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银
一、传统试卷存在的问题较多
传统的考试是教师根据内容设计一张试卷,根据学生解答的情况,确定成绩。它主要是以封闭式的知识类评价为主,只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忽视了孩子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只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忽视了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长期以来,考试以指挥棒的形式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形成了“为考试而学,为考试而教” 的应试教育现象,从而使得试卷命题也存在着诸多误区。
1.不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传统的考试只关注试题的结果,对思考过程比较忽视,在考试时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检查,机械地再现所学人知识。如“请你计算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面积?”“15个 是多少?”这种单一的呈现方式,只注重考查学生对公式的熟练程度,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
2.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传统的数学试题,只重视知识技能的考查,忽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大多数以填空、选择的形式呈现,如:“2×6=12口诀:( ),3×5=15口诀:( )。”“18÷3=6,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这种试题,无法检测学生对乘法口诀所表示的意义和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只是让学生背诵默写这些知识,其实学生是不需要记住概念的,只要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3.学生的探究过程无法展现。传统的数学考试命题设计,要求问题所需的条件常常不多也不少,长此以往,学生往往形成“题目中的条件一定有用,而且总是不多不少”的想法。如“菜场运来126千克青菜,运来的南瓜是青菜的3倍,南瓜比青菜多多少千克?”这类试题的结构明显,数学意义明确,学生凭借思维定势,看到“比谁多几,比谁少几”马上想到用加法或减法计算,使得学生用于数学抽象的思考减少到了最低限度,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被压抑了,这样的解题过程,一味的应试,使学生失去了探究的机会。
4.为应试猜题、押题。应试教育模式,使教师的教学目标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忽略教学过程、经历。在平时上课时,强调这个是考试重点,那个是必考题。不利于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缺少兴趣的开发和扩大发散性思维的内容,举一反三的例子说的多,真正运用的不够。
5.传统的试卷评价多为否定性评价。传统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激励与发展的功能。评价过分关注数学书面考试的结果,忽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二、现代评价理论对试卷命题提出的新要求
现代评价理论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考试评价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考试,正确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便调整以后的学习策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考试也是教师检测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学的有效手段。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传统的考试设计,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发展,作为一种评价手段,急需改进。
试卷命题应突出体现基础性,全面地考查和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新课程教学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依然是“基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其它基础的载体,针对学生在该学段的学习内容,命题要点多、面广,难度适宜,着眼于基本要求,考查大面积学生的基础情况,尽可能把本单元所学过的重要概念、公式以及基础性的知识融汇其中,整份试卷命题找准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的底线,使大多数的学生在练习时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试卷命题在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还应突出体现试卷命题的发展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由于学生的认知起点不同,思维发展也不一致,对于一些思维层次比较高的学生来说,应给他们提供一些深层次思考的问题,鼓励他们向知识更深、更广处发展。为孩子们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那么,如何在试卷命题中关注孩子们个性发展,提升思维能力,体现试卷命题的发展性。
三、改革传统试卷命题的新举措
1.改革试卷的命题方式,让学生参与命题。一提起考试,以往都是由老师出题,学生只负责按规定做题。这种考试方式,学生只是被动地复习,然后答题,教师只能从学生做的题中看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考试是片面的、局部的。
老师们都知道小学生都有自我表现、自我展示的欲望,他们渴望在其他人面前展示自己,而展示自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寻找的是以试卷改革为突破口让学生展示自己。伴着新课程的逐步深入,我们学校从今年开始改革了试卷的命题方式,每次单元测验的试题由学生命题。在平时的教学中,每学完一单元,我把出题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出题考同桌或相互出题来考试,学生要想出题来考同学,他必然会去看书或查相关的资料,把握所学的重点、难点,全面掌握所学内容,想方设法出一套难易适当的试卷,试卷出好后,自己先试做一遍,确定每一道题的答案,然后再拿来考同学,由学生自己评价,这样考出的分数我们叫做“小考”,且计入学生成绩册。“小考”结束后再从本人出的试卷中挑出自己比较中意的题目报给教师,也可以让每个学生模仿教材上的题目命一道或几道题,不要求一个学生命一套完整的试卷,交给教师后由教师把学生交的题综合成一套或二套单元考试卷。而且每套试卷中的每道题都用括号标明这道题是哪个学生出的,这种方法能打破考试命题的神秘感,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体验。这样考出的分数我们叫做“中考”,成绩计入学生成绩册。
学生参与命题过程,打破了由教师独立操作考试过程的评价模式,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学生命题的过程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过程。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只有注意到所学的重、难点,把握知识的全面性,才能出高质量的试题。事实证明这种命题方式既促进了学生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同时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团结,互帮互学,相互评价,相互督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改革试卷的形式,体现人文关怀。新课程把“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理念,提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关注人的感受,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然而,我们常见的数学试卷缺少人文性,更谈不上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数学学科特点,我们在数学试题的表述及试卷的编制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试题表述多用鼓励性语言。如:“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和数学有关,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相信你一定能行!”。对试卷的内容编制我们也做了调整,改革了以往的“填空、判断、选择、应用题”,改变为对号“入座”、认真辨析、择“优”录取、走进生活、解决问题。”并且使用了卷首语、卷尾语。例如在卷首写道:“同学们,时间过的真快,转眼第一单元学完了,你一定掌握了许多知识和本领,这里为你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你可要加油哟!”卷尾写道:“同学们,题目都做好了吗?是不是再检查一遍呢?相信你一定能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样,就拉近了学生与试卷的距离,有助于消除学生对考试的紧张与恐惧心理,使学生感到考试并不是严肃的被查过关,而是愉快的自我检测和练习,勃发起答题的热情和勇气,同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体现了考试的人文性和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感受试卷的温馨与体贴。
总之,试卷命题要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注重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努力创造探索思考的机会与空间。同时注重考查学生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在命题的创新上要有所作为,既利用各种传统题型,又适当采用新颖的题型,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更多融入试卷之中,使小学数学命题能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