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莉
摘 要: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之所以是非同一般的杰出散文,不仅是因为它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感受安塞腰鼓,而且写出了黄土高原上如此捶着腰鼓的元气淋漓的人。文中除了有对描写对象的特殊感受的表达,非常重要的还有作者独特的表达思维方式与语言运用方式。作者喜欢运用简洁、短促的词语或句子,而且在这样的词语与句子中熔铸入强烈的感情。当然,还有从眼前的场景与人牵延出的令人回味无穷的神韵的表达。
关键词:元气淋漓 诗意纵横 《安塞腰鼓》
自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发表,尤其是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之后,好评甚多。但正像所有的优秀作品都会产生无尽的阐释一样,读者的感受与理解总会有所不同。面对此文,反复吟咏,而且,阅读大量的相关图像资料和鉴赏研究文章,我也做出如下的阐释:
一、写出元气淋漓的人
在刘成章以陕北风情为题材的大量散文中,《安塞腰鼓》是最杰出的一篇。因为,这篇非同一般的散文,不仅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感受安塞腰鼓,而且写了那些黄土高原上如此捶着腰鼓的元气淋漓的人。正像刘成章在《关于〈安塞腰鼓〉》一文中所说的:“早在1977年,我即被安塞腰鼓深深震撼了。”“从此我得出一个结论,安塞腰鼓是安塞农民骨头里生出的艺术,没有那样的骨头,你休想学会。”
所以,文章一开头,作者就破空而来地写下一句“一群茂腾腾的后生”。“茂腾腾”是陕北方言,是生气勃勃之意,而据字面理解,“茂”是植物蓬勃生长的形容,“腾腾”则在叠音相加中,给那种蓬勃的生气以恰当的夸张,使读者似乎看到那一群后生的群像;也使读者感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后生,这样的人,才有了如下让作者醉情不已、酣畅淋漓的描述。这是全文核心的一句,它热情洋溢地奠定了全文的思想基调。
当然,这还只是腰鼓没有打动起来,正处于静态的准备阶段的人。作者接着继续描述这群人准备击鼓作舞时的情形:“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这是非常有意味的背景安置。起源于战争与祭祀之用的安塞腰鼓,本来是一种以击鼓为音乐伴奏的民间集体舞,多演于广场街巷之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安塞腰鼓表演,则更是在其出名之后,被商业化了的广场集体舞表演,似乎规模更大,变化更多,声势更足。但是,那场景已经迥然不同,意味也有所区别了。本文作者把他们“安置”在“高粱地”的场景之中,也许是作者确实曾经见过的真实情形,但是,如此有意识的“安置”的意味则在于:只有这淳朴的、红艳火烈的高粱地才孕育了这些“茂腾腾的后生”,也才使他们能把腰鼓捶得那样让人热血沸腾。为了强化这个意味,紧接着静态场景的描写,又有意识地写道:“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这一片沉静中的微微“吹动”的特写,不仅使场景与人更为真实,更为生动,而且使那种力量的蓄积和爆发有了充分的铺垫。这铺垫,在下文的“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两句里,得到进一步强化,有意识地在为即将发生的惊天动地的捶击做深情凝注的期待。
在下文中,作者将这种元气淋漓的陕北人捶起腰鼓时的动作、身段、神态,以及观赏者的思考等都作了极具诗意的特别描述,把这一群人生龙活虎地展现出来,因而,也构成了诗意纵横的奇妙之文。
二、构成诗意纵横的文
从全文来看,此文完全可以称为当代散文中的奇妙之文,这种奇妙,除了对描写对象的特殊感受的表达,非常重要的还有作者独特的表达思维方式与语言运用方式。
我们看,接下来,作者用“但是”陡然一转,“看!——”又给读者以特别的提醒,然后,文章才在宏阔的“沉稳”与“安静”中以诗化的激情、诗化的思维、诗化的语言渲染起如同从天而降,又如同拔地而起的惊心动魄的表演。
注意,在这里,没有用“敲”字,那力量太弱;也没有用“击”字、“打”字,那力量仍然不够;而是着意选用了一个“捶”字,并且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便凸显出捶鼓人那种全身心投入地,激情奔放地,忘记一切地,甚至可以不要命地,来自于他们生命深层、心灵深处的表演,亦即自然而放纵地宣泄。
作者又把舞动起来、捶击起来的“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比作“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实在是一个特别的想象,一个从未有过的比喻的创造。又用了六组我们虽然熟悉的比喻词,描写他们“狂舞”时的具体情形,但由于用在了特殊的人的身上,用在了特殊的场景中,同样给我们新鲜的感觉,给我们“多么壮阔,多么豪放”的感觉。这六组比喻,不必一一分析,只需把他们分行排列出来,我们就会看到: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这已经不是散文化的描写,而是以诗化的思维与表达方式所做的尽情赞美。读者似乎在这语句的驱引与感染下,已然身临其境,不知不觉地也随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起来。
