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汐
摘 要:劳伦斯的短篇小说在学界被广泛地研究,但未有学者对其标题进行探讨。本文从认知视角,运用范畴化、意象图示、图形与背景、整合理论等基本认知理论分析劳伦斯的《菊花的气味》《玫瑰园中的影子》《肉中刺》《骑马出走的女人》等名篇的标题,发现了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主题张力。结合当时的创作背景,揭示出标题主题张力所反映的劳伦斯逃避现实的悲观心理,以及当时社会现状的不稳定性。
关键词:劳伦斯 认知 主题张力 悲观 不稳定性
“张力”一词源于英美新批评派理论家艾伦·退特(Allen Tate),已被广泛运用于文学理论中。他指出张力
(Tension)一词并非一般的比喻用法,而是作为一个特定的名词使用,是通过去掉逻辑术语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tion)的前缀而形成的;诗的意义就是诗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研究劳伦斯短篇小说的标题,运用范畴化、意象图示、图形与背景、整合理论等基本认知理论进行分析,结合小说内容及创作时期的社会现实,揭示标题背后所蕴含的丰富的主题张力。
一、创作背景简析
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风格独特又最受争议的作家,共创作七十余篇短篇小说,生前出版的最重要的三部短篇小说集是《普鲁士军官》《英格兰,我的英格兰》和《骑马出走的女人》。按照创作时间和写作内容可将劳伦斯的短篇小说创作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短篇小说以早年生活经历为基础,以矿乡普通劳动者生活为素材,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一批小人物从不自知到自知,穿越无意识的茫茫黑夜,走向痛苦却清晰的有意识世界。第二阶段的短篇小说正逢“一战”爆发,大战击碎了他善良淳朴的梦想。同时战争所带来的破败景象,普通人的痛苦,作者本人的潦倒和颠沛流离使得他逐步看清了社会的种种危机。这个时期的作品显示了他对社会、世界的失望与厌恶,同时也暴露出他的逃避和悲观心理。在劳伦斯眼中“世界像是盏已熄灭的灯,我已不想再去打扰它。因为我像一枝蒿草随风飘荡”。第三阶段的作品深刻地挖掘了腐朽西方文明的罪恶,同时开始在自然与原始信仰中寻找解脱。
二、短篇小说标题探析
标题是短篇小说的眼睛,是小说内容的高度浓缩,下面将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几个关键理论分析劳伦斯《菊花的气味》(Odour of Chrysanthemums)、《玫瑰园中的影子》(The Shadow in the Rose Garden)、《肉中刺》(The Thorn in the Flesh)、《骑马出走的女人》(Woman who Rode Away)等名篇的标题的主题张力,以及这种张力所反射的作者心理与社会现实。
1.《菊花的气味》:范畴化
范畴化是人类基于经验的异同而对经验进行分类的过程,是人类知识产生不可或缺的成分,它使人类能够把当前的经验和过去的经验结合起来。范畴分为基础、上位和下属三个层次。上位范畴是最具概括性的范畴,表达比较模糊,存在隐含意义。基础层次范畴所表达的信息则更加明确,最能体现文化凸显性,也最能满足人们的认知需求。基于这个层次,人类可以感知事物最大的不同。①
劳伦斯短篇小说《菊花的气味》这一标题使用了上位范畴(或上义词)“气味”(Odour)一词,而其基本层次范畴(或下义词)包含一对反义词,如香味(fragrance)和臭味(stink)、好闻(pleasant smell)和难闻(unpleasant smell)。“气味”作为上义词表达范畴宽泛,同时是中性词,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而下义词表达更具体,且明确表达作者好恶,如“香味或好闻”带有褒义,“臭味或难闻”带有贬义。
其实,“香味”和“臭味”在该小说行文中都有提及。如“孩子把那蔫了的菊花放到唇边,嘟哝说:‘这些花闻起来多香呀” ② (香味);“屋子里充满着菊花冰冷的、死一般的气味” ③ (臭味)。所以与其下义词相比,“气味”一词所体现出的主题张力更加强烈。“气味”所隐含的“香”“臭”两个含义在小说中分别预示“生”和“死”,在主题上形成冲突,进而产生更加强烈的主题张力。生和死的骤变及冲突恰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性以及作者的悲观心理。该小说的标题还有其他一些译法,如《菊香》《菊馨》《菊花的幽香》等,从范畴化的角度看,这些标题就稍显逊色,未能表现出原语标题所显示的主题张力。
2.《玫瑰园中的影子》与《肉中刺》
(1)容器图式 容器图式是意象图式的一种,涉
及生理的和隐喻的界限、闭合的区域或容器、不闭合的范围或容器。它基于我们将自身身体视为容器,将自己置身于受限的空间(如房间、沙发等),以及将物体放置于容器之中的经验。《玫瑰园中的影子》《肉中刺》两个标题中都含有“中”(in)这个容器图式明显的标记词。“玫瑰园”和“肉”作为容器,“影子”可以视为园中的某个元素,而“刺”可看做容器“肉”中的入侵者。
两个标题都使读者产生有关“玫瑰园”与“影子”“肉”与“刺”的具体意象,但劳伦斯真正要表达的却是战争与爱情以及工业文明与爱情的主题。如果将读者基于自身经验,而从小说标题中获取的信息可以看做一个容器,那么作者想要表达的更为深刻的主题思想却在容器之外。这种出乎意料与小说标题形成反差,使读者产生感情冲突。标题所蕴含的含义远大于其字面意义,丰富的意义从标题这个容器中满溢出来(标题容器小于主题容器),进而产生了强烈的主题张力,这种出乎意料之感反映了当时动荡的社会现实。
