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 “新四化”同步发展的关键

2013-04-29 00:44邹德萍
上海信息化 2013年6期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

邹德萍

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四化”两个字具有特殊地位,迄今为止国家已三次提出“四化”战略决策。与前两次相比,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四化”,最大的变化就在于新增“信息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信息化是一种社会发展趋势,是人类进入新时代社会经济转型的必然过程。在“新四化”发展规划中,信息化不仅指信息产业自身发展,更是为其他“三化”的发展插上了新翅膀,成为“新四化”齐头并进的关键。

如今,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政府工作报告对此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无疑是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和重大战略部署。“新四化”同步发展的关键,就是信息化,因为信息既可以与其他“三化”相互支撑,又可以贯通全部,起着“联通”作用。那么,信息化在加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如何助力“三化”发展呢?

“新四化”同步是重大创新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什么叫“新四化”?这不仅是为了有别于20世纪的“四化”概念,而且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赋予更新的时代元素。虽然“新四化”中的每一个单项都不是新的提法,但强调“新四化”同步发展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出现了不少问题,有的还很严重,实际上都是“新四化”不同步的结果。“新四化”同步发展,可以使经济发展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新四化”反映了对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追求。改革开放前,我国曾提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目标。由于历史的局限,当时没有提到城镇化;虽然提出科学技术现代化,但没有“信息化”概念。“新四化”是我们这些年走的一条新路,最重要的时代背景是实行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广泛吸收了国际上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

“新四化”的要义在于:在工业化中,注重在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形成竞争优势,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在信息化中,注重与工业化相互推动,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动力;在城镇化中,注重以人为本,增加发展机会,开展公共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在农业现代化中,注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发展成果惠及农民,和全国同步并进。所以,提出“新四化”,不变的是追求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时俱进的是体制机制、发展理念和实施方略,所要解决的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新四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是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挑战和问题的集中求解,也成为今后相当长的时期经济社会重要增长极

“新四化”同步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它强调的是发展质量的提升、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追求的是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必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充分认识信息化引领作用

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到1969年出现互联网雏形,再到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的标志性发展充分表明,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转型与发展的过程。迅猛发展的信息化不仅引领着科技进步,而且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具有渗透、覆盖和拉动作用。加快推进信息化,成为“新四化”同步发展的关键。

智能工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既是我们所处信息化时代的环境使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以能耗为例,2011年我国能耗折合标准煤达35亿吨,占世界总能耗的20.3%,而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9.5%。按照现在的能耗弹性系数,维持8%的经济增长速度,到2020年总能耗要增加一半以上,不仅要消耗掉大量资源,而且环境也到负荷极限。只有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才有可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面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任务和西方一些国家“再工业化”的竞争压力,我们必须抓住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重大机遇,向智能工业阶段发展,推动信息技术嵌入、渗透、覆盖工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形成以智能、柔性和服务型制造为特征的新型生产方式。政府必须对有些行业采取措施,强制入轨,扩大智能工业效应。

智慧城市:信息化与城镇化的协调互动。信息化既是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动机与催化剂。城镇化拓展了信息化的空间形式和依托载体;信息化则能整合和优化城镇功能,改善城镇产业结构,提升城镇化品质,彰显以人为本的核心。大中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应以信息化设施为重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中小城镇和欠发达地区则应在建设基础设施时前瞻规划、统筹部署、同步推进相应或较高水平的信息化设施建设。智慧城市是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互动的最佳模式。它通过信息技术在城镇规划和建设、管理和运行、生产和生活等各方面全方位的嵌入、渗透和应用,既拓展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范围,又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已有154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但要避免重复和浪费。

精细农业:信息化助力农业现代化。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业现代化滞后问题突出。“新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的提出,表明信息化不再只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种技术工具,而是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融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价值链。许多实践和应用范例已经证明,信息化可以提高农业宏观决策和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带来发展思路、经营方式、生产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变革,打造自动化、标准化、智能化和集约化的精细农业。

比如,依托物联网建设集感知、传输、控制、作业为一体的智能农业系统,可以使农民打开手机就能知晓水、土、肥、光、热等农作物生长基本要素的情况;轻点鼠标,就能为远处的农作物调节温度、浇水施肥。这种精细农业模式可提高产量25%~30%,节约人力成本40%。更可预见的是,农田产出率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加了,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行业,实现收入增加。信息技术还能串起生产、销售、消费、管理、服务全过程,让供求衔接畅通无阻。无疑,信息化将为农业现代化插上雄健有力的腾飞之翅。

把握发展着力点

强调“新四化”同步发展,着眼的是“新四化”之间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深度融合、良性互动,从而形成新的发展合力。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设,湖南的“四化两型”探索,四川和重庆“城乡一体化”实践,河南等“中西部崛起”,东北“工业振兴”等等,都在为“新四化”寻找突破点,找准着力点,瞄准增长点。

在发展战略上同等重视。工业化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新型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保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和农民持续增收不仅是重大责任,而且也是加快发展的雄厚基础,成功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农业功不可没。信息化是当前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应基于这些认识,在谋划发展思路时,立足现有基础,顺应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相互依存加深、相互影响增强的发展趋势,把统筹推进“新四化”同步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以信息化为支撑,带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

在发展措施上同向配合。把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作为加快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基点。可以通过“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全面实施企业信息化,加快信息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带动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上,应重点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带动人口向城镇转移。把产业园区建设与城市新区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产城和产业带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城镇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坚持城乡统筹,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实行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实现城乡互动发展、共同繁荣;加快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支撑引领其他“三化”。坚持把推进信息化与其他“三化”渗透融合,以发展信息产业、应用信息技术为抓手,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建设试点为契机,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村管理等信息化服务体系。以智慧城市建设为载体,提升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发展落实上同轴推进。落实是实现“新四化”同步发展的关键,落实也是检验执行率的核心,只有在落实中做到同轴推进,才能同步实现“新四化”的目标。新型工业化离不开信息化推动,宏观上需要在融合中推进,微观上要从一个行业、一个企业抓起,通过信息化推进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新型城镇化需要信息化带动,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关键是服务,支撑是产业,发展是质量,无论哪一项信息化都扮演重要角色,都不能缺位。新型农业现代化更要信息化促动,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民人口比例很高,土地分散,集约化程度很低,农民技术素质参差不齐,耕作手段还很落后,相比而言,这是“新四化”中难度最大的,通过工业化、城镇化来带动农业现代化,改善农业装备条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培养现代职业农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并在同轴推进中发展壮大信息化。

在发展效果上同步显现。由于互联网发展而激增的大数据信息,正成为与劳动力、土地、资金并列的一种基本生产要素。我国在工业化上是后来者,但在信息化上与发达国家距离不大,完全可以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上大有作为。既要运用信息化来推动工业发展质量提高,用信息技术来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加,还要用信息化手段来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改善人居环境。通过国家“大数据”库和平台,构建各省市数字平台,组成“新四化”区域信息中心,再向地理空间框架、农村、城镇信息化、电子政务、社会和民生服务等信息化应用领域拓展,使“新四化”更加丰满,潜力更加巨大,效果更加显现,服务更加惠民,成为经济增速虽有所降低,但增长质量和效益都明显提高的新的发展机遇期。

猜你喜欢
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