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华
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发现者。在传统的教学中过分强调了学生的接受学习,而忽略了发现式学习。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是使用高中新教材之后,我深感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必要性。在教学中应当努力构建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与其对应的教学方式,使教学在师生互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真正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一、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得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有无兴趣。如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特别是直接兴趣,那么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才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才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会事半功倍。我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将抽象的问题置于形象的问题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就不单是知识传播者,而是问题的设计者,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及教学的合作者。当然,要想设计一个理想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平时就要多联系实际、多看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以及与教学有关的小故事等,在备课时就必须翻阅大量资料,进行充分地准备才能办到。
二、创造学习机会,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立性
如果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坐在高中课堂的学习,几乎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或显在的独立学习能力,只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这种独立学习的能力,而注重的是知识、经验的传授与积累。填鸭式的教学,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压制了学生独立性的发挥。实践表明,学生完全可以独立地去完成任何一项学习,只要教师适时引导、及时鼓励。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质量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习者自身,教师只是起引路人的作用。教师如果能多将时间、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多创造一些机会、条件,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有见地地独立学习,那么就能够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自我超越。
三、分层教学,注意适应学生独特性和个体差异
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各不相同,因此具体学习方式也是不同的,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学习特点,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独特性同时也意味着个体的差异性,个体存在差异,在接受问题时也就存在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种差异,不搞“一刀切”、“一鍋煮”。分组讨论时,要注意搞好不同层次学生的搭配;提问学生时,要考虑所提问题的难、中、易,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习题时,要从整体上考虑,把习题分为A、B、C三个层次,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吃得饱、吃得好、吃得了。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设计好问题和习题,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四、强调学生体验,尊重学生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
国际学习科学研究领域有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这里强调的就是亲身体验和实践的重要性。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是抽象性较强,需要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而且数学定理和公式的证明一般是采用演绎法。但是,发现真理往往比事后论证更为重要,所以在教学概念、公式、性质时,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猜想、推理、实验和观察,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让学生经历、体验数学家当初形成新概念、创造新公式的思维过程。
五、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勇于探索、创造的精神
问题常常是引发人们探求知识的动力,是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与培养学生回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同样重要的。当然,学生会不会提问,这要有一个锻炼的过程,需要教师耐心地帮助、引导,需要教师给予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猜想、学会提问。教学中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