(2)图形与背景 当注视某一物体时,我们实际上将其单独出来作为背景中突显的图形。这种突显原则在语言结构中同样适用。在图形与背景的关系中,“图形”占据重要地位。图形类似于前景化特征,可以是一个角色,一个地点,一种事物,通常是“新的”或者“运动着的”,因此很引人注目。
《玫瑰园中的影子》中的“影子”在小说中有多重含义。当影子表示“阿尔奇的影子”及“太阳的影子”时,“影子”是图形,“玫瑰园”是背景,因为影子与作为背景的园子相比更为突显。但是,如果“影子”作为其隐喻含义“失恋的阴影”“婚姻破裂的阴影”“战争的阴影”“工业文明的阴影”等时,结果却完全相反——“影子”是背景,“玫瑰园”是图形,因为玫瑰园内外的整个故事都是在悲痛的分手、失败的婚姻、残酷的战争以及工业文明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同样在《肉中刺》中,如果“刺”暗指“清教主义”,“肉”暗指“精神”或“灵魂”,那么“刺”就是图形,“肉”就是背景;而如果“刺”象征“战争”或“工业文明”,“肉”象征“人体”,那么图形与背景的解释就恰好相反,因为战争或工业文明是当时的总体背景,“刺”就相对不那么突显了。
图形与背景的选择——即哪个是图形哪个是背景——基于人们的识解,识解是一种用交替的方式对同一场景进行构想和描述的能力。正是这种对小说多种方式的解码产生了主题张力,而强烈的主题张力进而反映出劳伦斯的悲观心理及当时社会不稳定的现状。
(3)整合理论 整合理论是一种认知操作——即两个或更多的心理空间通过投射整合为一个新的合成空间,该空间有其独特的结构。合成空间部分继承了两个输入空间的结构,形成自己的层创结构。④
以《玫瑰园中的影子》为例,输入空间1包含了小说标题自身的知识,即玫瑰园和影子的关系;输入空间2包含了小说的深层主题,即工业文明与爱情的关系。两个空间中相应元素间存在部分映射关系,其所共有的一些抽象结构与组织形成了类属空间。类属空间定义跨空间映射的核心内容:“影子”和“工业文明”都具有“毁坏者”的特性,影子为玫瑰园笼罩了一层阴霾,工业文明毁灭了主人公的爱情;“玫瑰园”和“爱情”都代表美好的事物。两个输入空间部分地投射到第四个空间,即合成空间。合成空间中形成了一个非输入空间构成的层创结构,形成了每个输入空间以前所不存在的关系,即影子对爱情产生影响,工业文明对玫瑰园发生作用,而这两层关系都是标题本身展示不出来的。然而,这两个关系在小说中都有相应的阐释。例如:小说中对玫瑰园的描写:“‘花园今天不开放……‘她惊奇得开不出口了。花园怎么会对外开放呢?”⑤ “那幢房子仿佛仍在使用,但并不住人,呈现出一派荒凉景象。”⑥这些都暗示了工业文明对玫瑰园带来的破坏。另外,夫妇间的争吵与痛苦暗示了二人婚姻的阴影。因此,简单的标题蕴含了如此之多的意义,使读者感受到强烈的主题张力。
3.《骑马出走的女人》:路径图式
路径图式反映我们日常移动以及经历其他物体位移的经验。我们的旅行通常含有起点和终点,以及途中一连串的景观。根据这种经验,路径图式包含一个起点和终点,以及连接两点一系列连续的位置。如此,标题《骑马出走的女人》可以很好地用该图式进行阐释。“骑”(rode)是她移动的方式,“出去”(away)是移动的结果。起点是小说主人公的起始位置或位于墨西哥的家的所在地,也即出发点。而据小说描述,骑马出走的终点是一个未知而神秘的印第安部落。然而,“出走”(away)还隐含另一层含义——小说的“死亡”结局。因此,这是一场亡命之旅,路径图式的目的地或终点实际上就是生命的终结。标题所暗含的意义创造了张力,暗含的死亡主题显示出劳伦斯对现实的逃避及悲观心理,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现状的不稳定性。
无论是否出于有意,劳伦斯在标题上设置了一个微妙而又复杂的问题,标题所用的词语暗示着小说的一个主题,而潜在的认知却在暗示着小说的另一个主题。词语与认知之间的这种张力的结果就是读者可能从小说中体验到一种无形的消长感觉,从而象征性地映射生活本身的节奏特征,正如在认知隐喻“生命是旅行”中所体验到的一样。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分析了劳伦斯短篇小说标题的主题张力。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分别从范畴化、意象图式、图形与背景、整合理论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菊花的气味》《玫瑰园中的影子》《肉中刺》《骑马出走的女人》等名篇的标题。揭示了其标题所蕴含的巨大的主题张力,以及张力背后所映射的劳伦斯逃避现实的悲观心理及当时社会局势的不稳定性。
①④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3页,第155页。
②③⑤⑥ [英]戴·赫·劳伦斯:《劳伦斯中短篇小说集》,主万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97页,第109页,第38页,第39页。
参考文献:
[1] Langacker, R. W. A dynamic usage-based model [M].
Stanford:CSLI, 1-63. 2000.
[2] Stockwell, P. Co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 Saeed, J. I. Semantics (3rd ed.) Tate, A. Tension in poetry [J]. Southern Review, 1938,(04): 101-15.
作 者:王 汐,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
编 辑:康 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