然而,接下来的三个段落,却改变上文的表达方法,不再直接描述捶鼓人的表演场景,转而去描述观赏者的感受与思考,使意义的表达又进乎到一个新的境界。
接下来的第一个段落,连续用了六个“使……”的句子,但又有两种不同的用法。前三个“使……”是连排在一起的,写观赏者受捶鼓人的激励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幻觉。“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是夸张那热烈的场面不仅让人忘记了北国冬天的冰冷,而且从内心里升腾起燥热的感觉;“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是一个极精彩的诗句。阳光本来是恬静的,但由于捶鼓人如“骤雨”“旋风”“乱蛙”“斗虎”一般的跳跃、舞蹈、捶击,所以在观赏者眼里,“恬静的阳光”被他们的动作搅得如同光芒四溅,不再处于恬静之中;“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则有着双重的含义:一重是说观赏者如果本来处于困倦状态,也会闻鼓而兴,变得异常亢奋;一重是说如果黄土高原、茫茫大野本来处于困倦沉睡状态,此时也会闻鼓而醒,随着鼓声亢奋起来。三句其实都是写观赏者的特殊感受。后三个“使……”的句子,则一句一行,错落排比,并明显以“使人想起”来表达观赏者在鼓声中产生的联想。联想到“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这是杜甫《后出塞》(五首之二)中的句子,本来描写的是唐军出塞征战时的情形:落日的光芒照耀着军中大旗,战马嘶鸣,风声萧萧。写得壮阔而悲凉。而古代军队出战,又会击鼓进军,所谓“填然鼓之”“一鼓作气”“援玉桴兮击鸣鼓”等说法均是描写的此种情形。那么,由眼前的鼓阵联想到此种情形,不仅自然,而且使眼前的情形描写有了穿越历史的深厚感和戎马征战的悲壮感。联想到“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这是李季以陕北信天游的形式创作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中的句子,用在这里,则是要强化观赏者心中如雷鸣电闪一般的感觉。联想到“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则是思辨化地表达鼓声与捶鼓人对观赏者特别的心理暗示,就是说,那鼓声让你本来不明晰的心理突然变得明晰起来,明晰之后,又可能形成短暂的晦暗不明,但最终使你大彻大悟地完全明晰。这哲学化的思辨有些深奥,但升华了对于安塞腰鼓的直接描写和直接感受。写完这些感觉和联想,作者于掩抑不止的激动之中,又写下一节对于安塞腰鼓的理性认识,所谓“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其深意是说,处于陕北黄土高原的安塞农民,长期以来,其实处于一种被束缚、被羁绊、被闭塞的状态,然而,他们的内心却一直奔突着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撞开闭塞的力量,这种力量在捶腰鼓的民间集体艺术形式中得到充分的迸发,因而,这腰鼓其实是捶鼓人内心力量的一种外在见证。作者不能不由衷地感叹一声:“好一个安塞腰鼓!”
接下来的第二个段落,继续写观赏者对震撼人心的鼓声的感受,但是,这种感受不是用我们熟悉了的那些语词来表达,也不是用我们常见的那些方式来表达,而是以奇特的诗化思维、诗化语言,展开在广阔的原野间,深入到观赏者的心灵中来表达。
概括一句说,是写腰鼓的沉重回声。由于腰鼓的演出是在黄土高原高粱地边,是在长满了酸枣树的山崖之下,所以,作者感觉到那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连山崖都“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也就是说,在作者的感觉里,年轻后生们发狠了的捶鼓,激奋地连山崖也在颤动,也在隆隆作响,他们不仅捶击着身侧的腰鼓,也捶击着四野的山崖。又由于那沉重的响声能急遽地将观赏者带入同样忘情的境界,所以,“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换句话说,就是在观赏者心里激起同样巨大的回响,以至于使你可以忘记人世间一切繁杂琐事,涤除一切的欲念烦恼,甚至于让你感觉到,那响声不再是一种可闻而不可见的形态,反而成为有着奇异力量的物质,就像“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并且使你产生了如同分娩时的“阵痛”和“排解”时的快感的享受。显然,在作者的感受里,这腰鼓的捶击已不再是简单重复的民间娱乐形式,而是一种可以让人的心灵深处发出瞬间变化的神奇力量了。所以,作者再一次地慨叹一声:“好一个安塞腰鼓!”
