的最前沿中国人民银行作为职业生涯的开端。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期间,他发表的一些有较大影响力的研究报告得到当时国务院及人民银行总行领导的高度评价,24岁即被提拔为科长,28岁被任命为一家金融机构的法定代表人。
“我上大学时,曾给自己制定了一项目标,就是每四年要有一次提升。”他2002年担任兴业银行北京某支行行长,2005年又成为北京银行的高层管理者,2006年创业。
其实,吴正新的创富之路并非从辞职下海开始,早在1990年他就开始了业余股市投资。在此后的20多年里,吴正新的创富之路分成两个阶段,前十年完成了从500元到500万元的过程,后十年则完成了从500万元到5亿元的过程。这其中的秘诀,可归结为他独到的财富之道和对机遇的把握。
“中国股市成立至今至少有十次大的机遇,每抓住一次,财富就会呈几何数级增长,而我就抓住了其中的五次机会。”吴正新告诉记者,第一次机遇是90年代的原始股投资。1990年的吴正新靠积攒的500元工资,以每股1.25元的价格购买了400股湖北猴王股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涨到15元多,赚了十几倍。“当时本金少,只赚了五千多元,但却赢得了人生的第一次投资。”第二次机遇是1993年至1994年间用5500元买入5000股多佳股份的内部职工股,三年后盈利12万元。第三次机遇是1998年至1999年的B股投资。“当时的B股实在跌得惨不忍睹,很多B股从发行时的1美元跌到几美分,绝对是个投资良机。”吴正新回忆到,当时的他拿出全部“家产”12万元,以0.08美元的价格买人当时最便宜的大化B股,一年后整整涨了十倍,这使他赚了120多万元。第四次是2000年到2001年,“当时预计到法人股不流通的问题很快会着手解决,于是我将各地大量的法人股卖家介绍给上海的机构投资者。于是,在2001年,我赚到了人生的第一大桶金
500万元。”
大量法人股的交易成功,也使吴正新看到了一条新的创富道路,开始了对法人股的深入研究,通过国家相关政策的预判和投资的分析,吴正新索性辞去银行高管职务,开始专做上市公司法人股投资的创业生涯。“现在看来,当时的眼光应该是正确的,因为直到现在的法人股市场大都还知道我的名字。”吴正新笑言。
如果说第四次机会中吴正新赚取的500万元是通过法人股的短线和股票市场,那么第五次机会则是2006年后通过中长线投资法人股实现的。2006年,证监会明确提出要在“十五”期间解决法人股流通问题,而2006年恰恰是“十五”的最后一年。吴正新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有充分的把握认为这一年不会有大风险。“我花了几千元收购了一个中国法人股交易信息网站,专门刊登法人股转让相关信息,在其后的两年内,很多大机构通过这个网站找到了我,包括现在我的很多合作伙伴也是那时认识的。”吴正新回忆到,“当时经过我公司交易的法人股,大概不下30家公司,市值近百亿元,而当年跟随我创业的这些人,基本上连前台和实习生都赚了上百万元,我一直记得有个实习生当时借钱投资法人股赚了一百多万元。”在证券市场赚取了数亿元之后,吴正新又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PE股权投资,目前已大部分上市退出,而如今几家知名的公司如百合网等,他仍是主要股东之一。
对冲基金是最大的蓝海
多次将法人股投资比作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化过程中的“最后一座金矿”并从中得到了丰厚回报的吴正新,在他第三阶段的创富计划中,希望再用十年时间使财富达到50亿元,那么势必还得寻找新的投资机遇,而他的选择就是对冲基金。“对冲基金应该是中国未来金融业最大的蓝海,同时对冲基金也是最复杂的投资工具,更是最科学的投资方式”。
那么在吴正新眼中对冲基金为何会有如此的魔力?简单来说,对冲基金不同于传统股票投资的“只有涨才能赚钱”,对冲基金是双向投资,既可做多也可做空。对冲基金是一种典型的杠杆投资,可用较高的财务杠杆。“之所以说对冲基金是一种科学的投资工具,是因为对冲基金都有模型,可通过计算机来执行,也正因为有模型,才能保证策略的科学性和一致性,而因为双向交易,也往往不受大盘走势的影响。”吴正新表示,程序化交易在美国有30年的历史,而在中国只有不到10年的历史。程序化交易目前已是一个趋势和主流的投资方式,在美国有70%的交易是程序化交易。
