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物巧变精品

2013-04-29 00:44
发明与创新·小学生 2013年8期
关键词:脆片油烟精加工

精品层出不穷

走进副食商店,望着货架上琳琅满目、包装别致的各类食用油,你或许会情不自禁地说:“变了,变了,食用油也有精品了。”

谁都知道,过去我们炒菜用的食用油基本上是粗加工的毛油,这种油油液浑浊,杂质较多,造成厨房里的油烟也格外多,极易污染环境。

其实,食用粗油的危害远不止这些,科学家研究发现,油中还含有多种酸、碱、醛类、酮类、醇类和胶质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而且,吸入过多的油烟,容易引发肺癌。

因为深知食用粗油的危害,人们纷纷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厨房中的油烟,如安置换气扇或排油烟机等。然而,这种方法只治标不治本,只有对食用油去粗取精,才能使人们真正从油烟的危害中解脱出来。

按照去粗取精这一思路,北京市大红门油厂提出了开发精品食油的新设想。

他们经过研究,决定对原有食油进行物理深加工,即对“毛油”进行“六脱”:脱溶(去除有害人体的溶剂及脂类)、脱胶(去除产生油烟催化致癌的胶粘物质)、脱酸(去除促进胆固醇形成的游离饱和脂及酸)、脱色、脱溴(去除异味挥发物)和脱过氧化物,最后生产出了清明澄亮、品质精优的“绿宝”牌高级营养保健油,被京、津、沪首届旅游用品展评会评为涉外饭店用油,也是国内唯一的涉外食油。

大概是“绿宝”的示范效应起了作用,许多厂家纷纷开发出食用油新品,如“顶好”、“火鸟”、“金龙鱼”和“骆驼唆”食用油等。它们推上市场,直逼“绿宝”,随即引发了我国食用油市场的一场激烈竞争。

这场食用油大战不仅让参战者个个满载而归,而且让全国人们树立了首选精品油的消费新观念。食用油大战开始以后,我国一些企业才回过神来,一位厂长后悔地连拍后脑勺:“当初俺咋就没有想到开发精品油呢?”

不仅是食用油不断推出精品,人们争相购买好吃、有益健康的精品油,在食品领域的其他方面,去粗取精这一发明方法也应用得非常广泛。

一种对现有食品结构进行全新突破,并代表食品发展方向的产品——纯天然真空油炸果蔬脆片,曾在国际市场上独领风骚。

我国蔬菜、水果的种植面积达1.8亿亩,虽然年产新鲜果蔬4亿吨以上,但是每年因水果、蔬菜不便贮藏、运输而霉烂变质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多亿元。

只有对果蔬进行加工,才能减少损失,可果蔬加工技术很多,大多数只能生产粗品,市场附加值低。要是能对果蔬精加工,使产品升格为精品,就能产生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低温真空油炸脱水技术的发明,无疑为深度加工果蔬提供了新思路,于是人们生产出了保健、绿色、健康的纯天然真空油炸果蔬脆片。

果蔬脆片加工技术充分利用二、三级水果及蔬菜作原料,使其大幅度增值,还能使贮存期延长一年以上,非常值得推广。

除了对食品去粗取精,其实所有需要加工制造的东西,都可以运用这种发明创造方法变成精品。例如人们将粗码表变成精工表,将粗加工机床改造成精加工机床等。

去粗取精,能够不断出精品,在发明创造过程中,我们如何运用这一方法呢?

去粗取精,其实就是精工深化。运用此法进行发明创造,就是要对原有事物进行精心加工,使其精细化,并在品质上迈上一个新台阶,或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宋朝著名学者朱熹曰:“主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得磋之;治玉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精益求精也。”精工深化创新的不朽灵魂就是精益求精,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对事物精研、苛求的精神,牢记“只有付出超人的代价,才能获得超人的成果”,纵然原有事物是块美玉,也要精雕细琢,使它更精绝、更纯良、更高雅,从而放射出更为绚丽的光彩。

在具体运用去粗取精方法时,首先,我们要找到事物中的“粗胚”,或是口感粗糙、或是经济效益不高、或是效率低下、或是存在有害物质等,然后将“粗”去除,对精华部分深加工,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

一般来说,制作工艺原始、形态粗糙、技术含量低、市场价值不高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去粗取精的对象。

比如大豆,人们通常将其加工成豆腐或豆豉,这些都属于“粗放经济”的产物,为什么不用新技术对大豆进行精加工呢?现在,有人将大豆加工为豆奶粉,不是大获成功了吗?

如果对红薯这种粗物进行精加工,你会想到哪些以红薯为原料的精品呢?

猜你喜欢
脆片油烟精加工
一种解决中小型餐馆油烟处理难题的油烟分级处理系统设计
平时吃蔬菜少,可以多吃蔬菜脆片来代替?
微波膨化人参果脆片的工艺优化
烹饪油烟污染与处理技术探讨
三次参数样条在机床高速高精加工中的应用
椭球精加工轨迹及程序设计
二级抽油烟机排油烟装置
防厨房油烟高招
高校学习方式从知识精加工型到知识贯通型的探讨
精加工数控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