到了接下来的第三个段落,文章进入深层思考的表达。作者仍然以饱含了无限感慨的心情陈述道:当你身临其境,观赏这捶鼓场景时,会感觉到它对你的“震撼”“烧灼”与“威逼”,使你觉得“从来都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并且“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这是一种反转性思维的表达,那意思是说,按照常规印象和一般推理,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农民,生活艰难,衣食粗糙,常常显出疲惫、麻木、无奈的神情来,然而,没有想到,他们的躯体里竟然能迸发出如此的生命能量。这无疑推翻了我们的惯常印象。而言外之意是说,那些锦衣玉食保养着的躯体,也许还不可能焕发出这样的生命能量。为什么会如此呢?原因就在于“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是土层深厚的黄土高原,才“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元气淋漓”“元气淋漓的后生”,便是这里的核心,是全文意思的核心。所谓“元气淋漓”,是指自然赋予天地万物的那种充沛的生命之气,而这些“茂腾腾的后生”,正有着如此的生命之气。作者不能不为之喝彩,亦不能不发出“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的揶揄,并不能不对这“充满了力量”的,“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的表演“叹为观止”。而且在第三次重复“好一个安塞腰鼓”的感叹时,在中间又加进了充满诗意的词语,变为:“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这是形容词变动词后的类似于古汉语的使动用法,意思是说,这样的舞姿和鼓声,使山河变得痛快酣畅,使想象力变得蓬勃旺盛,也是说,当你观赏这样的表演时,面对山河,会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痛快,你的想象力也蓬勃旺盛,难以遏止。
读刘成章的散文名作《扛椽树》《七月的雷雨》《牛
群》《压轿》等,都会觉得,这位颇负盛名的散文家,在语言运用上,有着不同于众的特色,那就是喜欢运用简洁、短促的词语或句子,而且在这样的词语与句子中熔铸入强烈的感情,《安塞腰鼓》当然也具有如此的特色。
三、牵延出回味无尽的神
当然,如果仅仅写出这些,还不足以让这安塞腰鼓那样令人回肠荡气,经久难忘,所以,作者在最后一个段落里,又从观赏者的感受转而写邈远无际的奇特想象,给文章一个让人产生无尽神往和幻想的余音不断的结尾。
最后一个段落,以“愈捶愈烈”的三次重复,继续写腰鼓表演的高潮迭起,继续写捶鼓人“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一起“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的忘情表演。然而,这还不是本文结尾处的美妙。
如果此文写到“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处,以省略号作结,留下一些延伸的想象,也不错;如果此文在省略号后再加下边的两句“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处再作结,由动而静,可以使该文的动人描述更有审美意味,当然会更好。
但是,作者没有这样作结,而是写了最后一句:“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太精彩了!
因为,这声“渺远的鸡啼”不是眼前实景的再现,不是说鼓停人去,更深夜静,黎明时分,传来一声渺远的鸡啼,而是说当鼓声把作者带入到一个“交织、旋转、奔突”的忘我世界之后,作者的身心已然脱离开尘世的烦扰,忘情地体味来自于生命本源的激动和欢愉,而当鼓声停止的时候,他的思绪不仅没有回到喧嚣的尘世,反而继续停留在那“出奇的寂静”里,感觉自己“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并听到传来一声似有似无的“渺远的鸡啼”。这是想象,也是借用幻觉所做的特别表达,表达的是,当鼓声唤起人的生命力与想象力之后,人对遥远的境界的憧憬。在许多时候,人要活得有意味,就需要这样的憧憬;艺术魅力的产生,也需要能够唤起人的这样的憧憬,这也就是此文牵延无尽的神韵。
正因为这些,我们不能不认为:此文以诗意纵横的思维与语言写出了安塞腰鼓表演中充盈流转的淋漓元气,确实是一篇难得的当代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