2011年,吴正新开始在程序化交易领域寻求高水平的机构合作并最终说服开拓者科技公司这家国内做程序化交易最早的公司,与首善财富合作成立了开拓者资产管理公司。
“程序化交易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实现持续稳定的盈利,而国内证券市场未来5到10年都可能有较大的机会。因此我认为年化50%左右的收益率可能没太大的悬念,但当程序化交易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后,收益会逐步下降。”
吴正新预测,中国对冲基金市场在3年内可能做到3000亿元,5年能做到8000亿元,10年后肯定能够超过1万亿元。也正因为看重对冲基金未来的发展,吴正新认为普通投资者没必要研究得非常专业和细致。“我认为投资者只需了解对冲基金是投资者资产管理的一个利器就行,更重要的是找到最优秀的管理人来管理对冲基金。”
打造对冲大平台
“中国做平台最成功的是马云、马化腾、马明哲这‘三马。虽然我姓吴,但我仍希望打造一个对冲基金大平台。”吴正新笑着说,“现在首善公司最核心的业务,是把国内外顶尖的对冲基金管理人或程序化交易系统加以整合到首善国际资产管理公司,同时把高端客户整合起来打造对冲基金母基金管理平台。”
吴正新将首善财富旗下的首善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定位为多元的资产管理公司,目前其管理资产的方向包括股票、债券、期货、PE投资,而重点无疑是对冲基金。
“目前,首善财富的客户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每个客户的需求和风险偏好都不一样,因此需要根据财务状况和风险偏好来进行不同的资产配置,因此财富管理公司一定得走综合化道路,必须既懂低风险的债券投资,又懂高风险高收益的期货投资,也要懂低风险高收益的对冲基金投资,更要懂周期较长、收益较高的PE投资。其中,我们的重点是对冲基金,这是一个特色”。
在吴正新看来,多元化不仅符合投资公司的发展需要而且能够更好地整合相关资源,从而打造更加适合当前金融需求的资本平台,而其中多元管理人模式则是核心竞争优势。多元管理人模式又称“MOM”模式(Manager of Managers),即在优秀的管理人中精选顶尖的管理人来管理资产,体现了资源整合的思想。
“商业模式决定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吴正新将首善多元管理人模式归纳为首善资产的商业模式,他认为,任何一个公司不论有多少高水平的人,总有发挥好和发挥不好的时候,这个风险是高度集中的。如果采用多管理人模式,则可保证公司的管理水平始终处于较领先的地位。目前,首善资产的多元管理人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公司自己培养的投资经理和团队,称为内部管理人;第二类是为国际高水平的对冲资金在国内提供种子基金,方便国外对冲基金通过合作而进入国内;第三类是从国内外最优秀的管理人中挑选,完全用市场化机制付费。
“很多人想模仿首善的平台模式,但不是那么容易。我们之所以能吸引大量高端的客户,是因为我们有国内外最顶尖的管理团队,而这些团队也来主动找我们,因为我们有很多高端的客户。同时,国内大量优秀的券商期货基金公司,还有信托公司都来找我们合作发行产品,因为我们手上既有高端客户又有优秀管理人。”
“过去对冲基金给投资人很多误解,甚至被妖魔化,其实对冲基金追求的是低风险的绝对回报,相对其他投资的风险还要小一些。”吴正新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中国对冲基金的市场开拓者和市场教育者。“我希望首善公司能够在未来成为中国最大规模的对冲基金管理平台之一,具体的目标是在三至五年内,实现至少100亿元以上的资产规模,中长期则希望能做成世界级的对冲资金管理机构。”
对于吴正新以及首善财富来说,对冲基金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